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
前言
上编 理论篇:民族冲突民族整合
第一章 民族冲突与民族整合研究现状
第一节 国内民族冲突研究综述
第二节 国外民族冲突研究综述
第三节 关于“整合”与“民族整合”的研究
第二章 民族冲突:民族政治关系的不和谐模式
第一节 族类群体与民族政治关系
一 族类群体的类型
二 族际关系
三 民族政治关系的基本模式
第二节 民族冲突的厘定
一 冲突与民族冲突
二 民族冲突的特点
三 民族冲突的功能
第三节 民族冲突的类型
一 按冲突的主体划分
二 按冲突的规模与强度划分
三 民族冲突研究的主要视角
第三章 解读民族冲突的理论
第一节 族群动员理论
一 族性:可被感知的族群认同基础
二 族群动员理论
三 理解族群动员的四种理论
第二节 集体行为理论
一 群体行为研究
二 特殊的群体行为——社会运动
三 社会运动相关理论
第三节 民族主义理论
一 民族主义的形式与分类
二 民族主义的本质
三 冲突:公民民族主义与族群民族主义背向发展
第四章 民族冲突的诱因和机制
第一节 引发民族冲突的原因
一 民族心理路径的解释
二 族群竞争的解释
三 族群民族主义的解释
第二节 民族冲突机制的构成
一 族际冲突机制
二 族类群体与国家冲突的机制
第五章 民族冲突过程
第一节 民族冲突的潜在阶段
一 边界清晰化
二 利益出现分歧
三 主、客体闭合内聚
第二节 民族冲突的发生阶段
一 针对性的内部动员
二 必要的资源和条件准备
三 出现“导火索”
第三节 民族冲突的发展阶段
一 双方的力量比较
二 发展走向
三 冲突的结果
第六章 民族政治关系的整合模式
第一节 多民族国家的整合
一 整合
二 民族政治关系的整合
三 民族政治关系正步入整合的时代
第二节 多民族国家的民族整合
一 作为民族治理的民族整合
二 应然的民族整合
三 民族整合的实施
第三节 民族整合的范式
一 单元型整合
二 融合型整合
三 分层型整合
下编 实践篇:应对冲突维系整合
第七章 控制
第一节 自上而下的强力
第二节 控制的不同形式
第三节 个案分析
第八章 吸纳
第一节 吸附精英的整合
第二节 吸纳的个案
第三节 审视吸纳
第九章 认同调控
第一节 民族认同与民族冲突
第二节 民族认同的可调控性
第三节 民族认同调控的实施
第十章 民族政治参与
第一节 政治参与与民族政治参与
第二节 民族政治参与的功能
第三节 民族政治参与的个案
第十一章 民族自治
第一节 不同程度民族自治权的赋予
第二节 民族自治的类型
第三节 民族自治的功能
第十二章 隔离与分治
第一节 隔离的策略
第二节 分治的功能
第三节 个案的分析
第十三章 接触理论与公众的力量
第一节 接触理论
第二节 公众的力量
第三节 桑德斯的主张
结语
一 中国:“自上而下”的主动整合
二 西方:“自下而上”的被动整合
三 民族整合的路还很长
参考文献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