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诗说中国五千年.先秦汉魏晋南北朝卷
0.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图书馆配书)
  • 配送范围:
    全国(除港澳台地区)
  • ISBN:
    7810914200
  • 作      者:
    王宏斌,孙克强主编
  • 出 版 社 :
    河南大学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06
收藏
编辑推荐
  中国诗歌渊源流长,从诗三百到楚辞、汉赋,魏晋南北朝的乐府。从唐诗、宋词、元曲,到近代白话自由诗,无不饱含着诗人浓烈的情感,承载着民族发展的轨迹。《诗说中国五千年》以史为经,以诗为纬,将诗、史结合起来,以求能够以诗证史,辨伪存真,补史书之缺撼,还历史以真实,赏诗歌之优美,品历史之厚重。本书为先秦汉魏晋南北朝卷。
展开
内容介绍
  中国诗歌渊源流长,从诗三百到楚辞、汉赋,魏晋南北朝的乐府。从唐诗、宋词、元曲,到近代白话自由诗,无不饱含着诗人浓烈的情感,承载着民族发展的轨迹。《诗说中国五千年》以史为经,以诗为纬,将诗、史结合起来,以求能够以诗证史,辨伪存真,补史书之缺撼,还历史以真实,赏诗歌之优美,品历史之厚重。本书为先秦汉魏晋南北朝卷。
  本书精选了各种题材的纪事诗,采取“因事系诗”体例,编著了这部书,试图从文史的切合点上寻找真实历史,欣赏诗歌艺术,传播知识,使广大文学爱好者通过系统阅读史诗认识一部中华五千年兴亡史,使广大史学爱好者从中领受诗歌艺术的社会感染力,提高文学艺术修养水平。
展开
精彩书摘
  一  远古传说时代及夏朝
  (一)历史概况
  中华民族有着悠久的发展历史,中华文明光辉而灿烂。早在180万年前
  ,我们生活的这片神奇而有魅力的土地上就有远古人类的活动。中国大地上
  的远古人类,最早出现在黄河、长江、辽河流域和西南地区。在云南元谋县
  ,科学家发现了两颗门齿化石,元谋人距今约170万年,是我国境内已知最
  早的远古人类。元谋人属于旧石器时代的早期。目前发现最丰富的旧石器时
  代早期的遗址是位于北京周口店的北京人遗址,距今约70万年至20万年,其
  次是蓝田人遗址。从北京人的遗址遗存看,北京人已经学会用天然火并保存
  火种,主要过着采集和狩猎的生活。属于旧石器时代中期的遗址发现得就更
  多了,如山西襄汾丁村遗址、山西阳高许家窑遗址等,这一时期的人类属于
  早期智人,同前期直立人相比,他们在石器制作上已有了很明显的进步。距
  今约18000年前,在北京周口店地区,又生活着一群远古人类;考古学家把
  他们称为山顶洞人。山顶洞人过着集体的生活,是由血缘关系结合起来的族
  类群体。他们靠采集、狩猎生活,还会捕鱼,已学会人工取火,掌握了磨光
  和钻孔技术,并能用骨针缝制衣服。山顶洞人集体生活,集体劳动,共同分
  配食物,没有贫富贵贱的差别。从北京人到山顶洞人,人类的发展经过了数
  十万年,除了生产力水平的不断提高外,社会关系也在发生着变化。与生产
  力发展水平相适应,人类从旧石器时代过渡到新石器时代,我国远古人类步
  入了氏族社会。
  约从10000年前开始,人类进入了母系氏族社会。所谓母系氏族,就是
  每个氏族的全体成员都有一个共同的老祖母,他们是以母系血缘为纽带联结
  在一起的。在母系社会中,妇女对财产的支配权大于男子,氏族家庭是以女
  子为中心建立起来的。《吕氏春秋一恃君览》说,“昔太古尝无君矣,其民
