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毛泽东战略思维研究
0.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图书馆配书)
  • 配送范围:
    全国(除港澳台地区)
  • ISBN:
    9787503539169
  • 作      者:
    黄保红著
  • 出 版 社 :
    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08
收藏
编辑推荐
  毛泽东的战略思维是表示毛泽东认识、思考、研究和处理事关长远和全局的战略问题的思维活动一个总概念。就思想理论产生的思维机制而言,思想理论是思维中观念运动的产物,没有一定的思维观念、思维方式和思维方法,就不可能形成一定的思想理论成果。可以说,毛泽东思想就是他的思维观念、思维方式、思维方法等的产物。
展开
内容介绍
  研究毛泽东战略思想的著作很多,但对毛泽东战略思想作哲学概括,从思维规律和思维方法层面去加以研究,则难得一见。黄保红同志在攻博期间专攻此道,写出《毛泽东战略思维研究》一书,可以说弥补了这个不足,这对于深化毛泽东哲学思想研究和战略思维理论研究,都是很有意义的。
  借助此书出版之际,我想表达一个愿望,就是希望我们的各级领导干部重视学习马克思主义战略思维理论和方法,尤其应当重视学习毛泽东战略思维理论和方法。毛泽东作为伟大的政治家、战略家和哲学家,以其深厚的哲学修养指导自己的战略实践,表现出卓越的战略思维能力。尽管他所解决的战略问题已经成为历史,但是他解决这些战略问题所体现的战硌思维方法,以及他对这些思维方法的理论阐述,在今天仍然放射着马克思主义哲学真理的光辉,成为中华民族战略思想宝库中的一份珍品。结合今天的实际,重新学习毛泽东战略思维理论和方法,对于我们每一个领导干部提高战略思维能力,深刻理解党中央的战略思想,加强对我们所面临的战略问题的研究,顺利实现我们所肩负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战略任务,都是很必要的。
展开
精彩书摘
  第一章 全局论
  全局是毛泽东认识、思考和研究战略问题的一个“范式性”概念,是他分析战略问题的一个“图式”。他特别强调照顾全局在战略筹划中的地位,可以说,战略之要就是照顾全局,照顾全局是战略家应该围绕的轴心。
  毛泽东战略全局性思维是毛泽东在领导中国革命和中国革命战争的战略实践中逐渐形成和发展起来的。他吸收并继承了马克思主义辩证法普遍联系和普遍发展的观点以及对立统一的矛盾观,批判继承并发展了中华民族传统思维方式中的整体思维方式,通过不断总结自己的战略实践经验,进行理论创新、提炼、升华,逐渐形成了全局性思维方式。重要的是,毛泽东形成了自己的诸如全局在战略筹划过程中的重要性、全局与局部的关系、局部与局部的关系、如何认识和把握全局等一整套系统的全局观和在这种全局观指导下的驾驭全局的艺术,并把它们上升到哲学方法论的高度。这是对马克思主义战略思维理论的巨大贡献和发展。
  一、指挥全局的人,最要紧的,是把自已的注意力摆在照顾全局上面
  政治家、战略家与一般人不同的地方,就在于他们所从事的实践活动的对象、客体都是涉及方面广、内部因素多而且构成复杂的宏观事物。这样的事物是时空跨度都很大的巨系统。这就要求,政治家和战略家必须从整体和全局的视野出发来研究、观察和处理这样的事物。否则,从局部出发,就会沉陷于一些庸俗的事务圈子而不能自拔,其工作指导肯定是错误百出。因此,从整体出发,树立全局观念,始终把自己的工作重心放在顾全局和顾全大局上,是政治家、战略家的基本素质和要求。
展开
目录
绪论 毛泽东的战略思维及其研究意义和方法
一、 伟大时代的伟大战略家
二、毛泽东战略思维概念的基本涵义
三、 毛泽东战略思维的主题:中国革命与中国革命战争
(一) 革命与革命战争这一近代以来中国社会政治生活的主旋律,为毛泽东战略思维的主题的形成提供了客观的历史境遇
(二) 长期担负着中国革命和中国革命战争的指导责任,使中国革命与中国革命战争成为毛泽东战略思维的主要内容
(三) 建国后毛泽东战略思维的主题并没有完全从革命与革命战争向国家建设和社会发展转变,这是他晚年错误的原因之一
四、 毛泽东战略思维的历史发展
五、 研究毛泽东战略思维的意义
六、 研究毛泽东战略思维的基本方法
第一章 全局论
一、 指挥全局的人,最要紧的,是把自己的注意力摆在照顾全局上面
(一) 战争的胜败主要取决于对全局关照得好或关照得不好
(二) 忘掉全局,只顾局部的具体工作,就会迷失方向,最终因小失大
(三) 战略学的任务就是研究全局性的指导规律
二、 全局是由它的一切局部构成的,是各方面和各阶段的关系的总和
(一) 凡属带有要照顾各方面和各阶段性质的,都是全局
(二) “一个地方有一个地方的全局,一个国家有一个国家的全局”
(三) 全局是以总战略目的为核心的各种关系的总和
三、 从全局与环境的关系中认识和把握全局
(一) “古今中外法”——认识全局的方法论
(二) 中国革命是世界革命的一部分
(三) 在顺应时代潮流和世界发展的大趋势中驾驭全局
(四) 抓住环境提供的有利条件和历史机遇,乘势而前
四、 调查研究全局内部的各种关系,把握全局的性质和特点
(一) “系统的周密的社会调查是决定政策的基础”,“调查就是解决问题”
(二) 调查研究是克服教条主义的有力武器,是把马克思主义普遍原理与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具体实践相结合的桥梁
(三) “中国革命也需要作调查研究,首先就要了解中国是个什么东西(中国的过去、现在及将来)”
(四) “三步法”:从整体的视野出发,在深入分析全局内部各种关系的基础上综合出结论
(五) 调查研究全局的数量方面,做到胸中有数
五、 认识全局,必须着力找出制约全局的主要关系和重要关系
(一) 抓住主要矛盾,一切问题就迎刃而解了
(二) 深入研究制约全局发展的重要矛盾或关系
(三) 统筹兼顾,重点把握
(四) 注意自己的薄弱环节,扬长避短
第二章 过程论
第三章 预见论
第四章 创新论
第五章 协同论
第六章 代价论
主要参考文献
后记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