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语法研究和探索.十四
0.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图书馆配书)
  • 配送范围:
    全国(除港澳台地区)
  • ISBN:
    9787100056366
  • 作      者:
    中国语文杂志社编
  • 出 版 社 :
    商务印书馆
  • 出版日期:
    2008
收藏
内容介绍
  2006年10月21日至23日,由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句法语义研究室和《中国语文》编辑部、北京语言大学、商务印书馆、上海财经大学国际文化交流学院联合主办的“第十四次现代汉语语法学术讨论会”在上海财经大学举行。来自全国各地,包括香港、台湾地区,以及海外的共100余位学者和研究生出席了会议。 这次讨论会的中心议题有两个:信息结构与句法结构,语法的理论探索与教学实践。现将部分会议论文集录成书,所收论文都是首次发表。另有一些论文已经刊登在《中国语文》上。为反映会议全貌,与会所有论文题目以附录形式存此。
展开
精彩书摘
  语气副词“偏偏”的主观语义及相关句式考察
  问题的提出
  近年来,语法的主观性特征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人们对语法主观性表现的认识也逐渐深入,不仅关注语气词、情态词这些专职表示主观态度的语法成分,也进一步触及一些过去很少从主观性视角观察的方面,如副词这种意义比较实在的成分,以至句式的主观表达特点(史金生2003,沈家煊2002,等)。语气副词是被认为具有明显主观表达色彩的一类。但是具体到每一个词例,它的主观表达意义是怎么产生的,在实际语境中是怎么实现的,其基本意义和引申意义之间有什么联系,主观语义与客观语义之间有什么联系,不同的副词有不同的情况,很难笼统概括,需要逐一进行个案的考察。本文选取副词“偏偏”这个个案,从句法观察人手,揭示其基本语义,描写其主观意义的来源,在此基础上辨析一些通行解读中的问题,并进一步描写和讨论副词“偏偏”的句式变体和语义实现问题。
  目前各家对“偏偏”的词义概括尽管大致相近,但义项分合不一,离析出的引申义各异,归纳起来,有如下方面:
  1.表示语气的转折,表示故意与客观要求或情况相反;(语言所2005,吕叔湘1981年,侯学超1998)。
  2.表示客观事实与主观相法恰恰相反;(同上)
  3.限定范围,相当于“仅仅”、“单单”;(同上)
  4.带有强烈的语气,体现出动作主体的强烈意志或信仰;(北大1957,张斌2001)
展开
目录
并列结构的句法限制及其初步解释刘丹青
汉语动结式的句法构造和补语小句的内部结构司马翎沈阳
对举形式的句法语义特点及其教学铃木庆夏
A-不-A疑问算子与量化副词的辖域胡建华
现代汉语“不”和“没”的体貌选择陈莉潘海华
语气副词“偏偏”的主观语义及相关句式考察杨霁楚
“都”的逻辑语义与“都”字句的信息结构黄瓒辉石定栩
语气副词“并”的语法功能与否定胡勇
汉语全称限定词及其句法表现曹秀玲
“一律”“一概”的认知视点差异李宇凤
动词及物性的语用变化
--对两组涉手动词的考察张伯江
非买类动词的购买义用法尹世超董丽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