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乌拉尔甘草生活史型研究
0.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图书馆配书)
  • 配送范围:
    全国(除港澳台地区)
  • ISBN:
    7030145577
  • 作      者:
    赵则海著
  • 出 版 社 :
    科学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05
收藏
内容介绍
  植物生活史理论和方法的研究是当前植物生态学研究的热点问题。本书基于乌拉尔甘草(Glycyrrhiza uralensis Fisch)生境条件的差异,从乌拉尔甘草的种群分布、形态结构、生物量分配、生理生态特性以及次生代谢产物积累等多个角度,对乌拉尔甘草的生活史性状特征加以分析,并对乌拉尔甘草生活史的形成、生活史型划分、生活史型的形成机理以及生活史型之间相互转化进行了研究。全书共分12章,阐述了乌拉尔甘草的生活史型对其活性成分含量变化的意义,为乌拉尔甘草的大规模人工栽培和提高栽培甘草品质提供理论基础,为在不同环境条件下开发甘草应用技术提供理论支持,对野生甘草资源的合理保护与开发提供合理性建议。
  本书可供植物学、生态学、农学以及药学等领域的科研、教学人员和研究生参考。
展开
目录
丛书序言
序言
前言
第1章 绪论
1.1 植物生活史研究概述
1.2 植物生活史型的含义
1.3 甘草研究概况
第2章 自然概况与甘草类型的划分
2.1 自然概况
2.2 乌拉尔甘草基本特征
2.3 乌拉尔甘草类型的划分
2.4 本项研究的目的、内容和意义
2.5 样地设置
第3章 甘草生境分析
3.1 引言
3.2 土壤采样与分析方法
3.3 样地的土壤剖面特征
3.4 不同样地土壤条件的深度变化
3.5 讨论
第4章 甘草种群的空间分布特征
4.1 引言
4.2 研究方法
4.3 甘草地上分株的空间分布特征
4.4 野生甘草地上分株分布密度的小波分析
4.5 讨论
第5章 甘草营养生长特征
5.1 引言
5.2 测定方法
5.3 甘草地上分株的形态结构特征
5.4 甘草地下根系的形态结构特征
5.5 讨论
第6章 甘草生殖生长特征
6.1 引言
6.2 测定方法
6.3 不同类型甘草的无性生殖特征
6.4 不同类型甘草的有性生殖特征
6.5 讨论
第7章 不同类型甘草的光合生理特征
7.1 引言
7.2 材料与方法
7.3 测定样地环境因子
7.4 甘草光响应曲线特征
7.5 不同类型甘草光合作用与蒸腾作用的日变化
7.6 不同类型甘草日同化量以及蒸腾效率的比较
7.7 讨论
第8章 甘草生物量分配特征
8.1 引言
8.2 材料与方法
8.3 不同类型甘草总生物量和根冠比
8.4 不同类型甘草地上分株生物量分配的季节变化
8.5 不同类型甘草生物量分配以及繁殖分配比率
8.6 讨论
第9章 甘草次生代谢物质分配
9.1 不同类型甘草的甘草酸含量
9.2 不同类型甘草的总黄酮含量
9.3 讨论
第10章 甘草生活史特征
10.1 引言
10.2 栽培甘草生活史形成过程
10.3 野生甘草生活史特征
10.4 半野生甘草生活史的特殊性
10.5 讨论
第11章 甘草生活史型的划分
11.1 引言
11.2 甘草生活史型划分依据的讨论
11.3 甘草生活史型的定性划分
11.4 甘草生活史型的定量划分
11.5 讨论
第12章 甘草生活史型形成的生态机理
12.1 引言
12.2 不同类型甘草生活史型形成机制
12.3 生活史型划分、生活史型相互转化研究的意义
参考文献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