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0-3岁宝宝科学养育
0.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图书馆配书)
  • 配送范围:
    全国(除港澳台地区)
  • ISBN:
    9787512701779
  • 作      者:
    谢霞玲,潘华英主编
  • 出 版 社 :
    中国妇女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11
收藏
编辑推荐
  实用、全面、细致、权威的0~3岁宝宝养育指导,权威妇幼保健专家全程指导,教新手父母养育健康、聪明、快乐的宝宝!
展开
内容介绍
  《0~3岁宝宝科学养育》由临床经验丰富的妇幼保健专家倾情奉献,为新手父母答疑解惑,提供权威的育儿指导。内容涵盖了婴幼儿从出生到3岁之间养育护理的科学指导,涉及宝宝生长发育特点、营养保健、早期教育、护理要点、生长过程中的各种问题。让新手父母轻松面对和解决这个阶段宝宝的各种养育问题,本书力求做到理论性与实用性的有机结合,具有很强的针对性和可操作性。
展开
精彩书摘
  母乳喂养:在出生后的1~2周内,新生儿一天吃奶的次数可达十几次;3~4周,吃奶的次数为7~8次。
  人工喂养:人工喂养的宝宝可适当喂食配方奶或婴儿奶粉。
  混合喂养:混合喂养要充分利用有限的母乳,当母乳不足时再给宝宝喂食奶粉,要注意,不要在一次喂养中采取混合喂养。
  经常抱宝宝,学会抱宝宝并养成一种抱宝宝的习惯,宝宝在父母怀中更有安全感。在出生后6个月至1岁之间,大多数宝宝更喜欢让妈妈抱,也许这是由于妈妈比爸爸更会抱宝宝。但是爸爸有劲儿,宝宝由爸爸来抱,担负哺育宝宝重任的妈妈就可以放松放松。请注意,在宝宝出生后前3个月内,每次抱宝宝的时间不应超过15分钟,否则宝宝容易感到疲劳。
  一、新生儿的特点
  1.新生儿的定义
  从娩出到出生后28天的宝宝,称为新生儿;出生至28天这段时间,称新生儿期。
  2.新生儿的分类
  新生儿根据分娩时的孕龄、体重值、体重与孕龄的关系、出生后的时间和出生后的健康状况,将新生儿分类:
  ★根据分娩时的孕龄分类
  可把新生儿分为三类:胎龄满28周、不满37周的早产儿,胎龄满37周、不满42周的足月儿和胎龄满42周以上的过期产儿。
  ★根据体重值分类
  可把新生儿分为三类:体重小于2500克的低体重儿,体重在2500克至4000克之间的正常体重儿和体重大于等于4000克的巨大儿。
  ★根据体重与孕龄的关系分类
  可把新生儿分为三类:体重小于相应胎龄的小于胎龄儿,胎龄与体重相符的适于胎龄儿和体重大于相应胎龄的大于胎龄儿。
  ★根据出生后的时间分类
  可把新生儿分为两类:出生一周以内的早期新生儿和出生第2周到第4周末的晚期新生儿。
  ★根据出生后的健康状况分类
  可把新生儿分为两类:无任何危象的健康新生儿和出现危象或可能发生危重情况的高危新生儿。
  3.生理特点
  A.呼吸特点
  刚出生的宝宝肋间肌尚未发育完全,主要靠膈肌的升降来进行呼吸。新生儿呼吸频率较快,每分钟约40次,这是因为其呼吸还比较浅表。在出生后头两周内,新生儿呼吸频率波动较大,这是正常的生理现象,新手爸爸妈妈不要为此担心。如果新生儿每分钟呼吸次数少于20次或者多于80次,爸爸妈妈就应及时带宝宝去看医生。
  B.循环特点
  刚诞生的宝宝会通过娩出、脐血管结扎、肺泡膨胀并通气、卵圆孔功能闭合等一系列的变化,使新生儿血液循环进入一种新的状态。
