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惨败之后的成功
成功与失败是相对的,也是可以转化的。俗话说“失败是成功之母”,就是经验的总结。失败了固然是坏事,但是如果汲取教训,改弦更张,重新再来,就很可能由原先的失败转化为新的成功。这就是所谓的失败是成功之母。
《史记·越王勾践世家》记载:春秋时期,越国和吴国战争的转化就是这样。吴王夫差的军队把越王勾践紧紧地包围在会稽山上,越国眼看就要灭亡了。在万般无奈之下,越王勾践只得派大臣文种去向吴王求和。
文种拜见了吴王,诚恳地道歉说:“勾践无知,得罪了大王,自己引来了灾祸,现在清醒了,特派我前来向您请罪。我们愿意用各种财物来赔偿您的损失,恳求得到您的宽恕。”
吴王夫差春风满面,坐在高高的台子上,他环顾群臣,哈哈一笑说:“勾践真的认错了?不容易啊!能知错认错就好。”他不顾大臣伍子胥的反对,也不分析勾践求和的真实意图,就赦免了勾践。
勾践经历巨大变故后,十分悲痛,他反思了自己的过去,并发誓要灭亡吴国以报仇雪恨。为了不忘记这失败的耻辱,他决定不再过豪华的生活。他让人搬走了舒适的床铺,撤走了柔软的被褥,自己搬到了又硬又刺人的柴草上睡觉,并在睡觉的地方悬挂了一个苦胆。每天起床、睡觉的时候,仰起头来尝一尝,苦味浸人心脾。这时候,他总是提醒自己:“勾践呀,勾践,你忘记会稽山上的耻辱了吗?”他就这样天天激励着自己。
勾践还采取一系列措施治理国家。他任用贤人,发展生产,训练军队,在外交上团结各国,孤立吴国。这些都暗暗地进行着。在表面上,他则对吴王装出恭恭敬敬、心悦诚服的样子。他不仅常常送给吴王财宝,以讨得吴王的欢心,而且还派三百人去给吴王当差,自己也亲自去给吴王喂马。他的这种恭顺、讨好的言辞和行动,使得吴王飘飘然,失去了对勾践的戒心。
有一年,吴国要去攻打齐国,勾践就带着官员和礼物专程来朝拜。他向吴王祝贺,赞颂吴王的英明。他奉承吴王,说吴国出征必定所向披靡,势不可挡。说得吴王心花怒放。
伍子胥看出了勾践的用心,他极力劝吴王趁早除掉这个心腹之患。他提醒吴王,说勾践是别有用心的,决不能对勾践放松警惕。可是骄傲的吴王哪里听得进去呢?他认为勾践忠于自己,断然拒绝了伍子胥的意见。
后来,如伍子胥所预言的一样,越国强大了起来,终于打败了吴国。当吴王向勾践求和时,勾践没有答应,迫使吴王夫差自杀。
越王勾践应该说开始是遭到灭顶之灾的。但他敢于面对现实,承认自己的失败,而又不甘心失败,从长计议,要卷土重来。他为了这个目标,采取了多种方法。在对待吴王方面,他不惜委屈自己以求得安身,而内心却一直不忘亡国之痛。他不灰心,不气馁,发愤图强。种种的努力,终于使越国由弱变强,转败为胜,得以振兴。
卧薪尝胆是一种刻苦自励的精神,一种复兴国家的责任感。正是有这种精神,才能洗雪耻辱,振兴国家。
大到一个国家的振兴,小到个人的振作,关键是要有目标,有志气,有一股不服输的勇气,并为此而能屈能伸,暂时忍受不能忍受的一切,暗暗地不懈努力。只有这样才能走出困境,获得成功。
……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