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我这30年:10位文化名人口述改革开放
0.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图书馆配书)
  • 配送范围:
    全国(除港澳台地区)
  • ISBN:
    9787536055063
  • 作      者:
    陈志红,陈志主编
  • 出 版 社 :
    花城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08
可借复本:1
收藏
内容介绍
    《我这30年:10位文化名人口述改革开放》试图用当今中国最有话语权和影响力的10位著名文化人的口述历史,对我们这个时代的精神轨迹进行一次检索。这10位文化人,有作家、学者、电视制片人、画家、音乐家、表演艺术家,他们在各自领域都取得了卓著成就,为我们民族留下了这个时代深深的文化记忆,捧读这人的30年,那些隐藏在时间深处我们曾经拥有的激情与彷徨、偏执与洞见,随着记忆再次在各种声音的论争中弯弯曲曲向我们走来,呈现出一个时代进步的艰难足迹。
精彩书摘
    三、功成名就
    “春晚,我是始作俑者”
    记者:20世纪80年代后电视逐步进入百姓家庭,“相声+电视”缔造了又一批大众耳熟能详的电视明星,您成为其中当之无愧的红星,对于成功的原因,您自己觉得是什么?
    姜昆:我跟李文华老师合作的时候,是我相声艺术的第一个高潮,那些相声给人的感觉就是耳目一新。举个例子,当时我们创作一个相声《船与海》讲述海军水兵们的生活,我建议演唱一段《军港之夜》,这首歌当时特流行,但李文华老师不熟悉(就好像我现在不懂周杰伦的《双截棍》一样),一直在那里摇头:‘‘要……要是观众不乐怎么办?”其实我当时已经把这段歌词改了:“军港的夜呀,静悄悄。水兵水兵,快点睡觉。铺好被窝,放好枕头。脱下鞋帽,不要乱吵。”结果演出的时候,观众们是捧腹大笑。演完后在后台,李文华老师就对我不住地感慨:“这就是时代啊!”
    李文华老师后来说,有些桥段不是包袱,但一经我的口说出来,观众也会笑,开始他还纳闷“为什么”,后来渐渐明白了,他说我主要占住了一个“新”字,说我的思维、言谈、举止,都和当时的时代紧紧合拍,所以观众就是喜欢看。
    记者:李文华之后,20世纪80年代您跟梁左的合作被传为佳话,被誉为是相声里的又一个高峰,甚至有人拿来与“老舍+侯宝林”的搭档相比。王蒙曾说,您跟梁左合作的相声,多了些生活气息,多了些笑料的立体,多了些心态的概括,多了些耐人寻味的“味儿”,更加“文学”了一些……
    姜昆:对!与梁左老师合作的那一段时间,把我们的相声在文学性上推进了一大步。20世纪80年代末至90年代中,中国社会那段纷繁万象的社会,在某种角度上以一种戏谑的方式呈现在我的相声里,这很大程度上来源于梁左对社会的观察、对语言的运用,到现在为止我认为相声界也没有人能够比得过。梁左在骨子里有一种幽默感,这种幽默感就叫戏谑人生。他为什么叫戏谑呢?因为他是北大中文系毕业,有文学功底,作为作家,他拥有对生活敏锐的洞察力。
展开
目录
王蒙:生活是不会被消灭的
余秋雨:我赶上了这巨大的历史机遇
贾平凹:有时很快乐,有时很痛苦
韩美林:沧桑全付笑谈中
于丹:穿越时间的精神成长史
姜昆:成就于30年的大时代里
李谷一:一切和祖国发展息息相关
张纪中:推动中国电视剧升级
李海鹰:千万种口味应对千万种人
陈冲:爱是人生最难的一件事
后记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省本级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