  聚生群处,知母不知父,无亲戚、兄弟、夫妻、男女之别,无上下长幼之道
  ,无进退揖让之礼”,指的就是母系氏族社会时期的情况。浙江余姚的河姆
  渡文化、河南的前仰韶文化、西安的半坡文化、东北的红山文化都是母系氏
  族社会文化的代表。在他们的经济生活中,虽然采集和渔猎仍占重要地位,
  但农业和饲养业的出现改变了他们原来的生活方式,成为他们经济生活中划
  时代的大事。他们的手工业也很有成就,尤其是陶器的发明和制作,使人类
  第一次改变了对自然物的依赖,集中凸显了人类的智慧和文明的曙光。
  约5500年至4000年前,母系氏族社会为父系氏族社会所取代,我国远古
  人类进人了父系氏族社会,从此,男权的时代开始了。后期仰韶文化、黄河
  下游的大汶口文化、山东的龙山文化、长江中游的大溪文化和下游的良渚文
  化等均属于父系氏族社会文化的代表。
  父系氏族社会是一种新的社会文化体系,也是人类历史发生的最深刻的
  变革之一。这种变革是同当时生产力的发展相适应的。由于农业和手工业的
  进一步发展,男子在生产中的地位和作用越来越大,社会中心自然发生偏移
  ,因此,从母系氏族社会发展到父系氏族社会,是社会生产力发展的必然要
  求。在父系氏族社会中,男性的财产权和社会地位高于女性,家庭婚姻关系
  也由母系氏族社会的“从妻居”改变为“从夫居”,子女自然不再属于母系
  氏族的成员而成为父系氏族的成员,成为父亲财产的继承者。在父系氏族社
  会中,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和劳动成果的有所剩余,一些人能够占有他人
  的劳动成果,并利用已占有的劳动财富役使他人,于是,贫富现象出现,私
  有财产开始萌芽。贫富悬殊的变化是阶级产生的基础,到父系氏族社会的后
  期,氏族社会开始走向瓦解,阶级社会开始出现。
展开
目录
一  远古传说时代及夏朝
(一)历史概况
(二)诗选
二  商代
(一)历史概况
(二)诗选
三  西周及春秋战国
(一)历史概况
(二)诗选
1  周民族的兴起与灭商
2  周代的阶级压迫与剥削
3  周代的礼乐与祭祀
4  周代统治者的荒淫腐朽
5  周代的战争征伐
6  周代的农业生活
7  周代的社会风情
8  战国纷争
四  秦汉时期
(一)历史概况
(二)诗选
1  秦朝的暴政
2  楚汉相争
3  萧规曹随
4  吕氏篡政
5  王莽篡政
6  汉代的阶级压迫与剥削
7  汉代的战争与徭役
8  汉末政治腐败与世风士风的变化
9  汉代农业水利
10  汉代的世俗民情
11  汉末董卓之乱与军阀混战
五  三国曹魏时期
(一)历史概况
(二)诗选
1  三国曹魏时期的军事活动
2  邺下文人集团的游娱生活
3  曹魏宗室矛盾
4  魏末险恶政治与士人心态
六  晋代
(一)历史概况
(二)诗选
1  西晋灭吴
2  西晋社会的浮华生活
3  八王之乱
4  永嘉之乱与西晋灭亡
5  晋代门阀政治及庶族士人的反抗
6  晋代文士的生命意识
7  晋代社会的隐逸风气
8  晋代文人名士的清谈习气
七  南朝
(一)历史概况
(二)诗选
1  刘宋北伐
2  刘宋宗室的内讧
3  士族势力的衰落
4  侯景之乱与梁朝灭亡
5  南朝文人的山水娱情之风
6  南朝文人士大夫的佞佛之风
7  六朝社会的市井风情
八  北朝
(一)历史概况
(二)诗选
1  南北交流与羁北文人的愁苦心态
2  战争生活与北方民族的尚武精神
3  阶级压迫与劳动者的贫困生活
4  北朝的社会风情
作者作品索引
后记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