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历史智慧读本
0.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图书馆配书)
  • 配送范围:
    全国(除港澳台地区)
  • ISBN:
    9787548802570
  • 作      者:
    伍玉成著
  • 出 版 社 :
    济南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11
收藏
内容介绍
    《历史智慧读本》选取了历史上的一些人和事,以叙述史实为主,简要评说为辅,语言浅显生动。采用漫谈的方式,结合现实,予以介绍,使读者从有趣的史实中学会做人处世,汲取经验教训,丰富读者的人文知识。《历史智慧读本》分为励志、为人、谋政、交往、求知、智慧、教训等10个部分,在漫谈历史人物、事件的同时还设有“知识链接”,以结合史实介绍相关的成语与典故,丰富读者的人文知识。
展开
精彩书摘
    01 惨败之后的成功
    成功与失败是相对的,也是可以转化的。俗话说“失败是成功之母”,就是经验的总结。失败了固然是坏事,但是如果汲取教训,改弦更张,重新再来,就很可能由原先的失败转化为新的成功。这就是所谓的失败是成功之母。
    《史记·越王勾践世家》记载:春秋时期,越国和吴国战争的转化就是这样。吴王夫差的军队把越王勾践紧紧地包围在会稽山上,越国眼看就要灭亡了。在万般无奈之下,越王勾践只得派大臣文种去向吴王求和。
    文种拜见了吴王,诚恳地道歉说:“勾践无知,得罪了大王,自己引来了灾祸,现在清醒了,特派我前来向您请罪。我们愿意用各种财物来赔偿您的损失,恳求得到您的宽恕。”
    吴王夫差春风满面,坐在高高的台子上,他环顾群臣,哈哈一笑说:“勾践真的认错了?不容易啊!能知错认错就好。”他不顾大臣伍子胥的反对,也不分析勾践求和的真实意图,就赦免了勾践。
    勾践经历巨大变故后,十分悲痛,他反思了自己的过去,并发誓要灭亡吴国以报仇雪恨。为了不忘记这失败的耻辱,他决定不再过豪华的生活。他让人搬走了舒适的床铺,撤走了柔软的被褥,自己搬到了又硬又刺人的柴草上睡觉,并在睡觉的地方悬挂了一个苦胆。每天起床、睡觉的时候,仰起头来尝一尝,苦味浸人心脾。这时候,他总是提醒自己:“勾践呀,勾践,你忘记会稽山上的耻辱了吗?”他就这样天天激励着自己。
    勾践还采取一系列措施治理国家。他任用贤人,发展生产,训练军队,在外交上团结各国,孤立吴国。这些都暗暗地进行着。在表面上,他则对吴王装出恭恭敬敬、心悦诚服的样子。他不仅常常送给吴王财宝,以讨得吴王的欢心,而且还派三百人去给吴王当差,自己也亲自去给吴王喂马。他的这种恭顺、讨好的言辞和行动,使得吴王飘飘然,失去了对勾践的戒心。
    有一年,吴国要去攻打齐国,勾践就带着官员和礼物专程来朝拜。他向吴王祝贺,赞颂吴王的英明。他奉承吴王,说吴国出征必定所向披靡,势不可挡。说得吴王心花怒放。
    伍子胥看出了勾践的用心,他极力劝吴王趁早除掉这个心腹之患。他提醒吴王,说勾践是别有用心的,决不能对勾践放松警惕。可是骄傲的吴王哪里听得进去呢?他认为勾践忠于自己,断然拒绝了伍子胥的意见。
    后来,如伍子胥所预言的一样,越国强大了起来,终于打败了吴国。当吴王向勾践求和时,勾践没有答应,迫使吴王夫差自杀。
    越王勾践应该说开始是遭到灭顶之灾的。但他敢于面对现实,承认自己的失败,而又不甘心失败,从长计议,要卷土重来。他为了这个目标,采取了多种方法。在对待吴王方面,他不惜委屈自己以求得安身,而内心却一直不忘亡国之痛。他不灰心,不气馁,发愤图强。种种的努力,终于使越国由弱变强,转败为胜,得以振兴。
    卧薪尝胆是一种刻苦自励的精神,一种复兴国家的责任感。正是有这种精神,才能洗雪耻辱,振兴国家。
    大到一个国家的振兴,小到个人的振作,关键是要有目标,有志气,有一股不服输的勇气,并为此而能屈能伸,暂时忍受不能忍受的一切,暗暗地不懈努力。只有这样才能走出困境,获得成功。
    ……
展开
目录
一、励志篇
01 惨败之后的成功
02 不要强加于人
03 咬紧牙关不放松
04 舌头在,就好办
05 刺激的效应
06 燕雀安知鸿鹄之志
07 忍辱成大器
08 老当益壮志不衰
09 激情澎湃的爱国青年
10 浪子回头金不换
11 一鸣惊人的《三都赋》
12 刻苦自励的宋濂

