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丝路踏歌
0.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图书馆配书)
  • 配送范围:
    全国(除港澳台地区)
  • ISBN:
    7532124126
  • 作      者:
    候钰鑫著
  • 出 版 社 :
    上海文艺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03
收藏
作者简介
    侯钰鑫,笔名杨岩,1948年生于贵州黔西,长在太行山下,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中国报告文学学会会员,河南省文学院专业作家。国家一级作家。主要作品有长篇小说《大路歌》,《楼兰古国》,《白莲遗恨》,《冒险家与他的情人》,《挽秋》,《好风好雨》,《好爹好娘》(全国纪念中国共产党建党八十周年十部优秀文学作品之一)等,报告文学《大地生辉》,《太行山下绘新图》,《中原有芳草》,《中国女杰刘志华》等,戏剧《山水情》,《三月桃花雪》,《京华梦》等,影视《云端高路》,《弯弯香木河》,《石头世界》,《好爹好娘》等。
展开
内容介绍
    举事瞩目的丝绸之路是边结亚欧两洲人民经济,文化,友好往来的纽带,东起长安,西达地中海东岸的港口,全程约七千多公里。无情的岁月封存了往昔的辉煌。二千多年过去了,如今的丝绸之路,你好吗?
    叩响历史的门扉,聆听世纪的回音,让我们走上这条用鲜血铺成的古道,细数它的纷繁复杂。在作家侯钰鑫的日记里,你可以看到古老的“沙漠之舟”与现代化的汽车并驾齐驱茫茫戈壁与宽敞平坦的国道同在,考古学家对人类不朽的宝藏莫高窟,干涸的罗布泊,神秘莫测的楼兰遗址,阴森可怖的“魔鬼城”等又有了新发现:汉武帝,张赛,霍去病,班超等开拓者留下的足迹耐人寻味,当代人开发西部的步伐铿锵有力,历史与机遇在这一刻蓦然相遇,激起丝绸之路之未有过的昂然生机。这样的时代,这样的古迹,华夏民族的每一个子孙难道不为此骄傲不为此纵情歌唱吗?
    这就是丝绸之路的风景。
展开
精彩书摘
    六古都长安
    11月6日一次年3月4日
    1  品味古长安
    西安,古称长安。这座古城,已经有三千多年的历史了。它是中国著名的六大古都之一。从周朝起到唐朝的一千多年间,先后有过十一个朝代在这里建都。
    长安原是咸阳附近一个乡村的名称。长安被作为都城,是公元前二世纪从西汉开始的。
    长安作为都城,最辉煌的时光莫过于汉、唐。
    汉长安城周围六十五里,城高三丈五尺,下宽丈五,上宽九尺,十分崔巍。长安城修建历时五年,共征全国二十九万匠役,是我国历史上修筑的第一座规模最大的城市。当时的世界上。只有欧洲的罗马城可以与它媲美。
    东汉的班固曾撰《两都赋》,详细描述了长安的规模:城墙高大而坚固,有深而宽的护城河,四面十二座城门,各连并排的三行大路。城门街道,三道车行,并行四辆马车,中间一道是专供皇帝御用的。
    唐朝李渊在长安建都后,以龙首原为基地,向南拓展,直到曲江池畔,面积约八十三平方公里,相当于明代所建北京旧城的五倍。
    唐长安城在建制坊、市、街道方面的布局,更臻完美,设计周密,严整可观。皇城南门为朱雀门,外廓城为明德门,两门之间一条长九里宽百步的朱雀门大街,把全城分为东西两半,东西两部各有周遭六百步的东市和西市。全城居民区共建一百零六坊,各坊间东西大街十一条,南北大街十四条。“棋布栉比,街衢绳直,自古帝京未之有也。”
    像长安这样精心规划、气势宏伟的大都城,隋以前的中国不曾有,当时世界上也不曾有。日本模拟长安的建制,先后兴建平城京和平安京,中亚伊斯兰国家以及拂蒜、天竺,也都留下模仿长安的痕迹。
    今天,我漫步在西安市的通衢大道上——这是共和国西北最大的现代化城市。在艳艳阳光下,到处闪烁着二十世纪人类科学文化的光辉。今天的西安,总面积已超过了一百平方公里,超过了历史上最辉煌的唐长安。然而,更实质的变化在于:古代它是一座供统治者和达官贵人享乐的皇城,而今天,它是领导一个省进行现代化建设的省会所在地。住在这里的人们,从省长
    到清洁工,都是普通劳动者。
    然而,悠久而辉煌的古代文化遗址,依旧以它无穷的魅力装点着现代人的生活,助游览之兴,假遐想之趣。即便深埋地下千年的兵马俑,一且出世,依然在全人类面前展现出民族的
    骄傲!
