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上好过关课。
有了学校领导与骨干教师的示范,老师们已经学有榜样,教有所依。这时候要求所有教师都上改革课,就有了水到渠成之势。但我们仍然将全体教师上改革课称之为“过关”。之所以如此,一是说明这一关并不好过,从而引起所有教师的高度重视;二是此关必过,否则不能成为杜郎口中学合格的教师。绝大多数教师经过努力,有了“过关斩将”的成就感,对于课堂教学改革充满了信心与希望。
第三,上好跟踪课。
老师们对课堂教学改革的认识水平不一,个体素质也有差异,所以,仍有个别教师被阻隔在“关”外。于是,由学校领导或骨干教师对这些教师进行跟踪听课,有的放矢地指导,直到他们真正过关为止。改革必须是群体的行动,只有全校教师全部走上改革之路,杜郎口的教育教学质量才能持续快速地提升。
上好三课为杜郎口的全新课堂注入了活力。随着改革的逐步深入,杜郎口又有了许多新课型,如“校委调度课”,对各学科不定时抽听课,以便了解掌握各学科的课改进展情况;学校每天都搞一堂“学科促进课”,促进教师的课堂成长;对较弱的教师搞“督促课”,组织年级主任和学科带头人一起听课、会诊、加强指导;组织班主任的“坐班保底课”,杜郎口中学的班主任和其他地方的班主任不同,他们除了要管理班级工作外,还对担任本班级课程的其他教师进行教学管理和业务考核;考评组组织的教师“考核课”,学校每学期对每个教师至少进行两次听课打分考核。
伴随杜郎口课堂教学改革初步进入轨道,与新模式配套的课堂教学具体要求也获得教师们的初步认可:
1.强化学生的参与意识。课堂组织由原来的教师为主角、学生为配角,变成以“小主持人”为主、教师为辅的组织模式。不仅如此,教师还把本节课的学习目标、任务、知识点、重点、难点、考点以及解答、评价、批改、板书等也全部交由学生独立完成。
……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