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经济转型期中国食品药品安全的社会性管制研究
0.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图书馆配书)
  • 配送范围:
    全国(除港澳台地区)
  • ISBN:
    9787505874978
  • 作      者:
    李光德著
  • 出 版 社 :
    经济科学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08
收藏
内容介绍
    《经济转型期中国食品药品安全的社会性管制研究》是李光德博士在他博士论文的基础上修改而成的。《经济转型期中国食品药品安全的社会性管制研究》共分8个章节,对经济转型期中国食品药品安全的社会性管制作了研究。首先在食品药品安全政府管制一般理论研究的基础上,对我国食品药品安全管制的历史变迁与成效进行了分析,在这个过程中,作者发现了中国食品药品安全社会性管制存在的主要问题和形成的原因,为此提出了我国食品药品管制制度改革的政策建议。《经济转型期中国食品药品安全的社会性管制研究》可供各大专院校作为教材使用,也可供从事相关工作的人员作为参考用书使用。
展开
精彩书摘
    第一章  导论<br>    中国在向市场经济转型的过程中,政府对经济进行问接干预和管理,企业与国家的关系主要是通过税收向国家“购买”服务①,因此,另一个重要的“配套”转型就是政府职能的转型②。由于存在市场失灵,政府有必要对其进行管制。又由于当前政府管制的实践和研究重心已从经济性管制转移到社会性管制上来,这样,在说明中国政府社会性管制的制度安排后,便引出了本书的主题:对食品药品安全的管制属于内部性的社会管制。同时,我们还利用导论的性质,对本书研究的对象和内容作了界定,并说明本书研究的意义和基本结构安排。<br>    第一节  市场失灵与政府管制<br>    市场失灵或市场失败(market failure),从最一般的意义上讲,是人们在批评市场经济运行出现了不尽如人意的结果时所使用的一个概念。因此,当人们运用不同的评价标准来批评市场经济失灵时,便会有着不同的含义。所以,在经济学中,市场失灵有狭义和广义之分。狭义的市场失灵,是指“市场对资源的配置偏离了帕累托最优状态,即偏离了被经济学的一般均衡理论及福利经济学定理证明了的理想状态。”之所以会出现市场失灵,是因为现实的市场并不存在一般均衡理论模型所假定的一些条件,例如:产品并非完全一样而无差异,买者和卖者并非无限多个,信息并非完全且对称性分布,一些资源的产权界定并非都是清晰的,交易成本并非为零等。
展开
目录
第一章  导论<br>第一节  市场失灵与政府管制<br>第二节  从经济性管制到社会性管制<br>第三节  研究对象和内容的界定<br>第二章  分析框架:内部性与食品药品安全政府管制的一般理论研究<br>第一节  内部性、低效率及其政府管制<br>第二节  产生内部性问题的原因<br>第三节  政府的社会性管制与市场及其私法的替代关系<br>第四节  食品药品安全社会性管制的相关理论<br>第三章  中国食品安全社会性管制的历史变迁与成效分析<br>第一节  中国食品安全管制法规的变迁<br>第二节  中国食品安全管制机构及其职能的变迁<br>第三节  中国食品安全管制成效的实证分析<br>第四章  中国药品安全社会性管制的历史变迁与成效分析<br>第一节  中国药品安全管制法规的变迁<br>第二节  中国药品安全管制机构及其职能的变迁<br>第三节  中国药品安全管制变迁的成效分析<br>第五章  中国食品药品安全管制变迁的经济分析<br>第一节  中国食品安全管制变迁的制度经济学分析<br>第二节  利益集团博弈与管制均衡<br>第三节  中国药品管制制度形成的障碍分析<br>第六章  中国食品药品安全管制存在的主要问题<br>第一节  影响我国食品安全的因素分析<br>第二节  中国食品安全管制存在的主要问题<br>第三节  中国药品安全管制存在的主要问题<br>第七章  中国食品药品安全管制问题的成因分析<br>第一节  中国食品安全管制问题的成因<br>第二节  中国药品安全管制问题的成因<br>第三节  中国转型时期假冒伪劣食品泛滥的成因分析<br>第八章  中国食品药品安全社会性管制改革的对策<br>第一节  完善中国食品安全管制的政策建议<br>第二节  完善中国药品安全管制的政策建议<br>参考文献<br>后记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