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商是手太阴肺经的井穴,位于手拇指桡侧端指甲角旁约0.1寸处,点刺少商出血有清热利咽的作用,主治各种原因导致的急性咽喉肿痛,如急性咽炎、喉炎、喉头水肿、扁桃体炎等。历代医家都将少商穴视为治疗咽喉疾患的要穴,如《医学心悟》谓:“咽喉肿痛、肿塞……取之少商泻血。”《针经摘英集》云:“治颔肿如升,喉中闭塞,水粒不下,以三棱针刺手太阴经少商二穴微出血。”
孔最为手太阴肺经的郄穴,位于桡骨尺侧缘的凹陷处,而非桡骨面或其桡侧缘。它也是治疗急、慢性咽喉肿痛的要穴,许多情况下单独使用即可。
4)外经病症:缺盆中痛、肩前疼痛;上肢内侧前缘疼痛、厥冷;上肢不遂;手腕肿痛、掌中热等,相当于肩周炎、中风后遗症、上肢或手腕扭伤等。常用穴位为中府、尺泽、孔最、列缺、鱼际。
肩周炎是肩部常见病症,临床上一般以取手三阳经穴为主,但手太阴肺经行于肩前,其经筋“结肩前髃”,若肩周炎以肩前区压痛明显,上肢外展疼痛加剧时,可取手太阴肺经的孔最、鱼际等穴位治疗。
中风所致的上肢痉挛或弛缓,主要也是由于上肢手掌侧的屈肌群拘急或弛缓不收,治疗时也应当选取手太阴、厥阴经脉的穴位,如《玉龙歌》谓:“筋急不开手难伸,尺泽从来要认真。”
此外,凡是发生在手太阴肺经外行线上的病症,如皮肤病、烧伤、冻疮、挫伤等,均可以循经选取该经脉所属的穴位治疗。其他经脉与此相同,以后不再赘述。
5)小便异常:小便频数而量少、癃闭,或遗尿、尿失禁等。常用穴位为列缺。
人体水液主要通过汗液和尿液向体外排泄,两者都与肺有关。肺主宣发,不但能将津液和水谷精微宣发至全身,而且主司腠理的开合,调节汗液的排泄;肺主肃降,不但能将吸入的清气下纳入肾,也能将体内的水液向下输送,经过肾的气化作用形成尿液,再由膀胱贮存和排出体外。所以有“肺主行水”、“肺为水之上源”之说。如果肺调节水液代谢的功能失常,就可能出现小便不利或遗尿等异常改变。《灵枢·经脉》记载手太阴肺经络脉的病候包括“小便遗数”。列缺是手太阴肺经的络穴,位于桡骨茎突上方,以两手虎口相向水平交叉,一手食指压在另一手的桡骨茎突上,当食指尖端的凹陷处。除针灸外,还可以用皮内针刺入双侧列缺穴,用胶布将留在皮外的针柄固定,留置1~2天,增强刺激,对遗尿症效果较好。
6)鼻病:鼻塞、鼻衄(鼻出血)、鼻渊等。常用穴位为尺泽、孔最、少商。
肺开窍于鼻,若肺热炽盛或风寒袭肺,则可导致鼻衄、鼻塞不通、鼻流清涕等。少商穴主清肺热,也是治疗鼻衄的要穴。清·鲍相敖《验方新编·鼻部》记载:“鼻血不止,用灯心在少商穴烧一下,立止……鼻衄方多,惟此方百方百中,诚急救简便第一方也。”近代有人报道取火柴点燃,快速烧灼出血一侧的少商穴(约2秒钟),治疗鼻衄效果显著。
7)急性吐泻:中医称之为。“霍乱”,“(气)乱于肠胃则为霍乱”(《灵枢·五乱》),相当于急性胃肠炎。手太阴肺经起于中焦,其合穴尺泽对于中焦气机逆乱所致的急性吐泻疗效较好。治疗时一般选择肘窝部明显络脉,用三棱针点刺放血。也可以配合腘窝部的委中穴,增强刺激,提高疗效。
……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