  诞生后不久的宝宝心脏会出现杂音,这可能是新生儿动脉导管暂时没有关闭,血液流动时发出的声音,新手爸妈不要太过担心,也不要误认为是先天性心脏病。
  新生儿血液主要集中于躯干部位,四肢血液分布较少,所以宝宝四肢容易发冷,而且其血管末梢容易出现青紫现象,因此要注意给宝宝四肢进行保温。
  新生儿心率波动范围较大,这是正常的生理现象。许多新手爸爸妈妈由于不了解新生儿心率特点,常常为宝宝的脉跳快慢不均而心急如焚。
  C.血液特点
  新生儿体内的血容量与分娩后脐带结扎的时间有着密切的关系。如果新生儿在娩出5分钟后再结扎脐带,那么新生儿体内的血容量就可从原来的每千克78毫升,增加到每千克126毫升。
  新生儿体内的血象也与分娩后脐带结扎的时间有着密切的关系。脐带结扎比较晚的新生儿,血液中的血红蛋白和红细胞含量都比较高。新生儿在出生后3天内,血液中的白细胞含量会比较高,从出生后的第5天开始,就会降到正常水平,新手爸妈不用担心。
  D.泌尿特点
  新生儿由于膀胱容量比较小,肾脏功能还没有发育成熟,因此每天排尿的次数比较多,尿量比较小。一般情况下,正常新生儿每天排尿20次左右。新生儿的尿液一般呈微黄色,而且不染尿布,清洗时比较容易。如果宝宝的尿液出现颜色比较黄,容易使尿布染色,清洗时很难洗净等情况,爸爸妈妈应该及时带宝宝去做尿液检查,看宝宝是否尿胆素排出过多,以便确定胆红素代谢是否正常。
  新生儿由于肾脏功能还没有发育成熟,排出钠的能力较低,因此用母乳喂养宝宝的妈妈,要适当减少自身盐的摄入量。而且由于新生儿肾脏功能中的浓缩功能也没有发育成熟,如果母乳的乳汁比较浓,就很有可能导致新生儿血液中尿素氮含量过高。尿素氮是一种人体内存在的有毒物质,它对新生儿的危害非常大。人工喂养的宝宝在喂养时一定要注意,不要给宝宝配制浓度过高的奶液。因为新生儿肾功能不足,容易造成血氯和乳酸较高,所以人工喂养的新生儿,血磷和尿磷均较高,易产生钙磷比例失调,形成低血钙。
  E.体温特点
  因为母体宫内体温明显高于一般室内温度,所以新生儿娩出后体温都要下降,然后再逐渐回升,并在出生后24小时内,达到或超过36℃。
  中性温度是新生儿最适宜的环境温度。新生儿的中性温度随着体重及年龄大小而异,在出生头24小时内,新生儿的中性温度为32℃~33℃,早产的未成熟儿则为33℃~36℃。当长到4至7天时,足月儿的中性程度为31℃~32℃,未成熟儿降至32℃~34℃。当环境温度低于或高于中性温度时,宝宝机体可通过调节能力来维持正常体温。当环境温度的改变程度超过了新生儿机体调节能力,就会造成新生儿体温过低或过高。体温过低会出现新生儿硬肿症,而体温过高则会出现脱水热。
  F.胃肠特点
  新生儿消化道面积非常大,肌层非常薄,能够消化吸收较大量的流质食物。新生儿一出生就会吃,妈妈不需要担心宝宝能不能吃,只需准备好充足的乳汁给宝宝吃就可以了。当然,大多数新生儿在吃奶后容易出现溢乳的现象,其主要是因为新生儿咽食管的括约肌在吞咽时还无法关闭的原因。只要让食管蠕动,食管下部的括约肌就会关闭。
  新生儿消化道能分泌出大量的消化酶。其中,凝乳酶能够消化吸收蛋白质,解脂酶能够消化吸收脂肪。新生儿可以通过消化道中的消化酶,消化85%~90%的母乳脂肪,这比消化牛乳脂肪的效率要高得多。
  新生儿肠壁具有非常大的通透性,有利于吸收初乳中的免疫球蛋白。所以母乳喂养的新生儿,免疫球蛋白的含量要比牛乳喂养的新生儿高出很多,这是母乳喂养的最大好处。同理,除了母乳中的蛋白质以外,其他蛋白质通过肠壁时,都容易产生过敏性反应。这就是母乳喂养的优势之一。
  G.胎便特点
