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法庭话语权力研究
0.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图书馆配书)
  • 配送范围:
    全国(除港澳台地区)
  • ISBN:
    9787500495451
  • 作      者:
    吕万英著
  • 出 版 社 :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11
收藏
编辑推荐
    《法庭话语权力研究》作者借鉴批评话语分析和会话分析理论,运用真实的法庭审判话语语料,以法庭话语交际参与者所享有的话语资源为着眼点,重点研究和分析法庭审判参与者话语特征和话轮转换特征、参与者的言语行为和话题内容等特征;揭示法庭话语中法官、公诉人、律师、原告、被告和证人之间话语权力不平等的权势关系;分析权力大的参与者是如何通过精心设计问话形式、不断变换话题、利用机构语境和话语裸权力、有意识地打断、预设和控制言语行为等手段,控制和支配权力弱的参与者,从而实现其参与诉讼的目的;分析在面对不同话语能力的原告、被告和证人时,法官、公诉人、律师实施控制策略的差异。这些研究贯穿法庭话语中的权力控制与支配关系以及法官、律师和公诉人的权力控制与支配的策略。
展开
作者简介
    吕万英,女,1965年11月生,湖北天门人,先后获武汉大学文学学士,华中师范大学文学硕士、文学博士学位。现为中南民族大学外语学院教授,硕士生导师,中国行为法学会法律语言研究会常务理事,曾赴英国阿伯丁大学和美国威斯康星大学普莱特维尔分校访学。主要研究领域:法律语言学、应用语言学、会话分析等。主持完成国家社科基金青年项目一项,在《现代外语》、《外语研究》、《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等刊物上发表学术论文近30篇。
展开
内容介绍
    这本《法庭话语权力研究》以批评话语分析和会话分析理论为框架,以真实法庭审判话语中的权力话语为研究对象,以法庭话语交际参与者所享有的话语资源为着跟点,研究法庭话语中法官、公诉人、律师、原、被告和证人之间话语权力不平等的权势关系,分析权力支配方控制和支配权力受支配方以及后者抵制和消解权力主体控制与支配的言语策略。《法庭话语权力研究》对法律从业人士更好地实施言语策略,对参与法庭诉讼的案件当事人和证人如何沉着应对权力支配方的提问都是大有好处的。
展开
精彩书摘
    从结构的角度看,话语是指构成一个相当完整的单位的语段。一般认为话语是大于句子的单位,但这样的理解不是很精确,因为话语的范围很广,可以是词、短语、小句,也可以是一次对话、一场演讲等。根据斯塔布斯(Stubbs)(1983)的观点,话语主要指自然发生的、有关联的口语或书面语,话语分析也研究在社会环境中使用的语言,特别是说话者之间的互动和对话。斯塔布斯对话语的定义把话语与人造的句子区分开来,并强调语段间的关联性,排除了不相关的语段,因而把句子间的结构方式纳入话语研究的范围。此外,“在社会环境中使用的语言”这一定义,将语言使用时语言以外的社会语境因素也纳入考察的范围。
    从功能方面看,话语是指使用中的语言,是指为特定的社会目的或机构目的而使用语言过程中的一个相对具体的单位。威多森(Widdowson)(1979)认为,话语是用于交际以完成社会行为的语言形式,这里威多森强调的是话语的交际功能。
    关于话语和话语分析的定义繁多,但归纳起来大致包括三个方面:话语是超句单位,包括句子层面上的任何东西;话语是指交际过程中的语言使用;话语包括范围较宽的社会实践。
    本研究所说的话语指在实际的语言交际活动中所使用的几个相互关联的语段所构成的一段话,包括书面语和口语。本研究所用的语料是真实法庭口语。
    ……
展开
目录


第一章 导论
第一节 选题的缘起和意义
第二节 相关研究概述
一 法庭话语研究
二 关于权力的研究
第三节 本研究的内容与方法
一 本研究的内容和目的
二 本研究的理论框架及方法
三 本研究的特色
四 本研究的篇章结构
五 语料标记说明

第二章 权力与话语权力
第一节 权力
一 权力的定义
二 权力的特征
第二节 话语权力
一 话语
二 话语权力
三 话语权力的特征
第三节 权力与话语权力的关系
一 同构关系
二 支配关系
三 互动关系
第四节 话语权力的表现形式
第五节 话语权力的观测

第三章 法庭话语及其权力关系
第一节 法庭话语的界定
第二节 法庭话语的参与者结构
一 法庭交际参与者的组成
二 法庭交际中各方的话语行为
第三节 法庭话语的特征
一 会话的机构目的性
二 话语词汇的专业性
三 话轮转换的程式性
四 话语的可预知性
五 参与者的身份自觉性
第四节 法庭话语不对称的权势关系
一 专门知识不对称
二 话语资源不对称
三 话轮结构不对称
第五节 小结

第四章 法官话语中的权力支配与控制
第一节 语境控制和“裸”权力话语控制
第二节 控制答话信息:封闭式问话
一 问话形式
二 问话策略
第三节 控制发话权:打断
一 偏题避免式
二 情感发挥阻止式
三 要点归纳式
四 重复终止式
第四节 元语评论:限制话语空间
第五节 小结

第五章 公诉人话语中的权力控制与支配
第一节 主导信息流向:话题控制
一 引导话题
二 转换话题
三 对照话题
第二节 控制答话指向:预设
一 犯罪动机预设
二 犯罪过程预设
三 犯罪合谋预设
第三节 控制话语行为:指令性言语行为
一 直接指令
二 间接指令
第四节 类似案例公诉人控制策略对比
第五节 小结

第六章 律师话语中的权力控制与支配
第一节 影响受话人思维:概念操纵
一 概念视角的操纵
二 词汇含义的操纵
第二节 推演证人答话:重述
第三节 主导发话权:打断
一 直接询问中的打断
二 交叉询问中的打断
第四节 诱导性提问
第五节 类似案例律师控制策略对比
第六节 小结

第七章 当事人、证人话语权力的维护与抗争
第一节 竭力申辩:超量答话
一 附带解释原因
二 附带提出要求
三 附带强调立场
四 附带补充说明
第二节 迂回抵制:闪避回答
一 改换问题焦点,回避正面答话
二 缩小问点范围,间接否认指控
三 改变前提条件,化被动为主动
四 使用无主句,模糊责任主体
五 否认预设,摆脱问话控制
六 寻找借口,间接拒绝回答
第三节 进退有据:模糊限制语
一 程度变动型模糊限制语
二 范围变动型模糊限制语
三 直接缓和型模糊限制语
四 间接缓和型模糊限制语
第四节 争夺话语权:打断
一 辩解
二 拒绝
三 质疑
四 转移话题
第五节 直接挑战
一 否定法官判断性陈述
二 纠正和指责公诉人用词
三 反抗律师控制
第六节 小结

第八章 结论
第一节 本研究的主要发现
一 话语权力的支配和控制
二 法官、律师、公诉人权力控制与支配的差异
三 当事人、证人对权力支配方的抵制与抗争
四 话语权力和法律权力的相互转化
第二节 本研究对司法实践的启示
第三节 本研究的不足及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一 类似案例公诉人控制策略对比分析语料
附录二 类似案例律师控制策略对比分析语料
附录三 中外姓名译名对照表
后记
英文提要(Abstract)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