二、为人篇
01 楚王的宽容
02 以善为师
03 骄傲的车夫
04 以诚信为本
05 严于自律的杨震
06 文人并不都相轻
07 不能只看到自己的长处
08 两面人刘晔
09 榜样的作用
10 不以私怨匿贤才
11 口有蜜而腹有剑
12 吓人的骗术
13 诚实可爱的晏殊
14 物破自有时
15 吕端大事不糊涂
16 王旦的雅量

三、用人篇
01 辞退之谜
02 不可以貌取人
03 孔子论弟子
04 全面识人
05 孔子谈选人
06 楚材晋用
07 破除偏见荐人才
08 操刀伤锦
09 燕昭王求贤
10 赏罚分明的齐威王
11 齐威王与魏惠王论国宝
12 用人成功的刘邦
13 用人如器,各取所长
14 奇特的木匠
15 真相知
16 壮士缚猫

四、谋政篇
01 叔敖受教
02 宽猛相济
03 魏文侯问相于李克
04 孟尝君用谏
05 雍齿封侯
06 明确自己的职责
07 有法必依的张释之
08 待人宽、对己严的丙吉
09 王商止讹
10 廉范治蜀
11 一钱太守刘宠
12 藏在夹墙中的县令
13 梁彦光治相州
14 不以私恩滥赏的唐太宗
15 刚正不阿的韩休

五、交往篇
01 真正的知心朋友
02 心中的承诺也得兑现
03 不打不相交
04 亲密无间的朋友
05 交往之中要讲“信” 
06 子非吾友也
07 不惜代价择邻居
08 真挚的友谊

六、求知篇
01 要勤学,更要好问
02 谦而有礼,意外得益
03 须刮目相看的吕蒙
04 临池苦练的王羲之
05 半部《论语》治天下
06 程门立雪
07 苏轼抄书 

七、哲理篇
01 多难兴邦
02 孔子的慨叹
03 尺有所短,寸有所长
04 困兽犹斗
05 “和”与“同”的区别
06 吴起论山河险固
07 失火致贺
08 郭驼子种树
09 沿河求石
10 只相信古书的人

八、口才篇
01 晏婴反语救邹烛
02 子贡赞师
03 晏婴以智胜楚王
04 劣势下的谈判
05 烛之武智退秦军
06 淳于髡智劝齐宣王
07 触龙说服赵太后
08 赵咨巧答魏文帝
09 良臣与忠臣

九、智慧篇
01 齐鲁长勺之战
02 用人与用力
03 田单巧计破燕军
04 赛马中的智慧
05 用智谋牵着对方走
06 巧计破迷信
07 断掉后路才有出路
08 置之死地而后生
09 歌声也是战斗力
10 单于妙计灭东胡
11 兵不厌诈
12 别总是回头看
13 坚壁清野 
14 唱筹量沙惑敌人
15 英雄巧过关人关
16 善于用计的曹玮
17 范仲淹“拉动内需” 
18 一举三得 
19 李卫开禁促消费

十、教训篇
01 烽火戏诸侯
02 多行不义必自毙
03 愚蠢的宋襄公
04 楚军渡河的教训
05 贪小利,失大局
06 能说不能干的人
07 固执的代价
08 狂妄的结果
09 该说不说酿悲剧
10 唐庄宗迅速亡国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