  新生儿会在出生后的12个小时内,首次排出墨绿色大便。这类大便是新生儿在母亲子宫内时就已经形成的排泄物,通常称为胎便。胎便可能会持续排两三天,随后逐渐过渡到正常新生儿大便。如果新生儿出生后24小时内没有排出胎便,就要及时看医生,排除肠道畸形的可能。
  正常的新生儿大便,一般颜色呈金黄色,黏稠、均匀,颗粒小,无特殊臭味。母乳喂养的新生儿,每天大便约4~6次;人工喂养的新生儿,每天大便约1~2次。
  H.睡眠特点
  早期新生儿每天睡眠时间可达20小时以上,晚期新生儿每天睡眠时间约在16~18小时左右。随着日龄增加,睡眠时间也相对减少。
  早期新生儿睡眠时间大多不分昼夜,而晚期新生儿由于妈妈有意将喂奶时间推迟到后半夜,因此一次睡眠时间可延长到5至6个小时之间。但因为新生儿糖原储备不多,延长喂奶间隔,很容易导致新生儿血糖过低。所以新生儿的喂奶间隔最好控制在4小时以内。
  新生儿最合适的睡姿是仰卧位睡姿。俯卧睡姿可以促进大脑发育,锻炼胸式呼吸,但是必须在新生儿觉醒状态下,有妈妈看护时才可尝试。侧卧睡姿较易转变成俯卧睡姿,在无人看护的情况下,极易造成新生儿因呼吸困难而猝死,酿成不幸。
  新生儿仰卧溢乳时,妈妈应迅速把宝宝睡姿转变为侧卧,并轻拍其背,避免奶液呛入气管。新生儿要与妈妈同睡,以降低新生儿猝死发生率。
  I.体态姿势特点
  新生儿神经系统发育还不够完善,对外界刺激的反应是泛化的,缺乏定位性。妈妈会发现,宝宝身体的某个部位受到刺激时,全身都会做出反应。在清醒状态下,宝宝总是双拳紧握,四肢屈曲,显出警觉的样子。受到声响刺激,宝宝四肢会突然由屈变直,出现抖动。妈妈会认为宝宝受到了惊吓,其实这不过是宝宝对刺激的泛化反应,不必紧张。
  新生儿颈、肩、胸、背部肌肉还不够发达,不能够支撑脊柱和头部,所以新手爸爸妈妈不能竖着抱新生儿宝宝,而且抱宝宝时,必须用手把宝宝的头、背、臀部几点固定好,否则会造成脊柱损伤。
  二、新生儿生长发育状况
  1.体重
  正常新生儿出生后一个月内,体重增加1千克。宝宝体重标准值的计算公式是:出生后体重+月龄×70%,这个体重标准值只是一个平均值。事实上,出生时体重较大的宝宝,在满月时的体重,一般都超过体重标准值很多。
  这个月的宝宝体重平均每天可增加30~40克,平均每周可增加200~300克,新生儿的个体重量数值只要在这个数值范围内或者接近这个范围,就都应该算是正常的。不仅体重指标是这样,其他指标也是如此,所以新手爸爸妈妈们不必为这些细小的差异而烦恼。
  2.身高
  新生儿身高平均值是50厘米,其身高的个体差异平均在0.3~0.5厘米之间,男、女新生儿之间也有0.2~0.5厘米的差异。
  新生儿满月前后,身高平均增加3~5厘米。新生儿出生时的身高与遗传没多大关系,但随着月龄的增长,身高增长的个体差异性就会明显表现出来了。
  3.头围
  刚出生时,新生儿头围的平均值是34厘米。满月前后,宝宝的头围比刚出生时也就增长2~3厘米。如果测量方法不正确,测量值就不准确,误以为宝宝头围过小或过大,会给新手爸爸妈妈们带来许多不必要的麻烦。头围增长是否正常,反映着大脑发育是否正常。爸爸妈妈最好请有专业知识的医护人员或医生来进行测量,保证测量数值准确性,才能根据数值正确分析。
  4.前囟
  刚出生时,新生儿前囟门的斜径平均是2.5厘米,囟门和体重、身高一样,也存在个体差异。如果宝宝前囟门的测量值小于1厘米或大于3厘米,新手爸爸妈妈就应该引起重视。因为宝宝的前囟门过小有可能是小头畸形,前囟门过大有可能是脑积水、佝偻病、呆小病等疾病。新生儿前囟门的测量和体重、身高一样,最好也由专业知识的医护人员来测量。
  ……
展开
目录
第1章 新生儿(出生~28天)
一、新生儿的特点
