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南的革新首先从经济领域开始。25年来的革新进程,总结起来,在于探讨形成越南社会主义经济的发展模式。社会主义定向的市场经济是越南共产党在理论上的重大突破,是越南社会主义道路的经济发展模式。其中,最重要的理论问题包括如下三个方面:社会主义定向的市场经济内涵与运行机制、所有制问题和分配问题。
一社会主义定向的市场经济体制
1.内涵
越南对社会主义定向的市场经济的认识,经历了一个较长的发展过程。越南没有经过资本主义制度阶段而建立起了社会主义的生产关系。革新前,越南实行高度集中的社会主义计划经济体制。当时,人们普遍以为,社会主义是与资本主义完全对立的。所有存在于资本主义社会的东西,如私人所有制、商品生产和市场经济等,社会主义都不能使用。社会主义的性质和发展水平被用速度和建立公有制的程度来衡量。经济按照集中、官僚和包给制的计划体制运行①。经历了20世纪70~80年代严重的经济和社会危机后,越南开始转变思维。在1986年召开的越共六大上,对高度集中计划化经济体制进行了改革。越共六大文件指出:“我国从小生产发展为大生产的过程,是从带有很多自给自足的性质的经济发展为商品经济的过程。”这是一个重大的转折,之前的文件也提到了利用商品和货币关系,而这里明确提出了发展多种成分的商品经济。越共七大提出了发展“由国家按社会主义定向管理的按市场机制运行的多种成分的商品经济”的概念,越共八大进一步阐述了这一概念。在九大上,越共提出了越南跨越资本主义制度但可以“接受和继承资本主义制度下人类文明的成果,包括一定程度上的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但不让其占有统治地位”的观点,因此,被认为是资本主义的市场经济,也可以被过渡时期的越南社会主义所采用。据此,越南明确提出了社会主义定向的市场经济的概念,并指出这是越南社会主义过渡时期的总体经济模式。之后,人们对市场经济的认识更加明朗。
……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