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西洋器物传入中国史话
0.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图书馆配书)
  • 配送范围:
    全国(除港澳台地区)
  • ISBN:
    9787509717073
  • 作      者:
    隋元芬著
  • 出 版 社 :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11
可借复本:1
收藏
作者简介
    隋元芬,女。北京大学历史系毕业。现为中央电视台总编室副研究馆员。发表有《清末的两家京师图书馆》、《中国近代图书馆事业的兴起》、《信息时代的图书馆传统业务》等论文。
内容介绍
    19世纪的中国正处于清王朝的统治下,主要还是一个以农耕为主的农业国家。但当时西方各国却早在18世纪就步入了工业时代。从19世纪开始,随着西方列强的入侵,一些西洋的工业产品也随着坚船利炮涌入中国,在对中国人民进行经济掠夺的同时,也给人民生活带来了方便。《中国史话·近代中外关系系列:西洋器物传入中国史话》就较为全面地介绍了西洋器物传人中国的情况,其中涉及的内容主要包括日用消费品、市内交通工具、远距离交通工具、通讯设备、文化娱乐用品、兵器、电器等。
精彩书摘
    山东省城济南,直到1903年3月才出现第一辆人力车,是省工艺局制造的。“市人以为罕见”,纷纷乘坐。因当地无马路,无法推广。《大公报》记其事云:“近来四五日间,乘此车者不少,将车碰坏者,将人摔下者,层见叠出。缘省内大小街巷,均系石路,多年失修,坑坎甚多;而拉车者又不得法,以致常有倾跌。将来非将路修好,不能畅行。”
    在清末的天津和上海,电车和人力车是与市民关系最密切的两种市内交通工具。电车由外国公司经营,有明确的价格表,而人力车的管理长期处于无政府状态,车夫欺生,对外地乘客漫天要价,负责城市治安、交通、卫生诸事业的巡警厅对人力车撒手不管,舆论界对此极其不满。1905年,《大公报》发文《敬告巡警局天津人力车急当整顿》,指陈这一弊病:“(车夫)看见外方来客,不知路径的,下了火车,所去的地方不过一二里,他就讹索五六角之多,叫人怨骂天津的人怎么这样凶恶。”文章要求:“第一要紧的,先要按公平,由官中定一个车价表。凡是车站及要路口,标明由何处到何处,车价若干;若论时刻的,每点钟定准车价若干;如有讹索外方过客的,准过客告明巡警,立刻将车夫扭局罚办。这并不是一件无关紧要的事,这与国家政治的美恶,人民风俗的诚实虚诈,大有关系……这样看来,这件事也是官长的责任,该当整顿的。”
    ……
目录
一 日用消费品
1.缝衣针
2.肥皂、牙粉、牙膏
3.蜡烛、煤油
4.火柴
5.化妆品
6.纸
7.酒、饮料
8.罐头
9.医药

二 市内交通工具
1.马车
2.人力车
3.自行车
4.汽车一
5.电车

三 远距离交通工具
1.轮船
2.火车
3.飞机

四 通讯设备
1.电报
2.电话
3.无线电通讯
4.广播电台、收音机

五 文化娱乐用品
1.照相机
2.幻灯
3.电影
4.留声机
5.机械计算机
6.打字机
7.录音机

六 兵器
1.手枪
2.步枪
3.冲锋枪
4.机枪
5.前装炮
6.后装炮
7.坦克
8.舰艇
9.雷达

七 电器及其他
1.电灯
2.电扇
3.电梯
4.洗衣机
5.缝纫机
6.x光机
参考书目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省本级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