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政府宏观调控理论基础述评
宏观调控理论是政府宏观调控行为的指导理论,宏观调控理论的完善程度直接影响到宏观调控行为的合理性、及时性和有效性,因此,对2003-2005年中国宏观调控进行评析必须首先从对宏观调控理论的评析开始。宏观调控产生的依据在于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市场失灵,目的在于熨平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运行中的波动,这与西方市场经济国家通过宏观经济政策对宏观经济进行政府干预(government interference)基本对应。西方关于政府宏观经济政策的研究业已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市场经济的共性决定了我国宏观调控理论可以积极地借鉴这些成果,但是必须对其在中国的可适用性和可借鉴性程度进行判断;同时,需要考察我国经济学界对于宏观调控理论的既有研究成果,评析这方面理论的理论贡献和不足。
1.1 宏观经济学各流派关于政府干预经济政策的理论述评
宏观经济学的两个主要任务,一是减少经济的不稳定性,二是达到可以接受的经济增长率,这构成了宏观经济研究的两个重要部分——长期分析和短期分析。政府对宏观经济进行干预的目标,就是通过相关经济政策的制定,消除经济波动,这正是宏观经济学短期部分的任务。但是对于要不要进行这种干预、选择什么样的时机、怎样进行干预,宏观经济理论界一直存在着巨大的分歧。
……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