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民俗习惯司法运用的理论与实践
0.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图书馆配书)
  • 配送范围:
    全国(除港澳台地区)
  • ISBN:
    9787511814821
  • 作      者:
    公丕祥主编
  • 出 版 社 :
    法律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11
可借复本:1
收藏
编辑推荐
    社会生活中调整人们行为,形成社会秩序的不仅仅是法律。还有世代相传、约定俗成的民俗习惯,它们坚韧地存在于人们的思想当中,并规范着人们的行为,指导着人们的生活。
作者简介
    公丕祥,1955年1月生,祖籍山东蒙阴,法学博士,现任江苏省高级人民法院院长,二级大法官,教授,博士生导师;兼任中国法学会法理学研究会副会长、中国法学会审判理论研究会副会长、国际法律与社会哲学协会中国分会副主席。学术领域为法哲学与法制现代化问题研究。主要著作有:《马克思的法哲学革命》(1987年)、《马克思法哲学思想述论》(1992年)、《法哲学与法制现代化》(1998年)、《法制现代化的理论逻辑》(1999年)、《东方法律?化的历史逻辑》(2002年)、《权利现象的逻辑》(2002年)、《中国的法制现代化》(2004年)、《法制现代化的挑战》(2006年)《公丕祥自选集》(2010年)等,并在专业刊物上发表100余篇论文。1995年被评为首届十佳“中国杰出青年法学家”之一,1997年被国家人事部授予国家级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称号。
内容介绍
    《民俗习惯司法运用的理论与实践》是江苏省法院系统对在司法裁判过程引入善良民俗习惯的最新成果和理论总结。全书在立足江苏法院民俗习惯司法运用的实践基础上,对民俗习惯司法运用的价值、意义,以及民俗习惯司法具体运用的原则、方式、方法等基本理论与实践问题进行了探索和研究,对于人民法院运用民俗习惯更加有效地化解社会矛盾纠纷具有很强的指导意义,在民俗习惯司法运用的理论研究方面具有独创性。
精彩书摘
    (6)民俗习惯司法运用的表现形态。该部分探讨了民俗习惯在司法实践中的具体表现形态,结合实证调查,提炼出经常运用于司法中的民俗习惯类型,分析了民俗习惯在民事审判领域、商事审判领域、刑事与行政审判领域以及执行领域中的运用情况。
    (7)民俗习惯司法运用的原则。该部分主要解决民俗习惯进入司法领域的甄别筛选问题。通过原则的界定,确认民俗习惯引入司法审判的价值取向与标准,以便更加正当、合理、有效地利用民俗习惯中的优良成分解决矛盾纠纷。通过研究,提出了民俗习惯司法运用的基本原则,即合法性原则、正当性原则、合理性原则以及普遍性原则。
    (8)民俗习惯司法运用的方法。该部分着重研究民俗习惯司法运用的法律方法问题,概述了民俗习惯司法运用的常见方法,主要有经验推理方法、漏洞补充方法、解释转换方法、利益衡量方法等。
    (9)民俗习惯司法运用的程序。该部分主要分析了民俗习惯司法运用的正当程序问题,主要包括民俗习惯司法运用的举证程序、质证程序、认定程序以及适用程序等。通过民俗习惯司法运用的程序性研究,确定民俗习惯在司法审判中运用的规范性与正当性。
    (10)民俗习惯司法运用的机制。该部分主要研究民俗习惯司法运用的机制完善与优化问题,分析提出了民俗习惯司法运用的确认机制、审理机制以及保障机制,进而为民俗习惯更好地发挥其应有功能提供机制配合与保障。
    (11)民俗习惯司法运用的限度。该部分对民俗习惯司法运用的限度与边界给予理性的认识与回答,认为民俗习惯自身存在地域性、不确定性等缺陷,限制了民俗习惯的司法运用;转型中国经济社会的发展、依法治国治理模式、社会主体法治意识的提升,决定了民俗习惯司法运用的合理限度;司法的形式主义特征和法官职业化建设,也设定了民俗习惯司法运用的空间。在此基础上,本部分就民俗习惯司法运用的限度克服问题提出了具体的对策和建议。
目录
导论
一、研究缘由
二、基本概念
三、研究内容
四、思路与方法
第一章 民俗习惯与法律关系的一般解释
一、民俗习惯及其法权本质
二、民俗习惯与法律的关系阐释
三、民俗习惯与国家法律的规则共治模式

第二章 民俗习惯司法运用的比较考察及历史演变
一、大陆法系中民俗习惯的司法运用
二、英美法系中民俗习惯的司法运用
三、中国司法中民俗习惯的运用

第三章 民俗习惯司法运用的内在机理
一、民俗习惯司法运用的研究背景
二、民俗习惯司法运用的时代意义
三、民俗习惯司法运用的现实可能

第四章 民俗习惯司法运用的表现形态
一、民俗习惯在民事领域中的运用
二、民俗习惯在商事领域中的运用
三、民俗习惯在刑事与行政领域中的运用
四、民俗习惯在执行领域中的运用

第五章 民俗习惯司法运用的原则
一、民俗习惯司法运用的合法性原则
二、民俗习惯司法运用的合理性原则
三、民俗习惯司法运用的正当性原则
四、民俗习惯司法运用的普遍性原则

第六章 民俗习惯司法运用的方法
一、民俗习惯司法运用中的经验推理方法
二、民俗习惯司法运用中的漏洞补充方法
三、民俗习惯司法运用中的解释转换方法
四、民俗习惯司法运用中的利益衡量方法

第七章 民俗习惯司法运用的程序
一、民俗习惯司法运用程序的启动
二、民俗习惯司法运用的证明程序
三、民俗习惯司法运用的识别程序
四、民俗习惯司法运用的适用程序

第八章 民俗习惯司法运用的机制
一、民俗习惯司法运用的确认机制
二、民俗习惯司法运用的审理机制
三、民俗习惯司法运用的保障机制

第九章 民俗习惯司法运用的限度
一、民俗习惯司法运用的价值限制
二、民俗习惯司法运用限度之表现形态
三、民俗习惯司法运用限度之克服
附录1 江苏法院民俗习惯司法运用的规范性文件
附录2 江苏法院民俗习惯司法运用的典型案例
附录3 民俗习惯司法运用研究调查问卷
后记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省本级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