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中国高投资率低消费率研究
0.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图书馆配书)
  • 配送范围:
    全国(除港澳台地区)
  • ISBN:
    9787802308688
  • 作      者:
    乔为国著
  • 出 版 社 :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07
收藏
作者简介
    乔为国,汉族,1974年生于江苏。1992年9月至1997年7月,北京大学力学系学习(包括军事训练一年),获理学学士学位;1997年9月至2000年6月,浙江大学管理学院学习,获管理学硕士学位;2002年7月至2005年6月,中国社会科学院工业经济研究所学习,获经济学博士学位。现为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经济与政治研究所研究人员,中国科学院科技政策与管理科学研究所博士后。已在《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宏观经济研究》、《中国软科学》等发表学术论文十余篇,部分文章转载于《人大报刊复印资料》、《新华文摘》、《中国社会科学文摘》等。主要研究方向:宏观经济、商业模式创新与产业发展。
展开
内容介绍
    投资率偏高消费率偏低的投资消费比例失衡,是中国宏观经济中的一个突出问题。本书研究的主线是如何使投资消费比例关系从不合理变为合理。全书共7章,可分为四大部分。首先是介绍有关投资率和消费率的若干经济史实;接着以充分就业等为标准,探讨多高的投资率和消费率是合理的;然后从国民收入流量循环的角度,对中国投资率偏高消费率偏低的成因展开系统深入的分析;最后讨论降低投资率提高消费率的政策。本书融理论性与资料性于一体,对于关心中国宏观经济运行的政府部门和研究机构的理论及实践工作者,以及高校师生等均有重要参考价值。
展开
目录
序言
绪论
第一章  有关投资率和消费率的若干经济史实
第一节  投资率和消费率的演变及其影响
一  投资率和消费率的演变
二  投资率和消费率演变对宏观经济的影响
第二节  投资和消费的内部结构
一  投资的内部结构
二  消费的内部结构
第三节  国际经验
一  整体考察
二  国别考察
第四节  本章小结

第二章  对合理投资率和消费率的探讨
第一节  有关合理投资率研究的回顾
一  西方学者的研究
二  前苏联及东欧学者的研究
三  中国学者的研究
四  对已有研究的总结性评述
第二节  合理投资率的确定模型
一  投资与产出间关系的分析
二  合理投资率决定的基本公式
三  敏感性分析
第三节  对合理投资率的估算及讨论
一  对合理投资率的估算
二  对估算结果的讨论
第四节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国民收入的宏观分配——投资率高消费率低的成因分析之一
第一节  国民收入的宏观分配格局
一  投资率高消费率低的成因分析框架
二  国民收入的宏观分配格局
第二节  居民可支配收入来源构成
一  中国居民可支配收入来源构成
二  美国居民可支配收入来源构成
第三节  政府可支配收入来源构成
一  中国政府可支配收入来源构成
二  美国政府可支配收入来源构成
第四节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居民部门支出——投资率高消费率低的成因分析之二
第一节  居民部门支出结构及消费倾向
一  中国居民部门支出结构
二  近年消费倾向偏低特征
第二节  消费倾向变低的原因
一  已有相关研究的回顾
二  收入差距和消费倾向间关系的理论模型
三  理论分析结果的经验证据
四  对中国居民消费倾向变低趋势的解释
第三节  关于收入分配的库兹涅茨假说
一  对假说已有研究的简要回顾
二  美国“大萧条”后收入分配政策变化
第四节  本章小结

第五章  企业和政府部门支出——投资率高消费率低的成因分析之三
第一节  企业部门高投资资金来源及动机
一  企业部门高投资支出及资金来源
二  企业部门高投资内在动机分析
第二节  投资推动的产业结构调整升级战略
一  投资推动的产业结构调整升级战略表现
二  居民消费需求结构分析
三  对投资推动的产业结构调整升级战略的讨论
第三节  政府部门支出
一  政府部门支出情况
二  政府高投资行为分析
第四节  本章小结

第六章  金融体系结构和体制——投资率高消费率低的成因分析之四
第一节  金融体系整体结构
一  美国金融系统整体结构
二  中国金融系统整体结构
第二节  存贷资金流量分析
一  存贷资金流量变动状况
二  存贷资金的流动性约束问题
第三节  证券资金流量分析
一  股票融资资金来源与去向
二  国债融资资金来源与去向
第四节  本章小节

第七章  降低投资率提高消费率的政策
第一节  降低投资率提高消费率的基本措施
一  调整收入分配关系
二  转变政府职能
三  构建并完善金融体系
第二节  可能会遇到的阻碍及对策
一  可能会遇到的阻碍
二  克服阻碍的对策:坚持科学发展观、深化改革
主要参考文献
后记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