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俯仰天地与中国艺术精神
0.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图书馆配书)
  • 配送范围:
    全国(除港澳台地区)
  • ISBN:
    9787010104430
  • 作      者:
    李涛著
  • 出 版 社 :
    人民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11
收藏
内容介绍

目录

绪论 为什么以俯仰天地来研究中国艺术精神
第一节 百年中国艺术精神研究的回顾与反思
第二节 俯仰天地的含义与现代阐释
第三节 研究的意义、方法和基本观点

第一章 “仰则观象于天,俯则观法于地”
第一节 俯仰天地:人的觉醒和文化的起源
第二节 效法天地:中国文化的元心理
第三节 俯仰天地中的诗性精神
第四节 俯仰天地对早期中国艺术的影响

第二章 “必以天地为本”和“独与天地精神往来”
第一节 “顶天立地”和“逍遥天地”
第二节 自由·文化·自然:精神的分延
第三节 天地道德精神对中国艺术的贡献
第四节 天地逍遥精神对中国艺术的影响

第三章 “俯仰自得,游心太玄”
第一节 “俯仰自得”:知识分子人生艺术化
第二节 “俯仰自得”中的审美天地
第三节 “俯仰自得”中的艺术精神自觉

第四章 中国艺术精神的三维结构
第一节 “抚琴动操,欲令众山皆响”:游的精神
第二节 “一幅画里分三截,中下上来求生意”:生的精神
第三节 “乾坤万里眼,时序百年心”:宇宙的意味

第五章 俯仰天地中的中国艺术精神关键词
第一节 审美主体:“天地之心”
第二节 审美张力:“和”
第三节 审美文本:“境生象外”
第四节 审美创造:“至法无法”
结语 中国艺术精神的现代价值
附录 意:中国古典诗学的核心范畴
主要参考书目
后记

内容摘要

    自宗白华先生以来,人们倾向于把“俯仰天地”(即“流观”)理解为中国艺术独特的审美观照方式。这比较符合古人倡导俯仰天地的文化用心,也比较贴切中国艺术的实际。但是,这种理解显然还远远不够:首先,中国古人所倡导的俯仰天地究竟包含哪些要义?古人为什么要特别重视俯仰天地?这都没有得到应有的解释。其次,一个民族共同的审美观照方式,必然是一个民族审美精神的体现,那么,它必定具有一个发生、发展、定型的历史过程和逻辑过程。俯仰天地作为中国艺术的审美观照方式,也不会例外。但是,它是怎么发展成为中国艺术的审美观照方式的?又是在什么样的前提下成为中国艺术的审美观照方式的?
    《俯仰天地与中国艺术精神》稿首先通过辨析“艺术精神”这一关键词而确立研究的逻辑起点和研究方法,然后研究俯仰天地的提出、内涵和发展等,以中西文化比较的方法,论证中国古代为什么要提倡俯仰天地,提倡的又是什么样的俯仰天地,并从历史和逻辑两个方面重点论证这种独特的俯仰天地文化是怎样形成中国艺术基本精神的,最后归纳和分析中国艺术精神的三维结构:游的精神、生的精神和宇宙的意味。此外,结合艺术活动的基本要素,重新解释了中国艺术精神的四个核心关键词。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