    一千多年过去了,古老的长安依旧是五洲四海的人们向往的地方,他们漂洋过海来到这里,仿佛要寻觅先人踩过的足迹,也许是想亲自品味一番这座东方大都会的古老和神秘。
    2  国际大都会
    唐朝国势强盛,威名远扬,以长安为中心的外事活动甚为频繁,使者、宾客络绎不绝。
    建立在中亚的昭武九姓国:康、史、曹、支、石等国自唐初至开元年间,屡派使者来长安,向唐太宗献金桃、银桃,献纳胡旋舞女。大食国遣使来唐,进马匹方物。使者谒见,立而不拜,唐太宗以“大食殊俗”,特予准许。
    波斯使臣来长安,开元、天宝年间就达十余次。东罗马(拜占庭)自贞观至开元年间,有使臣五次到达长安。
    东亚诸国的友好往来,规模最大的属“日本遣唐使”。日本前后派“遣唐使”达十九次之多,人数多达数百人。其中有医师、阴阳师、画师、音乐师,还有不少学问僧和留学生。
    日本的“遣唐使”,不同于一般单纯基于政治目的,而是有意识前来观摩、学习、摄取中国文化的特使。所以,至今唐文化在日本人的生活中仍起着重要影响。
    西域人来长安做官,在汉朝就很盛行。
    汉武帝时。第一个任用的胡人就是金日砷。金日碑是匈奴休屠王的儿子。休屠王因不肯降汉,被杀,金日磾与母亲做了俘虏,被收入宫中养马。汉朝获得了他父亲的祭天金人,便赐他姓金,日碑二字读作“密低”,是匈奴语的译音。金日磾用他在游牧部落的养马技术,把马养得特别肥壮,得到武帝的赏识,被封为“马监”。后来,他时常亲近武帝,又被令其协助霍
    光,以辅少主。
    他的儿子以及后裔,被任命为“胡客”,主管交通西域的商务。
    东汉有马日碑,晋有段匹碑,魏有于粟碑,都是西域东来的胡人,均受到重用。
    有这样的记载:大批胡客来到长安,在长乐宫表演“大校猎”,即人兽搏斗。与罗马贵族在斗技场中欣赏的血腥场面有相似之处。表演者因艺技高超可以获得汉朝的官职。——这种人
    兽搏斗的场面被刻在石头上、砖刻上,成为汉代雕刻艺术创作内容之一。
    到了唐代,则广泛吸收外族人充当文武官员,为唐朝服务。当时立国的少数部族,如契丹、回鹘、吐蕃,西方国家如大食、波斯、突厥、高丽、新罗、日本等国人,都在长安充当职事,甚至长期留住长安。其中如:大食人李彦升在唐及第进士;波斯首领穆诺沙开元间两次来唐,授折冲,留宿尉;日本遣唐使中臣名代归国,仕于唐朝的波斯人李密翳被派随行出使日本;天竺人迦叶济,贞元间任唐“泾原大将试太常卿”。
    日本在唐朝供职的人物中,有位著名人物叫阿部仲麻吕,汉名晃衡。开元年间随日本遣唐使来长安留学,后仕于唐,为左补阙,后擢左散骑常侍,镇南都护,在长安约五十余年。天宝十二年再来长安。回日本时在海上遇险,漂流至安南,晃衡又回长安。直到大历五年卒于长安。他与中国仕人交往友善,所以讹传他的死讯后,诗人李白真情地写诗悼念:
    日本晃卿辞帝都,征帆一片远蓬壶。
    明月不归沉碧海,白云愁色满苍悟。
    我在参观唐高宗坟墓时,看到墓前静立着六十一尊宾王相,皆鬈须高鼻,足可看到唐朝外交方面的盛况。据史载,为高宗举行殡葬大礼时,有六十多个国家的宾王、使臣前来参加葬礼,十分庄严隆重。武则天为了纪念这次宏大的场面,下令刻了六十一尊宾王像,并在石像背面刻上宾王的名字。如今,这些石像依然伫立在那里,默默为往日的辉煌作证。
    ……
展开
目录
一  蚕丝的情愫
1  蚕解
2  蚕说
3  蚕神
4  蚕颂
5  蚕路
6  蚕情
二  丝路上的谜
1  丝路寻谜
2  丝路花语
3  蚕的力量
三  丝路的泪珠
1  斯坦因窜到了楼兰
2  王道士发现了藏经洞
3  外国强盗窃了藏经洞
4  莫高窟遭到了劫难
5  岂能让人不心痛
6  强盗的自白
四  开拓者的丰功伟绩
1  访茂陵
2  奠基人
3  汉家公主的血泪
4  雄心勃勃的匈奴单于
5  能和皇陵毗邻的将军墓
6  让匈奴闻风丧胆的霍去病
7  茂陵前的感慨
五  寻访未央宫
1  废墟也曾辉煌
2  张骞应诏
3  张骞墓前的淡淡清香
六  古都长安
……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