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和谐警察建设论
0.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图书馆配书)
  • 配送范围:
    全国(除港澳台地区)
  • ISBN:
    9787565300097
  • 作      者:
    张兆端著
  • 出 版 社 :
    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10
收藏
作者简介
    张兆端,男,一九六一年生,山东东阿人。一九八四年毕业于山东大学,现任山东警察学院教授,二级警监。长期致力于警察学研究与教学,出版专著《警察文化学》、《警察哲学——哲学视阈中的警察学原理》、《中国式警察管理》、《现代警察管理之道——警察战略管理、简单管理、  “三精”管理理论与实务》、《中国公安发展战略——公安机关领导干部应当关注的若干重大理论与实践问题》、《社区警务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的社区化理论与实践》,编著《新时期公安工作关键词》,主编教材《警察学原理》、《社区警务》,副主编、参编专著、教材多部,发表学术论文一百余篇。先后荣获“全国优秀人民警察”、 “山东省优秀知识分子”、  “全国优秀教师”荣誉称号。
展开
内容介绍
    《和谐警察建设论》的宗旨是:秉承和谐文化之源,正视现实问题之弊,探求科学发展之道。和谐警察建设,是指以中华传统文化中的“和谐”精神为思想基础,以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为现实背景,以促进社会和谐稳定为根本目标,以科学发展观重大战略思想统领警察建设和公安工作,以和谐善治为公安工作模式,实现警察建设和公安工作与社会建设、社会管理之间关系及其自身构成要素之间关系的和谐共进,努力追求法律效果和社会效果的统一。它是对传统的封闭型、官僚型、管制型警察建设与管理理念及模式的改革与创新。其基本思路是坚持“以人为本”的核心理念;探索科学发展的模式;坚持“抓班子、带队伍、保平安、促和谐”的工作思路;追求“培育一种观念,实现五大和谐”的目标指向——即建设和谐警察文化,培育人民警察核心价值观念;实现警察管理行为和谐、警察公共关系和谐、警察人际关系和谐、警察执法服务行为和谐、警察生活方式及警察个体身心健康和谐等。
    《和谐警察建设论》注重发扬理论联系实际的学风,从深刻反思和检讨当前我国警察建设和公安工作中客观存在的诸多影响自身和谐发展的矛盾或问题,以及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要求不相适应的方面入手,以科学发展观与和谐理念为指导,自觉运用和谐思维方式,努力探索解决这些矛盾或问题的对策,在实现自身和谐发展的同时,不断促进社会和谐稳定。
展开
精彩书摘
    《淮南子》也说:“天地之气,莫大于和。和者,阴阳调,日夜分而生物……阴阳相接乃能成和。”也就是说,阴阳二气的对立统一是和谐状态的内在机制。阴阳二气尽管相互对立、冲撞、激荡,却始终和谐地处在“道”的统一体之中。这种和谐状态的形象化,就是中国传统哲学的图腾——“阴阳太极图”。中华太极图被视为圆满和谐的经典象征,它不只是个“同”圆,而是由两个相反相成、对立统一的部分组成的动态之圆,充满着剧烈的流动感,呈现出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和柔中有刚、静中有动的和谐之美。
    (二)和谐的本质
    关于和谐的本质,中国传统和谐文化认为,和谐是指不同事物之间的协调统一,即“以他平他谓之和”、“和而不同”。
    春秋战国,是中国历史上的大变动时期。随着该时期政治、经济、文化的发展,“和”的理念也逐渐趋于成熟。这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和”与“同”两个范畴的对举;“和实生物”与“和而不同”两个重要命题的提出。
    古人对“和”与“同”的异同与优劣有着深刻的洞识。西周末年郑国的史官史伯提出“和实生物,同则不继”的思想。据《国语·郑语》载,郑桓公问史伯:“周其弊乎?”史伯回答说:“恐怕要必然走向衰败”。衰败的主要原因是周的统治者“去和而取同”,即没有处理好“和”与“同”的关系,一味地追求“同”而抛弃“和”。史伯指出:“夫和实生物,同则不继。以他平他谓之和,故能丰长而物归之;若以同裨同,尽乃弃矣。故先王以土与金木水火杂,以成百物。是以和五味以调口,刚四支以卫体,和六律以聪耳,正七体以役心,平八索以成人,建九纪以立纯德,合十数以训百体。……夫如是,和之至也。于是乎先王聘后于异性,求则于有方,择臣取谏工而讲以多物,务和同也。声一无听,物一无文,味一无果,物一不讲。”“以他平他”,是以相异和相关为前提的,相异的事物相互协调并进,就能发展;“以同裨同”则是以相同的事物叠加,其结果只能是窒息生机,同则不继。所以,和谐是不同事物之间的协调统一,单一的事物不能称其为和谐,和谐之道是事物产生的基本准则,同一是违背事物规律的,和谐就是“以他平他”,不是“以同裨同”。这充分体现了中国哲学的和谐理念所包含的辩证思维逻辑。
    春秋时期的思想家晏婴等人发挥了史伯“和实生物”的思想,进一步扩展和深化了“和同之辨”的内容。《左传》载,齐国晏婴与齐景公论和同之别,他认为“和”既是多样性的统一,“和如羹焉”,和“五味”才成美味佳肴;“声亦如味”,和“六律”、“七音”方为悦耳动听的音乐。相反,“若以水济水,谁能食之?若琴瑟之专一,谁能听之?”显然,一种调料难免乏味,一种声音让人厌烦。故“同之不可也如是”。“和”又是对立面的统一,如“清浊、大小、短长、疾徐、哀乐、刚柔、迟速、高下、出入、周疏,以相济也”。
展开
目录
前言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和谐”思想
一、“和谐”之源头
二、“和谐”之精神
三、“和谐”之机理
四、“和谐”之文化价值
第二节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一、古今中外关于构建和谐社会的思想
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提出
三、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指导思想及目标任务
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本特征
五、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本原则
第三节 和谐警察建设概述
一、和谐警察建设的性质
二、和谐警察建设的意义
三、和谐警察建设的基本思路
四、和谐警察研究与建设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第二章 建设和谐警察文化
第一节 和谐警察文化概述
一、文化的概念
二、和谐文化与和谐警察文化的含义
三、和谐警察文化建设的管理价值
第二节 坚持“以人为本”的核心理念
一、如何理解“以人为本”的理念
二、和谐警察建设中的“入本”理念及要求
第三节 培育人民警察核心价值观念
一、价值观与价值观体系
二、价值观管理的文化意义
三、价值观的形成和提炼
四、建设人民警察核心价值体系
五、培育人民警察核心价值观念
六、纽约警察局的价值理念及策略措施
第四节 和谐警察文化建设方略
一、警察文化建设的指导原则
二、抓好警察文化基本建设
三、构建和谐警察文化体系
四、重建工作的文化环境

