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自然辩证法
0.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图书馆配书)
  • 配送范围:
    全国(除港澳台地区)
  • ISBN:
    7216045041
  • 作      者:
    杨德才主编
  • 出 版 社 :
    武汉大学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06
收藏
内容介绍
    自然辩证法的基本理论、基本思想,结合科学技术发展的新进程、新成就,阐述了唯物辩证的自然观、科技观,以及学习和运用自然辩证法思想认识世界、改造世界、推动科学技术发展的重要意义。
展开
目录
导言<br>0.1 自然是自然辩证法与科学技术的共同研究对象<br>0.2 自然辩证法的形成和发展<br>0.3 自然辩证法的基本结构<br>0.4 自然辩证法的现实意义<br><br>第一篇 科学技术对象论<br>第1章 自然观的历史演变<br>1.1 古代自然科学与朴素的自然观<br>1.2 近代科学革命与机械自然观的兴起<br>1.3 “科学世纪”与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的创立<br>1.4 现代自然科学的进步与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的发展<br><br>第2章 自然界的存在方式<br>2.1 自然界的物质形态<br>2.2 物质的系统存在方式<br>2.3 物质系统的层次性<br><br>第3章 自然界的运动<br>3.1 运动形式的多样性和统一性<br>3.2 运动的方向性<br>3.3 物质系统的自组织演化<br>3.4 自组织的外部条件及内在机制<br>3.5 自组织演化的形式<br><br>第二篇 科学技术结构论<br>第4章 科学技术的系统结构<br>4.1 科学技术的分类<br>4.2 逻辑结构<br>4.3 空间结构<br>4.4 动态结构<br><br>第5章 科学理论及其结构<br>5.1 假说是走向科学理论的桥梁<br>5.2 科学理论的建立和特点<br>5.3 科学理论的要素和结构<br>5.4 科学理论的评价<br><br>第6章 技术及其结构<br>6.1 技术及其本质<br>6.2 技术活动的要素<br>6.3 技术的分类及其结构<br>6.4 高新技术的系统特征<br><br>第7章 科学技术的组织结构<br>7.1 科学技术的实体性组织<br>7.2 科学技术的非实体性组织<br>7.3 科学技术的行为规范<br><br>第三篇 科学技术运动论<br>第8章 需要、精神是科学技术运动的动力<br>8.1 需要<br>8.2 情感过程及其与需要的关系<br>8.3 意志过程及其与需要的关系<br>8.4 个性心理特征及其与需要的关系<br>8.5 科学研究的精神<br><br>第9章 科学技术运动的思维形式<br>9.1 逻辑思维<br>9.2 非逻辑思维<br>9.3 系统思维<br><br>第10章 科学技术运动的一般模式<br>10.1 科学技术运动的特殊模式<br>10.2 从生产到技术,科学的早期运动模式<br>10.3 从科学、技术到生产的现代运动模式<br>10.4 科学—技术—生产的双向运动模式<br><br>第四篇 科学技术功能论<br>第11章 科学技术的社会功能<br>11.1 科学技术的物质文明功能<br>11.2 科学技术的政治文明功能<br>11.3 科学技术的精神文明功能<br><br>第12章 科学技术功能实现的社会条件<br>12.1 社会条件对科学技术的影响是一种综合效应<br>12.2 经济、政治对科学技术的影响<br>12.3 教育、文化对科学技术的影响<br>12.4 哲学、宗教对科学技术的影响<br><br>第13章 科学技术与可持续发展<br>13.1 科学技术与全球性问题<br>13.2 可持续发展及其科学技术内容<br>13.3 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途径<br><br>第14章 科学技术与科学发展观<br>14.1 科学发展观的内涵<br>14.2 科学技术与以人为本<br>14.3 科学技术与全面发展<br>14.4 科学技术与协调发展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