1.新生儿的定义
2.新生儿的分类
3.生理特点
二、新生儿生长发育状况
1.体重
2.身高
3.头围
4.前囟
三、新生儿的能力
1.看的能力
2.听的能力
3.嗅觉、味觉和触觉
4.运动能力
5.模仿能力
四、新生儿的生理现象
1.溢乳
2.上皮珠、马牙、螳螂嘴和鹅口疮
3.乳房增大、乳头凹陷
4.暂时性黄疸
5.生理性体重降低
6.鼻塞、打喷嚏
7.生理性脱皮
8.生理性脱发
9.发稀和枕秃
10.正常啼哭
11.挣劲
12.惊吓
13.打嗝
14.出汗
五、新生儿营养与喂养
1.新生儿所需的营养
2.立即哺乳的好处
3.初乳最为珍贵
4.母乳喂养七大好处
5.保护母乳
六、护理新生儿注意事项
1.新生儿生长数值的测量方法
2.顽固的鼻塞
3.越哄越哭
4.一吃就拉
5.越治越重的腹泻
6.新生儿臀红
7.新生儿四季护理要点
第2章 1~2个月的宝宝(29~59天)
一、本月宝宝特点
1.外貌
2.能力
3.交流
二、本月宝宝生长发育状况
1.体重
2.身高
3.头围
4.前囟
三、本月宝宝能力
1.看的能力
2.听的能力
3.说的能力
4.嗅的能力
5.运动能力
四、本月宝宝生理现象
1.溢乳
2.鼻根部、手足心发黄
3.头部奶痂
4.哭闹
5.奶秃
6.枕秃
五、本月宝宝营养与喂养
1.母乳喂养
2.混合喂养
3.人工喂养
六、本月宝宝四季护理要点
1.春季护理要点
2.夏季护理要点
3.秋季护理要点
4.冬季护理要点
七、本月宝宝护理常见问题
1.宝宝的衣服、被褥
2.每天洗澡很重要
3.注意室内环境
4.尿便管理
5.睡眠问题
6.宝宝满月了,妈妈是否再也不用限制饮食了
7.宝宝睡眠不踏实,是缺钙吗
8.宝宝吃奶时间缩短,是奶量减少了,还是有病
9.小便次数减少了,是缺水吗
10.大便溏稀、发绿,是患肠炎了吗
11.比新生儿还容易患臀红
12.如何应对夜哭郎
13.宝宝用手抓脸,是不是不舒服
第3章 2~3个月的宝宝(60~89天)
一、本月宝宝特点
1.外貌
2.体能活动
3.个体状态的差别
4.情感发展
二、本月宝宝生长发育状况
1.体重
2.身高
3.头围
4.前囟
三、本月宝宝能力
1.看的能力
2.听的能力
3.说的能力
4.嗅的能力
5.味觉能力
6.运动能力
四、本月宝宝生理现象
1.吐奶
2.鼻塞
五、本月宝宝营养与喂养
1.宝宝知道饱饿
2.肥胖儿和瘦小儿
3.摄入和补充其他营养元素
4.母乳喂养
5.混合喂养
6.人工喂养
六、本月宝宝护理常见问题
1.闹觉
2.宝宝的身体会发出奇怪声响
3.生理性腹泻难以避免
4.吸吮手指
5.踢被子
第4章 3~4月的宝宝(90~119天)
一、本月宝宝特点
1.外貌
2.能力
3.护理要点
二、本月宝宝生长发育状况
1.体重
2.身高  60
3.头围
4.前囟
三、本月宝宝能力
1.看的能力
2.说的能力
3.听的能力
4.运动能力
5.其他能力
四、本月宝宝生理现象
1.吐奶
2.生长发育高峰期
3.生理性贫血
五、本月宝宝营养与喂养
1.母乳仍能满足宝宝营养需求
2.出现缺铁性贫血
3.不可强迫宝宝吃辅食
4.母乳喂养
5.人工喂养或混合喂养
六、本月宝宝护理常见问题
1.不可用断母乳的办法硬加牛奶
2.开始咬乳头
3.夜啼
4.预防接种中常遇到的问题
第5章 4~5个月的宝宝(120~149天)
一、本月宝宝特点
1.能力
2.护理要点
二、本月宝宝生长发育状况
1.体重
2.身高
3.头围
4.囟门
三、本月宝宝能力
1.看的能力
2.语言能力
3.听的能力
4.触觉能力
5.运动能力
四、本月宝宝营养与喂养
1.母乳喂养
2.人工喂养
五、本月宝宝护理常见问题
