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漫话水浒传
0.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图书馆配书)
  • 配送范围:
    全国(除港澳台地区)
  • ISBN:
    7202027550
  • 作      者:
    宁稼雨著
  • 出 版 社 :
    河北人民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00
收藏
编辑推荐
  《漫画水浒传》的内容统一分为人物篇、意蕴篇、艺术篇、篇外篇四个部分。“人物篇”是结合作品的具体情节,分析作品中的人物形象;还包括小说人物与历史上同名人物的联系与区别,小说人物的形成过程,以及有关小说人物的其他趣闻和传说,使读者对人物形象的性格特征的认识更为准确,以深入理解人物形象的含义及美学意义。“意蕴篇”是分析作品的寓意,在对作品的具体分析中探讨作者的创作意图和目的。“艺术篇”是从小说艺术的角度分析作品艺术构思和艺术描绘的魅力所在,介绍作品在艺术上取得的成就。“篇外篇”主要介绍与作品相关的知识,如故事发生的历史背景,作者的真仿情况和生平事迹,作品的版本流传及在文学史上的地位和影响等等。
展开
内容介绍
  《水浒传》是一部长篇英雄传奇,是中国古代长篇小说的代表作之一,是以宋江起义故事为线索创作出来的。宋江起义发生在北宋徽宗时期,《宋史》的《徽宗本纪》、《侯蒙传》、《张叔夜传》等都有记载。从南宋起,宋江起义的故事就在民间流传,《醉翁谈录》记载了一些独立的有关水浒英雄的传说,《大宋宣和遗事》把许多水浒故事联缀起来,和长篇小说已经很接近。元代出现了不少水浒戏,一批梁山英雄作为舞台形象出现。《水浒传》是宋江起义故事在民间长期流传基础上产生出来的,吸收了民间文学的营养。 《水浒传》是我国人民最喜爱的古典长篇白话小说之一。它产生于明代,是在宋、元以来有关水浒的故事、话本、戏曲的基础上,由作者加工整理、创作而成的。全书以宋江领导的农民起义为主要题材,艺术地再现了中国古代人民反抗压迫、英勇斗争的悲壮画卷。作品充分暴露了封建统治阶级的腐朽和残暴,揭露了当时尖锐对立的社会矛盾和“官逼民反”的残酷现实,成功地塑造了鲁智深、李逵、武松、林冲、阮小七等一批英雄人物。小说故事情节曲折,语言生动,人物性格鲜明,具有高度的艺术成就。但作品歌颂、美化宋江,鼓吹“忠义”和“替天行道”,表现出严重的思想局限。
展开
精彩书评
  前言
  《水浒传》以北宋后期宋江起义的历史事件为题材,描写了梁山泊宋江起义的产生、发展和被招安失败的全过程。它第一次正面描绘了历来被视为洪水猛兽的绿林豪杰群像,揭示了中国古代绿林文化的内部蕴含和外部特征。它所描绘的绿林好汉形象和绿林文化习俗在民间具有广泛的社会影响,成为中国文化和中华民族性格的重要组成部分。
  《水浒传》元末明初问世不久,对它的研究就开始了,直至今天还在不断进行。概括起来,对《水浒传》的研究大约有三种类型,一是政治的研究,从历代统治者把它视为“诲盗”之书而加以禁止,到文化大革命期间的“评《水浒》”运动,都是出于政治动机的研究或控制;二是学术的研究,迄今为止的数以百计的《水浒传》研究著作和论文多数是这样的研究;三是普及的研究,即面向社会普通读者,把普通读者阅读《水浒传》时可能和必然遇到的问题或障碍,以深入浅出的方式写出来,以提高读者的欣赏层次和知识水平。在这三种研究中,第一种研究在今天显然是不可取的,第二种研究已经取得了丰硕而雄厚的成果,惟有第三种研究还比较薄弱。我们向社会奉献的这本小书,就是出于加强这个薄弱环节的目的。
  作为一部古代文学名著,《水浒传》在中国是家喻户晓,人人皆知。但知道《水浒传》名
