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计算机网络管理与维护全攻略
0.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图书馆配书)
  • 配送范围:
    全国(除港澳台地区)
  • ISBN:
    756061325X
  • 作      者:
    黄志晖编著
  • 出 版 社 :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04
收藏
内容介绍
  对于初学网络的读者来说,网络设备的概念也许就是如何使用网卡、网线、集线器、交换机,以及了解它们的传输速率等,其实网络设备还有很多更重要的内容,如网络设备的工作原理、技术指标和参数,所遵循的网络标准,在网络层中所使用的协议,以及智能型网络设备的管理和无线网络设备的使用。因此《计算机网络设备全攻略》将系统而全面地介绍组建局域网和搭建广域网的硬件设备,重点介绍交换机、路由器和防火墙,因为这才是真正困扰初、中级网络读者的关键所在。另外,《计算机网络设备全攻略》还介绍了一些知名网络设备品牌及常用产品型号,使《计算机网络设备全攻略》真正成为一些网络专家的硬件设备技术参考手册。
展开
精彩书摘
  2.3  访问方法
  在计算机网络中,如何防止多台计算机访问网络共享资源而不会产生沖突呢?这就是我们要讨论的访问方法。定义计算机如何把数据发送到网络电缆上以及如何从电缆上获取数据的一套规则叫做访问方法。
  访问方法在网络中控制着电缆的通信量,多台计算机必须共享对连接它们的电缆的访问,在同一时间,有且只能有一台计算机访问电缆,当两台计算机同时把数据发送到电缆上时,一台计算机发送的数据就会和另一台计算机发送的数据发生冲突,导致两个数据全部被破坏。其实,计算机网络通信就好比铁路运输系统,所有火车必须遵守一个规程,这个规程规定了火车应该如何以及何时加入到车流中,如果没有这个规程,加入到车流中的火车就会碰撞已经在线路上的火车。
  在网络传输中,数据通过网络从一个用户发送到另一个用户,或者从服务器上访问数据,就需要使用某种访问方法使该数据不与其他数据发生冲突,而且接收数据的计算机必须具有某种保障机制来使数据在传输中不会受到数据冲突的破坏。
  访问方法就是要避免几台计算机同时访问电缆,保证某一时刻只有一台计算机可以向网络发送数据,同时保证网络数据的发送和接收是有序的过程。
  用来避免几台计算机同时使用传输介质的访问方法主要有三种:
  ·载波侦听多路访问;
  ·令牌传递;
  ·按优先权满足请求。
  下面我们分别予以讨论。
  2.3.1  载波侦听多路访问
  载波侦听多路访问主要有两种:带有冲突检测的载波侦听多路访问(CSMA/CD)和带有避免冲突检测的载波侦听多路访问(CSMA/CA)。
  l.CsMA/CD
  载波侦听多路访问是现在以太网所用的最主要的网络访问方法,当进行数据传输时,网络上的计算机首先要监听或者侦听电缆(载波侦听),网络上的计算机都试图发送数据(多路访问),但是每台计算机都首先监听检测网络中任何可能的冲突,如果某台计算机检测到任何可能的冲突(冲突检测),它就会随机等待一段时间再发送数据。
  实际上,在进行网络通信的时候,只有当计算机“侦听”到电缆空闲而没有通信时,它才发送数据,一旦有一台计算机将数据发送到电缆上,在原始数据到达目的地和电缆再次空闲之前,其他计算机均不能发送数据。
  如果两台或多台计算机恰好同时发送了数据,就会导致数据冲突,从而破坏数据。当发生数据冲突时,两台计算机就会在一段随机的时间内停止发送数据,然后再试图重新发送,由于每台计算机都有不同的等待期,因而这样就降低了两台或多台计算机再一次同时发送数据的可能性。
  冲突检测能力跟计算机间的距离是有关系的,当计算机间的距离超过2500m时,冲突检测机制就会失效,网络部件也就无法监听到信号,也就不知道网络的另一端是否有另一台计算机在发送数据,当网络上有两台计算机同时发送数据时,就会发生冲突,从而破坏数据。
  CSMA/CD是一种争用的访问方法,它看起来似乎是一种比较笨且较慢的方法,但实际上CSMA/CD相当快,以至于网络用户甚至不知道它们在争用电缆发送数据。
  2.CSMA/CA
  带有避免冲突的载波侦听多路访问是网络访问方法中最不普通的一种,因为在CSMA/CA中,每台计算机在实际发送数据之前,都要先发送信号来表明它要发送数据的意图,网络中的计算机以这种方式侦听可能发生的沖突,避免发送数据的冲突。不过,广播发送数据的意图会增加网络电缆的通信量,从而导致网络性能变差。
  ……
展开
目录
第1章 网络的结构与组成
1.1 计算机网络概述
1.2 计算机网络的定义和功能
1.3 计算机网络的组成
1.4 计算机网络的分类
1.5 网络拓扑结构

第2章 网络传输
2.1 信号传输技术
2.2 信号传输方式
2.3 访问方法
2.4 数据包格式

第3章 网络标准
3.1 网络通信标准的产生
3.2 OSI参考模型
3.3 IEEE802.X标准

第4章 以太网
4.1 以太网的特征
4.2 以太网数据帧的格式
4.3 IEEE标准以太网分类

第5章 网卡
5.1 网卡的硬件特性
5.2 网卡的软件特性
5.3 无线局域网网卡
5.4 网卡的选购

第6章 数据传输介质及其周边设备
6.1 同轴电缆
6.2 双绞线
6.3 光纤

第7章 集线器
7.1 集线器在网络中的作用
7.2 集线器的工作原理
7.3 集线器的分类
7.4 集线器的安装与使用
7.5 集线器的选购
7.6 集线器应用技术资料

第8章 交换机
8.1 交换机基础
8.2 交换机与集线器的区别
8.3 交换机的交换技术
8.4 交换机的分类
8.5 交换机的安装和连接
8.6 交换机产品介绍
8.7 交换机的选购

第9章 交换机的配置
9.1 本地配置方式
9.2 交换机的基本配置
9.3 远程配置方式
9.4 交换机的具体功能配置

第10章 路由器
10.1 路由器概述
10.2 路由器的主要功能
10.3 路由器和交换机的区别
10.4 路由器的工作原理
10.5 了解路由器的硬件结构
10.6 路由器的接口
10.7 路由器的连接

第11章 路由器的配置
11.1 路由器的启动过程
11.2 路由器的几种配置方式
11.3 路由器配置的基础知识
11.4 路由器的常用命令
11.5 路由器的简单配置
11.6 路由器的配置实例
11.7 路由器的配置总结

第12章 无线局域网及其设备
12.1 无线局域网概述
12.2 无线局域网络使用的场合
12.3 无线局域网络的构成方式
12.4 无线网络的种类
12.5 无线局域网拓扑结构
12.6 无线局域网的几个主要工作过程
12.7 无线局域网所遵循的标准及访问方法
12.8 无线局域网络的安全性
12.9 无线网络设备
12.10 无线设备的连接

第13章 宽带网络设备
13.1 ADSL概述
13.2 ADSL硬件设备
13.3 ADSL MODEM的软件和路由设置

第14章 网络硬件防火墙
14.1 防火墙的定义
14.2 防火墙的功能
14.3 防火墙的分类
14.4 硬件防火墙的内部结构
14.5 防火墙的配置
附录 计算机缩略语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