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全国人大常委会《关于禁毒的决定》前的禁毒战略
20世纪80年代,当毒品浪潮重返我国并开始蔓延和扩散之际。我国的禁毒战略处于被动和犹豫状态。因为,近三十年“无毒国”的光环和新中国三年禁毒运动的荣耀,使很多人无法接受毒品会成为我国重大社会问题的现实。有学者指出:“最初,大部分同志还认为毒品在我国早已禁绝,如今又卷土重来,只要我们采取类似20世纪50年代那种严格查禁的办法,就可将其拒于国门之外,以为新的毒潮在我国绝不可能形成气候。至于对禁毒的宣传,则更是采取了‘只做不说,多做少说’的态度,主要是担心‘影响社会主义国家的形象’。”⑦因此,在20世纪80年代初期,出于对毒品迅速扩散的缺乏预见和禁绝毒品历史的自信,我国基本沿袭了三年禁绝毒品时期的禁毒战略和禁毒政策。但未考虑到此时的国际国内形势与20世纪50年代相比已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因此,禁毒措施和战略不免存在针对性不强的缺陷,未能有效阻击毒品扩散的趋势。
1981年8月27日,国务院发布《关于重申严禁鸦片烟毒的通知》,其中规定:“坚决打击制造、贩卖、偷运鸦片等毒品的犯罪活动。公安部门要加强对制造、贩卖和偷运鸦片等毒品案件的侦破工作。边境地区的公安、海关、边防和工商行政管理部门,要在当地人民政府统一领导下,加强对偷运鸦片等毒品的查缉工作,发现鸦片等毒品,一律没收。对制造、贩卖和偷运鸦片等毒品的犯罪分子必须依法严惩。发现开设的地下烟馆,必须立即取缔。
……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