  字的人恐怕并不都完全了解和熟悉了这部作品。好比是一座美丽的宫殿,很多人只是在宫殿外
  边朦胧大略地观赏,而没有或不知道怎样到宫殿内部去领略每一细部的景致。我们写这本书的
  目的,就是让对《水浒传》有兴趣的人不仅保持对这部作品的朦胧观赏,而且还将随着我们走
  进《水浒传》这个雄伟殿堂中,去细细品味它的美丽所在;另一方面,通过对这些具体问题的
  知识性、学术性分析探讨,能够与有关的专家学者进行对话。需要说明的是,我们的知识性、
  学术性探讨,既不同于一些教科书式的面面俱到,板滞无神,也不同于学术论著那样艰涩深奥
  ,令普通读者望而却步。
  在内容上,我们将大致从以下几个方面组织文章:
  在《人物篇》中,向读者交代书中人物的有关背景和来历。《水浒传》写了数以百计的各
  种人物,其中有的是历史上的真实人物,有的是作者虚构出来的人物;有的人物虽然是真实的
  历史人物,但他在小说里的故事却是虚构的;还有的人物是张冠李戴,把一个人的事迹放到了
  另外一个人物身上,等等。所有这些情况,我们都尽量将其考察梳理清楚,使读者了解《水浒
  传》中人物身份与历史原貌之间的相同点和相异点。同时,《水浒传》中一百单八好汉每人一
  个绰号,每一个绰号都有一个有趣的来历和别致的含义,对此,我们也将尽量考察出这些绰号的来历或含义,以飨读者。
  在《意蕴篇》中,将从两个方面阐释《水浒传》的内容含义。首先是事实的真假。《水浒传》所写的宋江起义在历史上实有其事,但历史上的宋江起义与《水浒传》小说中所写的宋江梁山起义的故事之间的真与假相差很大。拿历史上的宋江起义记载与《水浒传》梁山起义故事相比较,可以发现许多作者的艺术创造之处,也可以见到许多两者之间的有趣之处。比如历史上的梁山泊与今天的梁山泊是不是同一个地方,历史上宋江起义的时间与小说的描写有什么出入等等。其次是有关文化背景、典章制度和风俗民情的解释。《水浒传》是一个充满民俗风情的世界,但这个世界距离今天已经非常遥远。当时一些人们习以为常的风俗习惯在今天可能令人非常费解,比如宋江等好汉们脸上被打上的金印是怎么回事;武松在景阳冈酒店喝的是米酒还是烧酒;梁山好汉为什么要歃血为盟;梁山好汉为什么喜欢吃牛肉,而很少吃猪肉:为什么《水浒传》中的和尚没有好人,而道士却受到尊重;为什么《水浒传》中的女人要么没有女人味儿,要么就是坏女人等等。这些问题不仅常常是理解作品的障碍所在,而且也会引起人们的兴趣和求知欲望。
  ……
展开
精彩书摘
  书生走了以后,张青越想越不是味儿:出师以来,打遍中原无对手,没想到大江大河全过
  了,却在这小河沟里翻了船!张青又愧又羞地爬起来,一溜烟地跑回了鸡鸣山。他找到师傅,
  苦练真功,发誓要夺回这个面子。一晃三年过去了,张青拳精功熟,于是打点行装,直奔沧州
  。
  张青来到沧州后,到处打听当年应擂的书生,可几乎磨破了鞋底,也没找到那人的踪影。
  访来访去,找到了这么一家:城南有个十里铺,十里铺有个李员外,家里雇了个山东避难来的
  武术教师,姓孙。老教师有个女儿名叫二娘。这姑娘从小习武,认了无数名师,练就了一身好
  武艺。据说她还长着顺风耳,千里眼。晚上父女俩给李家护院,院里就是掉下根针,姑娘都能
  知道那针鼻儿朝哪儿。张青听了,哪里肯信?他嘴角一撇,心里说:“胡扯!女流中能有这种
  人?”出于好奇,便很想会一会她。
  这天晚上,张青翻墙进了李家大院,直奔二娘住的后排房,使出缩骨神功,一连盗走二娘
  两个包袱。二娘仍是呼呼地酣睡。张青不由得一阵冷笑,心里说:“哼,闹了半天,你就这
  两下子?”提着包袱纵身上了房。心想:明人不做暗事,告诉你又怎么样?便大声喊道:“喂
  ,你家失盗了!是我张青干的。”喊完把头往下一看,不由傻了眼,不知什么时候二娘已经站
  在了房下。二娘冲着张青说道:“放下包袱吧,不然你可走不了!”
