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功的起点在于学会如何照顾好自己,认准并发掘自己的才能和兴趣。这能推动我们更快地到达目的地,将健全的心智、健康的体魄和可观的储蓄融会贯通。我知道,在一本关于财富创造和个人理财的书中,以此作为开端未免有些奇怪。但是,我见过很多非常成功、极富创造力、生活幸福的人,发现关注健康(包括心理和身体健康)的人往往能过关斩将,在激烈的竞争中占据优势。<br> 接近能让自己幸福的人、行为和环境,避开不利因素是通往幸福旅程的起点。我将这称为“对自己说‘我可以’”。只有思行合一,发掘自己的价值和未来,才能成功地改善财务状况、创造财富。<br> 就在你对自己说“我可以”的那一瞬间,生活从此全然不同。<br> 在本书中,我将反复强调个人幸福和自信。只有照顾好自己,才能照顾好别人。想一想飞机上的情形。空乘人员会提醒乘客,如果发生紧急情况,请先戴上氧气面罩,再考虑帮助坐在自己邻座的人。如果自己都呼吸困难,还怎么帮助他人?请把对自己说“我可以”看做你生活中的氧气面罩。<br> 如果因担心对自己说“我可以”代价高昂而紧张忧虑,请放心,我提出的建议几乎不需要你花钱。而且,我会在本书中告诉你们如何实现一些需要进行一小笔投资才能得到的幸福。<br> 平衡的艺术<br> 让生活保持和谐平衡是培养说“我可以”这一好习惯的最好方法。我所说的“平衡”是指安排好每一天,在满足自我需求的同时,履行对外义务,在_天即将结束的时候,不会满怀遗憾或者沮丧。你是否注意到,如果生活保持平衡,日子会过得很安心,大大小小的事情都能游刃有余?这种状态下,我们精力充沛、效率突出。坚定和谨慎能让我们的每个判断都变得客观合理——不论是该和什么样的人约会、结婚,该找什么样的工作,还是该买多少双鞋、该吃什么东西。我们能乐观地看待可能出现的紧张局势;我们能深吸一口气,然后后退一步、总揽全局。如果处于平衡状态,我们就能消除恐惧感,审视自己的内心;还能心态平和,冷静沉着,成功地进行自我引导。<br> 如果失去平衡,似乎也并无大碍,对吗?不对。你可能会懊恼不已、精力分散,仿佛能感觉到某种不祥的预兆。不平衡状态容易转移人的注意力,让我们的关注点从当务之急转到不切实际的事情上。例如,我一个朋友天天忙得不可开交,却总是考虑几个月以后的事情,甚至忘记支付放在她桌上亟待交付的账单。每个人都有过这种经历,所以无需自责,也无需惭愧。每当失去平衡的时候,我感觉浑身不自在,没有目标,也缺乏自信。这种情况下做出错误决定的风险会上升,还可能不断地重复犯错。我把这种想和做不一致的状态看做是一种“分裂状态”。<br> 关注知觉和感受,观察、倾听,然后付诸行动<br> ——心如止水,实现心态平衡。<br> 举个例子,就在我着手写这一章的时候,股市跌到了历史最低点。尽管我知道这可能只是一种周期性的波动,往往还会出现反弹,但是市场大跌的第二天,早上醒来心情就很糟糕。我惶恐不安地自问:“今天情况又会怎样呢?”这一做法是毫无益处的!那么,在这种情况下,我会怎么办呢?我会有意识地转换思维,提醒自己关注可控制范围内的事情,放下不可控的事情,而不是给经纪人打电话,大喊:“全卖了!”或者用被子盖住头,企图逃避。我无法操控市场,但却能调整自己的投资。我会打电话给理财顾问和几个值得信任的朋友,对几种不同的行动方法加以权衡,做出最符合自身利益的明确决定。当然,这并不容易!我得有意识地、刻意地转换自己的思维,确保做出最符合自身利益的行动。<br> 这种调整能帮助你避免无心之失——就算市场行情不好、生意冷清或者出现各种痛苦磨难,日子也还是一样地过。地球还是在转动,我也还是能不断进步,朝自己的目标前进。诀窍在于,要积极回应而非消极反抗,尤其是在面对不可控的事情时,比如天气、股市或者政治。消极反抗对我们毫无益处,因为毕竟我们无法选择天气,不能根据自己的偏好来操控市场,也影响不了全球经济政策的制定。老话说得好:“努力去改变你能改变的,接受你不能改变的。”