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思想东亚:朝鲜半岛视角的历史与实践
0.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图书馆配书)
  • 配送范围:
    全国(除港澳台地区)
  • ISBN:
    9787108035981
  • 作      者:
    白永瑞著
  • 出 版 社 :
    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 出版日期:
    2011
收藏
作者简介
    白永瑞,韩国延世大学历史系中国近现代史教授,延世大学国学研究院院长,韩国中国近现代史学会会长,也是韩国重要思想刊物《创作与批评》的主编。
    主要研究兴趣为近代东亚的文化认同和中、日、韩三国的亚洲观,近年从事有关中国近代知识建构与知识传播、日本殖民统治时期教育敕语与朝鲜学校教育的研究。
    研究成果主要有:《东亚的地域秩序:从帝国到共同体》(主编,创作与批评社,2005)、《从周边看到的东亚》(主编,文学与知性社,2004)、《作为发现的东亚》(文学与知性社,2000)、《东亚人所见的东洋观:19-20世纪》(文学与知性社,1997)、《东亚:争点与视觉》(文学与知性社,1995)等。
展开
内容介绍
    思想一词在这里是作为动词使用的,反要表现的是将东亚作为思想的课题,而所谓朝鲜半岛的视角,所强调的不是仅从南韩,而是从分断的南北韩的相互作用的朝鲜北朝鲜半岛全体来看问题的视角。之所以要突出朝鲜半岛,是因为朝鲜半岛是世界层次的霸权支配体制的重要现场,所以这里的变革也将是对世界层次的压迫体制的一种冲击。
展开
精彩书评
    东亚知识分子之间的连带意识逐渐形成具体课题的今日,白永瑞教授的存在更显得可贵。身兼学者、教育者、编辑三种角色,还忙着跑亚洲各地,以与众不同的热情与能量,在现场积极投入连带关系的工作。通过如此的经验而孜孜不倦地完成的学术理论的成果,现在终于能呈现给中文读者了。我相信借此东亚地区连带这一个梦想离现实又进一步。——白乐晴
    发自韩国的东亚意识,具有它独自的洞察力和刨造力。在近代化过程中承受了巨大压力与伤痛的韩国社会,以清醒的政治判断力打造了其东亚观念。作为韩国思想界代表性人物之一,作者的东亚论述具有不可替代的政治思想功能。——孙歌
    白永瑞是当代东亚批判论述的先行者、推动者与实践者。作为历史学家,他的思想一方面深植于朝鲜半岛的历史经验,另一方面却又拉长纵深俯视着区域的整体,对于中国与日本的自我认识,乃至于既有的东亚想象,形成了具有时代意义的挑战。游走于首尔、东京、台北与北京之间,他的思想与论述的形成是东亚碰撞的结果,展现在《思想东亚:朝鲜半岛视角的历史与实践》一书中。他的东亚共同体提案,指向的是你我期盼的区域性和平的到来。《思想东亚》所体现的一种崭新的知识实践与热情,让我们看到一个批判性知识分子是如何通过东亚来构筑自身的国际主义主体性。——陈光兴
展开
精彩书摘
    1970、80年代充满战斗意识的韩国民族主义到了90年代以后,不得不针对国内、外情况的变化而探索新的理念。在这一过程中,重新审视民族主义的结果,出现了成为一国的视角与世界体制的视角之媒介的“东亚的视角”。据此,一方面开始从地域合作的层次,来思考韩国资本在海外投资所引起的当地(尤其是东南亚)人的反抗问题,以及涌人韩国的亚洲劳工(其中一部分是非法居留者)的人权问题,进而在构想统一之后新的国家形态时也提出了复合国家的创意;另一方面,为抵制全球资本的同一化理论,希望能够提高到展望替代性文明的层次。
    可是,东亚的视角目前还停留在提出问题的水平上,还没有能够形成系统性的内容。实际上,我们对如何理解贯穿国民国家疆界内外的地域观点,仍旧比较陌生。正如本文所阐明的那样,不管是作为地域秩序还是作为文明论的亚洲,都尚未能将亚洲作为一个单位来掌握,并沿着这个方向来进行系统性的论述。不仅如此,居住在韩半岛的一般民众在日常生活中与东亚人共生的经验也留下了不好的集体记忆。这种历史经验也影响到今天韩国人的东亚认识。如上面所述,冷战的持续妨碍形成个别地域圈的构想,因而没能够形成东亚视角,并往往以东西二分法来认识世界,忽略东洋的多样性,而把东洋当成一整块。这样的思维方式,从19世纪以来至今仍屡见不鲜。一般民众与亚洲邻国居民接触的机会虽然空前增多,但因此引起种种矛盾纠纷也是事实。所以要在日常生活的基础上扩大地域观念的认同,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展开
目录
序言
第一章 东亚共同体论述
一、东亚地域秩序:跨越帝国,走向东亚共同体
二、和平想象力的条件与界限:反思东亚共同体论述
三、东亚论述与“适应近代和克服近代”的双重课题

第二章 国民国家的这边与那边
一、超克20世纪型的东亚文明与国民国家:韩民族共同体的选择
二、在中国有“亚洲”吗?--韩国人的视角
三、中国的国民国家与民族问题:形成与转化

第三章 韩国人的中国认识之轨迹
一、“便利的误解”的历史:韩、中相互认识的轨迹
二、韩国人历史经验中的“东洋”:20世纪前半期
三、大韩帝国时期韩国舆论的中国认识

第四章 企求和平的东亚历史叙述
一、突围本国史的框架:从历史教科书来看韩国人的亚洲认识
二、20世纪前半期中国人的东亚认识:中学历史教科书的分析
三、跨越制度的内与外:重构东亚历史教科书和历史教育
四、“东洋史学”的诞生与衰退:东亚学术制度的传播变形
五、本国史与地域史的沟通:反思东亚历史叙述
附录 相关史事年表纪要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