  张青人在房上如同鸟儿在树,他提起包袱,说了声:“再见……”那个“吧”字还没出口
  ,只听“嗖”的一声飞上来一根梭镖,正扎在张青的大腿上,随着梭镖,二娘已经纵身蹿到房
  上,提小鸡似的把受伤的张青拎下房去。
  张青在李员外家的下房里养伤,老武师父女俩话虽不多,对他却是好吃好喝好招待。越是
  这样,张青越觉得像躺在蒺藜窝上一样。老武师问他为什么年纪轻轻不学好?张青有口难辩,
  臊得说不出话来,只好实话实说了。这一天,二娘来了。她身穿箭衣,精神抖擞,两眼直望着
  张青。一见面,便笑着问张青还找不找当年那个书生报一箭之仇?张青莫名其妙,支支吾吾了
  半灭才点点头。二娘柳眉一扬,说道:“好啊,那咱俩就再走儿趟吧!”
  张青一听,两眼瞪得溜圆,舌头半天没缩回去:  “怎么……你?”二娘两只杏眼一扑闪
  :“啊,怎么?你还没认出来?”
  张青哪单肯信,紧紧盯住二娘,仔细地打量一番,回想道:可不是,真的是她!一时把个张青臊得只恨没有个老鼠洞钻进去。
  二娘告诉张青,那些天她一直女扮男装在沧州擂台下看擂,本来不想现丑,只因见张青卖狂,十分气恼,这才上台应擂。张青听了,羞愧地说:“真是山外有山,天外有天,强中更有强中手啊!”就这样,不打不相识,二人结成了美满姻缘。白衣秀士王伦的生活原型是谁?
  白衣秀土王伦管管不在天罡地煞之列,而且因为他嫉贤妒能,心地狭窄,很不招人喜欢。但是他毕竟是梁山事业的开创者,所以王伦仍然是《水浒传》中的一个重要人物。那么这个人物的历史原型是谁呢?
  宋代历史上有两个叫王伦的人,一个是建炎绍兴间河北大名莘县人,宋真宗宰相王旦的弟弟王勖的玄孙;家贫无行,不能治生;为任侠,往来汴梁洛阳问,数犯法,幸免;年四十余,尚与市井恶少游汴梁中。曾屡次出使金国请和;绍兴九年(1139年)两国议和,金以河南陕西两地归宋,王伦自汴京赴金议事,被金人拘于河问。第二年,金人毁盟夺地,第三年再次议和。至此宋国之使金者多已遣返,独留王伦不还。王伦居河间六年。至绍兴十四年(1144年),金
  人欲以王伦为平滦路都转运使,伦辞不受,遂见杀。事迹见《宋史》、《金史》本传。从其事迹活动来看,虽然时问和任侠之举与水浒人物相合,但其使金身份与梁山王伦毫不相关,故断非梁山王伦。
  第二个王伦是宋仁宗时虎翼军,后沦为江洋大盗。宋代欧阳修《欧阳文忠全集》卷九十八《论沂州军贼王伦事宜札子》说:庆历三年(143年),“近闻沂卅军贼王伦等,杀却忠佐朱进,打劫沂、密、海、扬、泗、楚等州,邀呼官吏,公取器甲,横行淮海,如履无人。比至高邮
  军,已及二三百人,皆而刺‘天降圣捷指挥’字号,其王伦仍农黄衫。据其所为,岂是常贼n.1宋人蔡绦《铁围山丛谈》卷一说:“山东有王伦者焱起,转斗千余里。至淮南,郡县既多预箭,故即得以杀捕矣。”《宋史·仁宗本纪》:“庆历三年五月,虎翼卒王伦叛于沂州,……1月乙西,获王伦。”《三朝北盟会编》卷六十二:“……大盗王伦,转掠江淮。”直到八十多年后的靖康元年(1126年),孙觌还在其《鸿庆居十集》卷二十七《伦和戎札子》中说:“臣窃读国史,见宝元、康定问,赵元昊为熳书邀大名。举朝忿然。于是决意用兵。所向辄败,一方骚然。大盗王伦转掠江淮间,中国耗虚,边民疲敝。天子厌兵。卒赐元吴夏国主。”此外,在《东都事略》、《麈史》、《厚德录》、《续资治通鉴长编》等书中都有关于王伦造反事迹的记载。可见王伦起义是宋代历史上的重要事件。
