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宋词诠释学论稿
0.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图书馆配书)
  • 配送范围:
    全国(除港澳台地区)
  • ISBN:
    7020055796
  • 作      者:
    李剑亮著
  • 出 版 社 :
    人民文学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06
收藏
内容介绍
    “万叠银山寒浪起”,经济大潮的奔涌,不能不对学术研究有所冲击,然倘无学术之进取,则经济乃至整个社会都将难以发展。鼓励学术研究,推进学术进步,虽似逆水行舟却又是我们不可推卸的责任。为此,我社自1990年起开始编辑出版《中国古典文学研究丛书》。<br>    本丛书不强调策划、不刻意编排,虽不成系统而又自成体系。丛书作者不分老中青,不问知名度;入选著作长可百万言,短可数万字,举凡在中国文学发展史某一时期、某一方面或某一专题的研究上有所创获而能成一家之言、并经专家评家认为合格者,即可列入本丛书。我们将本着精益求精的原则编好这套丛书,把真正的学术精品奉献给广大读者,同时,也希望得到学术界的理解和支持。
展开
目录
绪论<br>(一)诠释学语境中的宋词诠释学<br>(二)“诠释”一词在词学批评文献中的运用<br>(三)进行宋词诠释学研究的意义<br>一  宋词诠释史略<br>(一)宋代的宋词诠释<br>(二)金元两代的宋词诠释<br>(三)明代的宋词诠释<br>(四)清代的宋词诠释<br>二  词本事与词诠释之关系及其评价<br>(一)“本事”界说<br>(二)词本事的来源及其载体<br>(三)词本事作为词诠释的依据<br>(四)词本事的可信度<br>(五)以本事释词方法的形成及其评价<br>三  细读法在宋词诠释实践中的运用<br>(一)阅读心理:虚静<br>(二)细读方法在宋词诠释中的运用<br>(三)细读的意义<br>四  喻意诠释:宋词诠释的经典体式<br>(一)喻意诠释的体式特点<br>(二)宋词诠释的经典体式<br>(三)喻意诠释的评价<br>五  以“譬”说词<br>(一)以譬说词界说<br>(二)以譬说词现象<br>(三)以譬说词的利与弊<br>六  宋词诠释中的渊源论<br>(一)渊源论的具体表现<br>(二)对具有渊源关系作品的品评<br>(三)对渊源论的反思<br>(四)渊源论形成的原因<br>七  宋词诠释中的道德评判<br>(一)情感道德评判<br>(二)政治道德评判<br>(三)对道德评判的评判<br>八  宋词诠释中的佛教观照<br>(一)以词悟禅<br>(二)以禅解词<br>(三)以禅喻词<br>九  宋词诠释中的“醒世”说<br>(一)历代对宋词“醒世”主题的挖掘<br>(二)对“醒世”说的评价<br>十  宋词的政治解读及其评价<br>(一)历代对宋词进行政治解读的表现方法<br>(二)政治解读法形成的原因<br>(三)对政治解读法的评价<br>十一  咏物词:难以穷尽的诠释对象<br>十二  宋词选本与宋词诠释<br>十三  《注坡词》与东坡词诠释<br>结语<br>附录<br>参考及征引文献目录<br>后记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