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上述的综述中,我们发现国外对特许经营的研究是多维度的,不仅有经济管理的分析视角切入,对特许经营的市场营销、运营管理以及体系结构等方面进行了有益的研究,同时也对特许经营法律关系、社会法律环境等方面进行了细致的梳理。
(二)国内研究现状
特许经营在我国起步较晚,真正以特许经营方式开展业务的公司可以说直到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才出现。学术界对特许经营进行研究的时间更晚。自1992年始中国企业开始有计划、有步骤开展特许经营活动,且发展很迅速,陆续有研究特许经营的书籍出版。现阶段国内有关专家学者对特许经营所做的相关研究,基本上集中在以下方面:
1.关于特许经营的基本理论
特许方通过提供一定产品商标和服务标记等的使用权与被特许人形成一种契约关系,将自己拥有的商标、商号、专利和专有技术、经营模式等,以特许经营契约的形式授予被特许人使用,被特许人则在特许人统一的业务模式下从事经营活动,并向特许方支付特许加盟费和特许经营权使用年费。对此,可以从特许人、被特许人和市场三方面探讨特许经营产生和迅速发展原因,特许经营能降低企业运营成本、提高社会资源运用效率、利于企业赢得竞争优势。如牛海鹏的《特许经营》[13](1996)以及高松、孙丽的《论特许经营的理论基础》(2001)运用交易费用等理论对特许经营企业的组织形式、结构等进行了理论分析。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