  尽管这个王伦在沂州起义的时间早于粱山起义大约八十年,但今天的学者一般都认为他就是《水浒传》中王伦这个人物的原型。何心在其《水浒研究》中说:“或许因为他是个聚众起义的首领,与宋江、晁盖有些相像,所以《水浒传》作者不管年代先后,也把他扯进了梁山泊去了。”王利器在其《耐雪堂集》中进一步认为:王伦是北宋第一个在京东淮南地区——大约也就是宋江活动的地区——揭起农民起义旗帜的。那一次起义,也确实轰轰烈烈地震撼了赵宋王朝,而且具有深远的历史影响。
  王伦为什么命运不佳?
  王伦奉足梁山事业的开创告,但在小说中却被写成只考了个秀才,当了儿天山大王又被人火并而死的小人。在《作者没计王伦这个形象用意何在》 一篇中谈到作者这样安排的用意,可民间传说对此却另有一番解释。
  钟敬文主编的《书外书·水浒传的传说》一书中搜集这样一个故事:传说王伦出生在一个穷苦人家,父亲很早就去世了。因为王伦所住的村子很小,只有十来户人家,母亲就把他送到外村去上学。王伦家离学堂挺远,中间还隔了一条河,河上也没有桥,王伦每天上学都得蹬水过河。
  这年秋后,天气一灭比一天冷了,王伦过河冻得腿脚麻木,可不蹬又没有办法,不膛就上不了学。这一天,王伦刚想脱鞋镗河,后面有个老头喊道:“孩子,别蹬啦,我背你过河。”王伦一看,是一位白发苍苍的老人。王伦说:“老大爷,您这么大年纪了,我怎么能让您背啊!再说河水这么凉,还是我自已蹬吧。”
  ……
展开
目录
前言
人物篇
宋江的绰号为什么叫“呼保义”?
宋江脑袋的价钱与叶子戏
宋江发明过春药吗?
“九纹龙”史进是不是历史上的史斌?
“九纹龙”为什么武艺平平?
《水浒传》中高俅故事的来源
《水浒传》中高俅的名字从何而来
高衙内是高俅的“螟蛉之子”吗?
鲁达出家前是何许人也?
“花和尚”的绰号含义何在?
“镇关西”是鲁智深的绰号
《水浒传》以前的林冲是主角吗?
杜迁的绰号“摸着天”是什么意思?
“旱地忽律”如何解释?
吴用的姓名和绰号之谜
公孙胜的绰号“入云龙”是什么意思
阮氏兄弟的绰号之谜
刘唐的来历与绰号
欧鹏的绰号“摩云金翅”是什么意思
张青和孙二娘是怎么成为夫妻的?
白衣秀士王伦的生活原型是谁?
王伦为什么命运不佳?
丑化武大郎与“武松打虎”
武松的身份与形象为什么有些矛盾?
西湖武松墓是真是假?
为潘金莲说句公道话
晃盖之死的奥秘
九天玄女是何许人也?
“青面兽”杨志的原型是谁?
“混江龙”李俊绰号的由来
张顺与金华将军庙
杨雄为什么叫“病关索”?
“鼓上蚤”是指鼓上的跳蚤吗?
为什么偷鸡摸狗的关胜能在梁山居高位?
大刀关胜向金人投降了吗?
真假李逵辨
《水浒传》中李逵形象与元代“李逵戏”
李逵为什么叫“黑旋风
……
意蕴篇
艺术篇
篇外篇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