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历史唯物主义的政治哲学向度
0.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图书馆配书)
  • 配送范围:
    全国(除港澳台地区)
  • ISBN:
    9787214048790
  • 作      者:
    张文喜著
  • 出 版 社 :
    江苏人民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08
收藏
内容介绍
    政治哲学能不能成为重新理解马克思哲学的重要路径?理论和实践已经对这个问题作了肯定的回答,例如,近一个世纪以来西方人把注意力集中在“政治立场”或“政治趣味”的范围内对历史唯物主义的挑战,无疑需要我们从政治哲学的视域重新解读历史唯物主义。我们有理由把马克思关于资本主义现代性的分析以及共产主义的理论关怀看做正义论。从根本上看,什么是正确的生活?何为人类完美?何为最好的政治秩序?诸如此类的问题内在地包含于历史唯物主义对历史演变基本规律的阐释之中。
展开
精彩书摘
    第一章  在历史唯物主义与政治哲学之间
    第一节  政治哲学: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可能性
    就其本质而言,哲学,是对人类社会生活中的根本的和真正永恒和持久的因素的探究,而作为哲学的一个分支的政治哲学,是对何谓最好的社会政治秩序问题的探究。然而,在我们习惯称为“历史”的东西被称为我们时代的精神之后,当下社会生活的特定“趋向”及其历史起源问题几乎取代了对永恒和根本问题的思考。对于马克思主义者来说,似乎也难以发现还有机会提出政治方面的哲学问题。这大概就是受制于历史主义的理论逻辑使然:由于社会和人类思想的基本历史特征,历史主义拒绝考虑能否用一种理性的、普遍有效的方式宣称存在着自然本性与良善生活特性的问题。对于历史主义所说的这个语境,当下的马克思主义哲学或政治哲学研究总会在相反的两个方向上进行哲学思考:一方面引出它,另一方面又拒斥它。这种要在历史的语境中恰当地考察马克思主义哲学或政治哲学,在我们这里则意味着,马克思主义哲学或政治哲学之所以真正属于当代,恰恰是从其思想上超越了现时代精神的那个本质性维度去领会才有可能。这也是认定,马克思主义哲学或政治哲学作为分析或思考观察实性的一种“历史的”理论或一种必须考虑特殊的空条件的信念,理所当然地要提出永恒的普遍性问题,并试图寻找普遍性的解答。
    ……
展开
目录
作者的话
前言
第一章 在历史唯物主义与政治哲学之间
第一节 政治哲学: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可能性
第二节 历史唯物主义与政治哲学的切关性

第二章 现代性与历史主义
第一节 作为问题的现代性政治哲学
第二节 马克思的自然概念

第三章 历史唯物主义:有政治哲学含义的历史科学
第一节 历史阐释的政治取向
第二节 历史阐释的政治和道德意蕴
第三节 政治的科学化能否成为事实
第四节 政治、科学、艺术
第五节 政治、能动行动、经济一技术思维

第四章 新的经济科学:开显政治哲学
第一节 历史唯物主义之超越政治经济学批判
第二节 需要理论:反贫困的政治哲学向度
第三节 政治经济学批判与阶级斗争的革命观念

第五章 多数人、人民、个人
第一节 唯物史观对社会秩序的哲学透视
第二节 人民意志论及其神学批判
第三节 卢梭:人民概念及其政治哲学意义
第四节 历史唯物主义视野中的人民概念
第五节 政治哲学中的个人概念及其哲学基础

第六章 自由、平等
第一节 自由观之当代视野
第二节 辩证法的思想语法:思想的自由和思想的平等

第七章 革命之形而上学取径
第一节 专政:理性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
第二节 法国大革命以及马克思主义的后续形式的阐释定向

第八章 我们时代的政治哲学反思
第一节 德里达:幽灵政治哲学
第二节 施米特:政治存在主义的技术化批判
第三节 卢卡奇:黑格尔的精神圣地之政治性
第四节 浪漫主义政治哲学的形而上学原则

附录
第一节 列奥·施特劳斯:哲学与政治哲学
第二节 列奥·施特劳斯与历史唯物主义
后记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