我们可以控制自己的储蓄和投资方法;可以保证不大手大脚,不吃太多不利健康的食物,不喝太多不利健康的饮料;可以调节自己的情绪和对生活的态度。<br> 也就是说,如果我们不过分强调义务、要求或者不合理的期望,就更容易做到保持心态平衡。如果勇敢面对,我们就能在股市大跌、中西部飓风袭击和全球赈济饥民募捐时缓解自己的忧虑,而不是对同事、丈夫或好朋友抱怨自己已经受够了。拥抱平衡状态很多时候要通过学会拒绝来实现。<br> 试一试<br> 完美的平衡<br> 保持体力平衡能帮助我们稳定情绪、提高心智,尤其是在承受重大压力或者充满不确定性的时候。持有美国国家运动医学学会姿势矫正运动导师证的专业体育教员马尔科姆·密尔顿指出:“强烈的平衡感能直达你的内心。在日常生活中保持体力平衡,能帮助你关注于能让自己心情稳定的事情,如让自己满意的工作和一段亲密的关系。”如果你从来没有尝试过平衡运动,马尔科姆建议通过以下方法来改善自己的稳定状态。你可以每天早晨或傍晚(或者早晨和傍晚都做)进行练习。<br> 1.收腹站直,闭上双眼。为保证安全,在身旁放一张椅子。<br> 2.抬起一条腿,单脚支撑。不能抓住椅子。<br> 3.将双手伸开。<br> 4.数10下,保持姿势平衡。<br> 5.换一条腿,重复刚才的动作。<br> 6.持续5分钟。<br> “不”是一个完整的句子<br> 你是否注意到,如果你勉强让一个人做他不喜欢做的事,他会毫不愧疚地说“不”,而且不加以任何解释?——讨论已结束,没有商量余地。情况往往是这样:<br> 你说:“今天下午别看足球比赛了,跟我去逛街怎么样?”<br> 他说:“不。”<br> 我们自主选择;不一定非得答应对方,但一旦答应,就承担了某种责任。不过,说“不”会让我们感觉很别扭。所以,如果有人提出要求,我们很可能“屈从”(这是不必要的),因为我们想取悦对方,想让对方觉得自己是个善良或者忠诚的人,抑或我们觉得如果自己拒绝,对方会很生气。的确,如果人们习惯了听到肯定的回答,在第一次听到你说“不”的时候,很可能会恼火。不过,他们会慢慢适应,甚至可能敬重你是个有主见的人。<br> 此外,要记住理解被拒绝者的心情是一回事,但不需要为之所限。理解他人的想法不需要你改变自己的立场:“实在不好意思,让你失望了,但我还是必须说不。”你不需要让对方觉得自己不该问你,只需要清楚、坦诚、友好地表明自己的想法。例如,如果有个男生想和你约会,但你不愿意去。你可以直接对他说:“你能约我,我感到非常荣幸,但是我去不了。”如果同事正在做一个项目,想让你帮忙,你可以真诚地笑一笑,说:“我的日程已经排满了,不能帮忙。不过,祝你顺利完成项目!”<br> 关于说“不”,还要注意保证自己的肢体语言反应适度,身体放松。很多女性说“不”的时候非常紧张。她们会耸肩,说话支支吾吾、含糊不清,或者故意提高音调,双手放在背后或者紧握着。明显的不适会让对方感觉自己做错了什么,所以,请保持放松和平衡。<br> 试一试<br> 大声说“不”<br> 熟能生巧,学会说“不”也是如此。我很喜欢和关系教练、lavida。femme公司CEO伊丽莎自·韦布一起练习,提出一连串的问题和要求,让对方回答“不”,直到她习惯为止。以下是一些例子(详见liveitloveiteamit.com)。<br> 让一个朋友逐一提出所有问题,你每次都得回答“不”。一开始,说“不”可能让你觉得很别扭,可能要练习好几次,你才能慢慢习惯。然后,和对方转换角色,继续练习。<br> 1.你能帮我做项目吗?<br> 2.你能帮我遛狗吗?<br> 3.你能借我100美元吗?<br> 4.你能把新鞋借给我吗?<br> 5.你能帮我做些研究吗?<br> 6.我今天能早点走吗?<br> 7.你能取消锻炼计划和我们一起出去吗?<br> 8.我能把储物箱放在你的地下室吗?<br> 9.你能帮我看一下这篇报告吗?明天就要交了。<br> 10.我能用你的名片盒吗?<br> ……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