第三章 实施科学的警察组织管理
第一节 中国警察管理改革发展趋势
一、人本化管理与人道待警
二、法治化管理与依法治警
三、规范化管理与标准立警
四、企业化管理与质量管警
五、社会化管理与社会助警
第二节 改革警察管理体制
一、中国现行公安警察管理体制
二、中国公安警察管理体制改革
三、警察体制与犯罪控制
四、公安经费保障体制改革
第三节 完善警察组织结构
一、世界各国的警察组织结构
二、中国公安机关的组织结构
三、改革警察组织机构的官僚化
四、构建现代警务工作机制
第四节 警力资源的科学配置与使用
一、警力资源和警力资源配置
二、部分国家警察编制与警察配比情况
三、警力资源与社会治安的关系
四、警力资源配置与使用问题诊断
五、如何科学配置与使用警力资源
六、基层公安机关优化警力配置探索
第五节 警察决策行为科学化
一、警察决策的性质及特征
二、警察决策的基本类型
三、警察决策制定的过程
四、现代警察决策的发展趋势
第六节 警察领导行为艺术化
一、领导的概念
二、警察领导职能及能力结构
三、警察领导艺术
四、警察领导影响力
五、警察领导作风
六、普通警察的领导技能培训

第四章 构建和谐的警察公共关系
第一节 警察公共关系概述
一、警察公共关系的含义
二、警察公共关系职能与原则
三、警察公共关系主体与客体
四、警察公共关系传播手段及策略
第二节 构建和谐的警民关系
一、如何理解和谐的警民关系
二、警民关系的现状及问题
三、如何构建和谐的警民关系
第三节 构建和谐的警媒关系
一、警察与媒体关系的定位
二、加强舆论引导工作的基本原则
三、警察组织应对媒体的基本方略
四、建立对立统一的警媒制衡机制
五、提高公安领导干部应对媒体的能力

第五章 营造良好的警察人际关系
第一节 警察人际关系概述
一、警察人际关系的概念
二、警察入际关系的性质及功能
三、警察人际关系的类型
第二节 警察人际关系沟通技巧
一、了解自我与管理自我
二、了解他人与相互合作
三、团队中的互相了解和协作
第三节 警察领导者人际关系方略
一、协调与上级的关系
二、协调与同级的关系
三、协调与下级的关系
四、协调自己所领导的下级之间的关系

第六章 追求和谐的警察执法服务方式
第一节 警察执法与人权保障
一、人权及人权保障的基本要求
二、警察职能与人权保障
三、公安执法中的人权保障问题与对策
第二节 打击犯罪与预防犯罪
一、打击犯罪与预防犯罪的统
二、提高公安机关打击犯罪的职业能力
三、正确处理刑事执法与治安执法的关系
四、贯彻宽严相济的刑事政策
五、积极推行社区矫正工作
第三节 治安管理与公共服务
一、治安行政管理的性质
二、公安机关的公共服务职能
三、治安管理与公共服务的统
四、公共治理与服务型公安建设
五、创建高效便民的公安行政管理方式
六、广泛推行城乡社区警务战略
七、大型活动安保中的和谐理念与实践
第四节 法律效果与社会效果
一、警察执法活动的价值追求
二、关于司法的社会效果问题
三、关于警察人性化执法问题
四、执法服务中的微笑和语言
五、提升公众安全感和满意度

第七章 构建和谐的警察生活方式
第一节 警察生活方式概述
一、警察生活方式的本质
二、警察生活方式的内容
三、完善警察生活方式的原则
四、快乐管理与快乐生活
五、警务风险的处理
第二节 警察恋爱婚姻家庭生活
一、警察的恋爱生活
二、警察的婚姻家庭生活
三、退休警察的生活方式及辅导
第三节 警察精神生活
一、心理和谐概述
二、警察心理健康的要素及标志
三、警察心理压力及压力管理
四、警察文体生活
参考文献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