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要有一个好的校园规划
在中央党校学员中间,曾流传一个顺口溜:“绕着‘实事求是’进,背着‘实事求是’出”,说的是一进中央党校南门,办公主楼前花坛耸立一座花岗岩屏风墙,上面刻着四个大字:实事求是。把毛泽东为中央党校制定的校训“实事求是”置放在党校大门口,让学员牢记,这个立意是好的。但谁也没有料到却让学员编出这样的顺口溜来,意思是进党校时是面朝“实事求是”屏风墙而进,离开党校时是背着“实事求是”屏风墙而出。我认为,这个顺口溜一方面说明学员们对“实事求是”的感情,因为“实事求是”是我们党思想路线的精髓,学员反对违背“实事求是”;但另一方面,又说明“实事求是”屏风墙放在这个位置容易引起误解。这就深刻地提出了中央党校校同建设要有一个好的校园规划的题目来。
我1996年担任副秘书长,协助副校长刘胜玉同志分管基本建设;1998年初担任副校长,直接主管基本建设工作。主持党校校园基本建设工作以来,我深深感到,先有规划,后有建设,有好的规划,才有实用优美的校园。一个好的校园规划是建设一个实用优美校园的首要前提和必要条件。党校建设的前辈们给我们留下了一个很有底蕴的校园,在戴念慈先生主持下,为校园建设打下了一个很好的规划底子。然而,经过“文化大革命”和唐山大地震的冲击,校园原有的规划格局被破坏了。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复校之后,原有规划丢掉了,新的规划又没有,后来人又见缝插针地搞了一些建筑,进一步破坏了校园的整体规划。回过头来看,当时的校园:
一是功能混乱。教学区、办公区、宿舍区犬牙交错。譬如,在教学办公区的东北、东南、西北三个方向分别盖了三片家属宿舍,把一部分学员宿舍改为职工宿舍,如16号、20号、21号楼;还毫无规划地盖了一些不伦不类的建筑,如主楼西北的电话楼、校园西门的冷库、礼堂后的育园楼、体育场后的晚晴楼……使得校园教学区、办公区、宿舍区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功能交叉。
二是道路不通。主干路不清晰,道路不通畅,断头路很多。譬如,进入南大门,分东西两条路于主楼东西两侧进入校区,然而路不直,过了主楼东西两个楼门洞,东西两条路各向内拐,再各自直行到礼堂前,至礼堂两侧后又形成了断头路。主校区北半部分的道路更为混乱。
……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