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优化城乡公共教育制度。从收入分配的人力资本决定理论可知,教育作为一种重要的人力资本,对于提高个人收入作用巨大,所以在某种意义上讲,个人教育水平的高低决定了其收入水平的高低。目前,我国个人收入差距过大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教育资源分布的不公平,这也从起点上决定了收入分配的不公。而完善的国民教育体系和公共教育系统可以保证城乡每个公民无论收入高低都可以享受“免费”的公共教育,从而防止由于收入不平等而导致的教育机会的不平等和“知识贫困”的发生,这可以从根本上改变个人收入分配的初始条件。至于如何优化我国城乡公共教育制度,可以从如下几个方面人手:第一是要继续推行义务教育制度,在条件成熟时可以将义务教育的时间延长到高中。第二是要加大对农村教育资源的投入,为农村青少年提供较高质量的教育,为其获得更高程度教育提供条件。第三是要整合现有城乡教育资源,不断增加教育投入,深化办学体制改革,构建城乡公共教育均衡发展的新机制,以促进教育公平。
(3)提高公共卫生水平。本书的经验回归结果表明,健康水平对于贫困者的收人流动性具有重要意义。实际上,提高公共卫生水平可以有效降低城乡居民因病致贫的可能性,并为减少贫困刚性提供有力保障。在相关制度构建方面,党的十七大反复重申“要坚持公共医疗卫生的公益性质,坚持预防为主、以农村为重点、中西医并重,实行政事分开、管办分开、医药分开、营利性和非营利性分开,强化政府责任和投入,完善国民健康政策,鼓励社会参与,建设覆盖城乡居民的公共卫生服务体系、医疗服务体系、医疗保障体系、药品供应保障体系,为群众提供安全、有效、方便、价廉的医疗卫生服务。完善重大疾病防控体系,提高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置能力。加强农村三级卫生服务网络和城市社区卫生服务体系建设,深化公立医院改革。建立国家基本药物制度,保证群众基本用药。扶持中医药和民族医药事业发展。加强医德医风建设,提高医疗服务质量,确保食品药品安全。”①目前这已经成为我国大力提高公共卫生水平的基本指南。
值得一提的是,近年来,我国政府对医保方案进行了全面的改造,并于2009年3月18日出台了最新的医保制度改革方案。新的医保改革方案的出台将有利于提高我国的公共卫生水平。
(4)改造公共财政与税收制度。作为调节收入分配公共政策的主要经济手段之一,税收手段和转移支付工具对调节收入不平等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完善的税收措施为强制性促进收入向较低阶层流动提供了起码的制度支持。
……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