1.如何给本月宝宝制作辅食
2.添加辅食遇阻
3.突然阵发性哭闹
4.有些玩具应该扔掉
5.顽固的宝宝湿疹
6.哭闹表达更多欲求
7.养成良好的睡眠习惯
8.宝宝便秘让妈妈头痛
9.晚上不提倡勤换尿布
第6章 5~6个月的宝宝(150~179天)
一、本月宝宝特点
1.能力
2.护理要点
二、本月宝宝生长发育状况
1.体重
2.身高
3.头围
4.前囟
三、本月宝宝能力
1.看的能力
2.听的能力
3.说的能力
4.运动能力
5.其他能力
四、本月宝宝营养与喂养
1.母乳喂养
2.人工喂养
五、本月宝宝护理常见问题
1.宝宝用品的要求
2.睡眠护理
3.把尿打挺,放下就尿
4.腹泻护理常见错误
5.防止意外
6.不会翻身
7.闹夜
第7章 6~7个月宝宝(180~209天)
一、本月宝宝特点
1.情感发展
2.能力
3.护理要点
二、本月宝宝生长发育状况
1.体重
2.身高
3.头围
4.前囟
三、本月宝宝能力
1.听的能力
2.看的能力
3.说的能力
4.运动能力
四、本月宝宝营养与喂养
1.母乳喂养
2.牛乳喂养
五、本月宝宝护理常见问题
1.添加辅食变得容易些了
2.宝宝厌食可能是妈妈强加的
3.白天少睡才能晚上大睡
4.大便逐渐稳定
5.不用奶瓶不是病
6.湿疹加重怎么办
7.吸吮手指应引起重视了
8.宝宝要会坐了
9.不出牙是正常的
10.更要防意外
11.宝宝从床上摔下来怎么办
12.夜啼是一种“高要求”
13.趴着睡很正常
第8章 7~8个月的宝宝(210~239天)
一、本月宝宝特点
1.活动能力增强
2.情感丰富起来
3.护理要点
二、本月宝宝生长发育状况
1.体重
2.身高
3.头围
4.前囟  110
三、本月宝宝能力
1.看的能力
2.听的能力
3.说的能力
4.运动能力
四、本月宝宝营养与喂养
1.母乳喂养
2.牛乳喂养
五、本月宝宝护理问题
1.流口水加重怎么办
2.咬乳头怎么办
3.干呕怎么办
第9章 8~9个月的宝宝(240~269天)
一、本月宝宝特点
1.活动能力增强,活动范围变大
2.越来越喜欢爸爸妈妈
3.开始有意愿接触社会
4.宝宝开始有自己的主见和意愿
5.喜欢和妈妈一起睡
二、本月宝宝生长发育状况
三、本月宝宝营养与喂养
1.母乳的喂养方式
2.牛乳的喂养方式
3.不要“补”过了
四、本月宝宝能力
1.看的能力
2.听的能力
3.说的能力
4.运动能力
五、本月宝宝护理常见问题
1.如果宝宝不喝牛奶该怎么办
2.宝宝的“能力倒退”了该怎么办
3.宝宝的小腿发弯该怎么办
4.宝宝夜间不让把尿该怎么办
5.宝宝晚上睡觉太晚该怎么办
6.宝宝夜间总是醒来哭该怎么办
7.宝宝不出牙该怎么办
8.宝宝的头发稀黄该怎么办
9.宝宝如果总是用手指抠嘴该怎么办
第10章 9~10个月的宝宝(270~299天)
一、本月宝宝特点
1.宝宝的能力让父母惊讶
2.脚尖站着不是病
3.不宜长时间站立
4.爬的能力增强
5.不断求新是宝宝的特点
6.肥胖和营养不良都是病
7.宝宝易患上的病
二、本月宝宝生长发育状况
1.身高
2.体重
3.头围
4.前囟
三、本月宝宝营养与喂养
1.开始喜欢吃辅食
2.母乳喂养的宝宝
3.不同情况不同对待
4.能吃更多的辅食品种
四、本月宝宝能力
1.看的能力
2.听的能力
3.说的能力
4.运动能力
五、本月宝宝护理常见问题
1.不会站立怎么办
2.如何让宝宝爱吃菜
3.宝宝白天睡太少
4.可以开始训练排便
5.不喝奶瓶
6.不吃固体食物
7.男宝宝抓小鸡鸡
第11章 10~11个月的宝宝(300~329天)
一、本月宝宝特点
1.能听懂妈妈的话
2.会叫爸爸妈妈
3.开始迈步走
