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序<br> 戊戌政变的时间,过程与原委-先前研究各说的认知,补证,修正<br> 一 学术史与本文旨趣<br> 二 政变前光绪帝与慈禧太后的政治权力关系<br> 三 七月二十九日至八月初三日的政治异动<br> 四 八月初四日慈禧太后突然回西苑<br> 五 八月初六日慈禧太后训政前后<br> 六 整肃与软禁<br> 七 结论<br> 附录一:百日维新期间军机处上呈慈禧太后重要折片<br> 附录二:光绪二十四年正月至百日维新前军机处上呈慈禧太后重要折片<br> 戊戌年张之洞召京与沙市事件的处理<br> 一 徐桐的提议与清廷的用意<br> 二 张之洞与总理衙门对沙市事件的处理<br> 三 召张之洞进京的呼声再起<br> 四 简簦的结语<br> 戊戌期间司员士民上书研究<br> 一 学术目的与方法<br> 二 上奏权,代奏与上书的处置<br> 三 上书的内容及其评价<br> 四 简短的结语<br> 附录:司员士民上书的时间,代奏及收藏状况<br> 戊戌变法期间光绪帝对外观念的调适<br> 一 德国亨利亲王来华促动的清朝觐见礼仪改革<br> 二 为德皇制作宝星与购置世界地图<br> 三 亲拟政日本国书与召见伊藤博文<br> 四 赴韩使节的派出<br> 五 结语<br> 日本政府对于戊戌变法的观察与反应(与郑匡民先生合作)<br> 一 戊戌变法时期中日关系之背景<br> 二 戊戌变法前期及高潮期日本政府的观察<br> 三 戊戌政变后日本政府的观察与反应<br> 四 山县有朋首相,青木周藏外相的态度变化<br> 五 简短的结论<br> 本书征引文献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