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术教研组是一个拥有着一批极具个性、专业特长不一的教师群体,在我们11位教师中,只有2位是新教师,其他都是有着五年以上的教龄的教师,其中小学高级教师就有9位,并且这些教师在教育教学上都有着丰富的经验和教学专长,如何激励教师进一步的寻求自我发展,打破“经验性教学”的惯性,突破教师成长阶段的瓶颈期,这就是教研组建设中所需要关注的问题,也是我们创设有效的教研活动的最大驱动力。根据教师发展需求和教研组现状的分析,我们提出了“立足课堂教学、剖析自我,改进教学方式、提升质量”的目标,因此,从教师个体出发,从课堂教学出发,我们提出了以“我的课堂缺什么”的主题研修。
案例中看出,有效的校本教研的主题,必须要密切结合教师的教学实践和教师发展的需要来确定,要具有其潜在的价值性和解决的可能性。在确定教研主题的过程中,教师从中也获得了学习,它制定过程的本身也成为一个学习的过程。
2.研究的过程
从实践人手,以课堂教学案例为载体,以课堂改进、专题学习、集体研讨、经验总结、相互交流为操作形式进行主题研究。
美术教学研究的过程中,由于它的教学设计在实际的教学活动过程中,存在着理想与现实的差异,不确定的因素较多,虽然能够在课前对学生情况有全面的分析,但仍不能够预测在实际教学中所呈现的教学效果,所以作为美术学科来说,从不同的角度、采取不同的手段去开展教学活动,大胆创新地尝试、反思、调整,就成了我们进行课堂教学研究的方式,因此主题研修的基本操作程序就定为:确定研究主题——分析现状,拟定计划——教师分别进行课堂实践——实践后自我反思——案例分析——第一次组内课堂教学实践研讨——寻找问题,提出解决策略——第二次集体教学研讨——验证策略,深化主题——第三次集体教学研讨,总结经验。
……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