4.最好不要使用学步车
5.宝宝喜欢到外面玩耍
二、本月宝宝生长发育状况
1.身高
2.体重
3.头围
4.前囟
三、本月宝宝营养与喂养
四、本月宝宝能力
1.看的能力
2.听的能力
3.开始有了说的能力
4.活动能力
5.玩的能力
6.自我意识
7.记忆能力
8.思维能力
9.好奇心
五、本月宝宝护理常见问题
1.防止意外事故的发生
2.宝宝尿裤子了怎么办
3.宝宝踢被子了怎么办
4.宝宝吃饭很困难怎么办
5.如何预防宝宝的肥胖
6.不要忽略牛奶的营养价值
7.有些宝宝仍然半夜要喝奶
第12章 11~12个月的宝宝(330~360天)
一、本月宝宝特点
1.宝宝的能力
2.宝宝的发育
二、本月宝宝生长发育状况
1.身高
2.体重
3.头围
4.前囟
三、本月宝宝能力
1.提高宝宝的注意力
2.听的能力
3.说的能力
4.玩的能力
四、本月宝宝喂养方法
1.关于断奶的建议
2.断乳前后宝宝饮食衔接
3.营养补充注意事项
五、本月宝宝护理常见问题
1.读懂宝宝的夜啼
2.如何破译疾病性啼哭
3.非疾病性厌食怎么办
4.湿疹仍然不好
5.如何帮宝宝清洗下体
第13章 1岁1个月的宝宝(12~13个月)
一、本月宝宝特点
1.幼儿期与婴儿期的差异
2.体格发育稳定,能力发育快速
3.认知发展
4.成长发育关键期
二、本月宝宝体格与体能发育
1.体重、身高、头围、前囟
2.多和宝宝做亲子游戏
3.让宝宝自由自在成长
4.在安全的状态下让宝宝积极探索
三、本月宝宝智能发育与潜能开发
1.语言发育模式和差异
2.聪敏的耳朵像台录音机
3.远近视觉初步建立
4.照明度与宝宝视力保护
5.宝宝的视色觉发育
6.帮助宝宝认知世界
7.促进宝宝智能发展
四、本月宝宝的营养与饮食
1.给宝宝断母乳进行时
2.断母乳后如何保证宝宝的营养
3.健康饮食结构的建立
4.健康饮食习惯的培养
五、本月宝宝护理常见问题
1.如何预防意外
2.如何训练这个月宝宝的尿便
3.带宝宝出游要准备哪些食物
4.如何为出游的宝宝准备衣物
5.1岁之后的宝宝四季护理要点
第14章 1岁2个月的宝宝(13~14个月)
一、本月宝宝特点
1.外貌
2.更灵活的小手
3.腿上“功夫”渐长进
4.词汇量增加极快
5.敏锐得像个精灵
6.喜欢享受美食
7.大病不犯,小病不断
二、本月宝宝体格与体能发育
1.体重、身高悄悄变化
2.头围、前囟不再让父母担心
3.放宝宝去经历
4.帮助宝宝勇敢向前走
三、本月宝宝智能发育与潜能开发
1.语言交流的正确方式
2.宝宝会用自己的名字
3.安全环境下的探索精神
四、本月宝宝的营养与饮食
1.均衡营养很重要
2.喂养难题
五、本月宝宝护理常见问题
1.宝宝睡眠的变化
2.宝宝容易发热的阶段
3.面对耍脾气的宝宝
第15章 1岁3个月的宝宝(14~15个月)
一、本月宝宝特点
1.运动能力
2.语言能力
二、本月宝宝体格与体能发育
1.体重
2.身高
3.头围
4.肢体运动能力
三、本月宝宝智能发育与潜能开发
1.语言发育
2.感官培养
四、本月宝宝营养与饮食
1.显示出饮食偏好
2.不能坐下来吃饭怎么办
3.突然喜欢喝奶
五、本月宝宝护理常见问题
1.正确计算宝宝的睡眠时间
2.注意宝宝的腿部健康
3.喜欢用手插小孔
第16章 1岁4个月的宝宝(15~16个月)
一、本月宝宝特点
1.喜欢拉拉链、扣纽扣
2.对小朋友开始表示亲近
3.“我”的意识变得强烈起来
4.能记住东西的具体位置
5.把东西放到指定的地方
6.真正知道自己叫什么
二、本月宝宝体格与体能发育
1.体格发育
2.体能发展
三、本月宝宝智能发育与潜能开发
1.语言能力
2.视觉能力
3.认知能力
4.情感能力
四、本月宝宝营养与饮食
1.幼儿营养5大原则
2.幼儿营养摄入量
3.幼儿食谱设计
五、本月宝宝护理常见问题
1.宝宝怎么看待自己的排泄物
2.宝宝过早独睡可能会自闭
第17章 1岁5个月的宝宝(16~17个月)
一、本月宝宝特点
1.宝宝成长关键期
2.要相信宝宝成长得很好
二、本月宝宝体格与体能发育
1.体重
2.身高
3.头围和前囟
4.运动能力
三、本月宝宝智能发育与潜能开发
1.说的能力
2.看的能力
3.听的能力
4.认知能力
四、本月宝宝营养与饮食
1.饭菜和奶的比例
2.宝宝吃饭难的因素
五、本月宝宝护理常见问题
1.如何面对宝宝不合群
2.自我与分享
3.与宝宝沟通很重要
4.尊重,但不溺爱不放纵
第18章 1岁6个月的宝宝(17~18个月)
一、本月宝宝特点
1.语言表达能力的里程碑
2.体能飞速发育
3.执拗期悄然开始
二、本月宝宝体格与体能发育
1.多数宝宝前囟闭合
2.萌出10颗乳牙
3.让父母防不胜防的宝宝
4.独立行走,挑战平衡
三、本月宝宝智能发育与潜能开发
1.开始跟别人打招呼
2.词汇量开始猛增
3.灵活使用双字句,开始使用三字句
4.大量借助词语
5.说出身体名称
6.喜欢自言自语
7.对时间概念的理解
8.分辨物体
9.模仿能力超强
10.不认输
11.学会说“不”
12.攻击小朋友
13.注意力和记忆力
14.喜欢“藏猫猫”
15.喜欢和父母追着玩
四、本月宝宝营养与饮食
1.宝宝吃甜食要有限度
2.多给宝宝喝白开水
五、本月宝宝护理常见问题
1.宝宝常常肚子痛
2.如何应对宝宝不明原因的夜哭
第19章 1岁7个月的宝宝(18~19个月)
一、本月宝宝特点
二、本月宝宝体格与体能发育
1.囟门
2.让大物体移位
3.宝宝都是“国脚”
4.宝宝都爱手球运动
5.有办法够到高处的东西
三、本月宝宝智能发育与潜能开发
1.部分理解人称代词
2.喜欢辩论
3.看图讲故事
4.注意力与“小电视迷”
5.独自玩耍的时间延长
6.主动寻找喜欢的玩具
7.不断尝试新的方法
8.不必纠正发音和语法错误
9.夸奖的魅力
四、本月宝宝营养与饮食
1.吃零食的原则
2.让宝宝使用筷子
五、本月宝宝护理常见问题
1.开始喜欢使用卫生间
2.当宝宝半夜醒来让父母陪着玩时
第20章 1岁8个月的宝宝(19~20个月)
一、本月宝宝特点
1.自觉发出尿便讯号
2.占有欲增强
3.知道要漂亮的物品
4.独立进食就餐
二、本月宝宝体格与体能发育
1.体重、身高、头围的细微变化
2.身体协调能力增强
3.宝宝爬楼梯
4.灵活的手
5.“整合+创新”的能力
三、本月宝宝智能发育与潜能开发
1.语言的学习和丰富
2.宝宝讲故事
3.唱歌像说话,说话也像唱歌
4.经验教训指导宝宝的行为
5.协调注意力的能力
6.不稳定的情绪
7.位置与时间的确定
8.记忆和联想
9.不要扼杀宝宝的个性
10.让宝宝学会分享快乐
四、本月宝宝营养与饮食
1.注意烹饪方法
2.预防宝宝患上感染性腹泻
五、本月宝宝护理常见问题
1.控制尿便是生理成熟的表现
2.让宝宝独立睡觉
第21章 1岁9个月的宝宝(20~21个月)
一、本月宝宝特点
1.体能发展特点
2.智能发展特点
二、本月宝宝体格与体能发育
1.体格发育状况
2.足的运动能力
3.手的运动能力
三、本月宝宝智能发育与潜能开发
1.语言能力
2.视觉能力
3.听觉能力
四、本月宝宝护理常见问题
1.宝宝睡眠习惯形成
2.控制尿便的完整含义
第22章 1岁10个月的宝宝(21~22个月)
一、本月宝宝特点
1.品格和能力的培养
2.运动能力
二、本月宝宝体格与体能发育
1.体格评价指标
2.乳牙出全
3.牙列间隙
三、本月宝宝智能发育与潜能开发
1.理解与联想
2.接受标准语言
3.声情并茂地使用语言
4.词汇量
5.每天给宝宝读书
6.辨别说话声
7.识别动植物
8.占有欲减弱
9.又开始扔东西
10.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
11.“过家家”的意义
12.要求具体化
13.警告开始起作用
14.欣赏宝宝的“破坏”
四、本月宝宝护理常见问题
1.不可长时间蹲便盆
2.不要让宝宝憋着尿便
3.如何为宝宝挑选身心健康的保姆
4.忌频繁更换保姆
5.能够控制睡意
第23章 1岁11个月的宝宝(22~23个月)
一、本月宝宝特点
1.独立完成事情的能力增强
2.与宝宝的交流不容忽视
3.用玩具来学数字和数学
二、本月宝宝智能发育与潜能开发
1.直呼父母大名
2.让宝宝多背诵儿歌
3.认识性别
4.宝宝的玩具
5.熟练开门关门,甚至会锁门
6.害怕亲人离开,更离不开妈妈
三、本月宝宝护理常见问题
1.失衡性营养不良
2.宝宝开始独睡
第24章 2岁的宝宝(23~24个月)
一、宝宝特点
1.宝宝的语言发展
2.宝宝的独立性和自律的能力
3.锻炼宝宝解决问题的能力
4.宝宝不断展示自己的能力
5.合作精神
二、宝宝智能发育与潜能开发
1.宝宝出现口吃
2.理解宝宝间的个体差异
三、宝宝护理常见问题
1.宝宝开始刷牙
2.少让宝宝喝甜饮
3.是否有标准的睡眠时间表
第25章 2岁1个月~3个月的宝宝(25~27个月)
一、宝宝特点
1.宝宝的独立性与依赖性并存
2.掌握近千个词汇
3.不断增强的运动技能
二、宝宝智能发育与潜能开发
1.宝宝语言能力的培养
2.宝宝对声音的辨别能力
3.大脑进入第二个快速发育阶段
4.宝宝的辨识能力
5.宝宝的学习能力
三、宝宝护理常见问题
1.宝宝马拉松式吃饭
2.让宝宝睡午觉的方法
第26章 2岁4个月~6个月的宝宝(28~30个月)
一、宝宝特点
1.宝宝的肢体能力
2.宝宝牙齿发育状况
二、宝宝智能发育与潜能开发
1.语言能力继续发展
2.培养宝宝的注意力
三、宝宝护理常见问题
1.宝宝微量元素的缺乏和补充
2.宝宝要注意防晒
3.宝宝防痱子
第27章 2岁7个月~9个月的宝宝(31~33个月)
一、宝宝特点
1.宝宝腿脚的运动能力
2.宝宝手的运动能力
3.宝宝其他的能力
二、宝宝智能发育与潜能开发
1.语言的第四个发展阶段
2.宝宝的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稳定的环境对宝宝很重要
4.宝宝的自信心和判断力
三、宝宝护理常见问题
1.要注意培养宝宝口腔卫生的良好习惯
2.宝宝的咀嚼、吞咽能力
3.改善宝宝的厌食状况
4.宝宝做噩梦
第28章 2岁10个月~3岁的宝宝(34~36个月)
一、宝宝特点
1.开始为创造力打基础
2.关注乳磨牙
3.开始尝试复合句
4.基本掌握了母语的口语
二、宝宝智能发育与潜能开发
1.父母最聪明的做法
2.从小培养讲卫生的好习惯
3.与宝宝一块制作家庭图书
4.让宝宝合理看电视
5.宝宝喜欢芳香的味道
三、宝宝护理常见问题
1.如何喝果汁最科学
2.为宝宝选择计划外免疫的大原则
3.风疹疫苗
4.腮腺炎疫苗
5.轮状病毒疫苗
6.流感疫苗
附录篇  308
附录一 1~3岁正常儿童身高(长)标准值(厘米)
附录二 1~3岁正常儿童体重标准值(千克)
附录三 1~3岁正常儿童头围标准值(厘米)
附录四 宝宝预防接种程序表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