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言
报告的背景和特点
一、历史的维度
二、理论的维度
三、实践的维度
对服务型政府建设规律的初步认识
一、服务型政府建设的基本逻辑
二、服务型政府建设的主要内容
三、服务型政府建设中的政府创新
总论:建设服务型政府是历史压力下的历史性选择
工业革命以来政府角色的历史演进
一、“守夜型”政府与“议会至上”模式
二、“干预型”、“领航型”政府与“行政主导”模式
三、“全能型”政府与“权威主义”模式
四、“有限型”政府与“新公共管理”模式
全球化背景下公共服务的三重内涵
一、服务型国家:公共服务的第一重含义
二、服务型政府:公共服务的第二重含义
三、政府职能转变:公共服务的第三重含义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政府职能的转变
一、初步认识与改革启动阶段(1984—1998年)
二、凋整认识与改革探索阶段(1998—2003年)
三、深化认识与改革深入阶段(2003—)
建设服务型政府是政府职能转变的新阶段
上篇:服务型政府建设理论前沿
公共服务提供机制的改革与完善
一、改进和完善公共服务的资源配置方式
二、正确认识并强化公共服务提供中的市场机制
国外公共服务体系与服务型政府建设
一、西方国家公共服务体系与服务型政府建设的历史发展
二、国外公共服务体系与服务型政府的主要类型及其特点
三、国外公共服务体系与服务型政府建设的启示和教训
“规制—服务型”地方政府:定位、内涵与建设
一、对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地方政府发展及其现状的基本估价
二、目标的选择:建设“规制—服务型”地方政府
三、小结
政府间核心公共服务职责划分的理论与实践
一、基本概念的界定与适时更新
二、政府间公共服务职责划分的主要相关理论
二、OECD国家政府间核心公共服务职责划分的实践
四、相关理论与实践的共性
五、对中国改革的启示意义
第三部门公共服务供给的“二重性”及发展方向
一、体制内和体制外二重性:第二部门在公共服务供给上的特殊性
二、“二重性”与第三部门公共服务供给的限度
三、“二重性”状况下第三部门提供公共服务的发展方向
政府职能的“二次转型”与事业单位改革
一、事业单位在政府职能“二次转型”中的“双重主体”地位
二、事业单位改革的现状、问题与路径选择:“公共化改革战略”的提出
三、事业单位“公共化”改革战略的目标模式:重构中的公共服务制度
四、事业单位改革的推进策略
下篇:服务型政府建设实践前沿
居民眼中的服务型政府
一、“农村居民眼中的服务型政府”问卷调研报告
二、“天津市民眼中的服务型政府”问卷调研报告
公共服务的地区差距
一、中国政府公共服务的地区差距研究报告
二、西部地区基本公共服务体系建设研究报告
地方服务型政府建设
一、成都市:建设“规范化服务型政府”
二、郑州市:建设“项目导向的服务型政府”
三、重庆市:把统筹城乡发展作为服务型政府建设的立足点
四、浙江省:行政体制和财政体制联动式改革助推政府转型
五、河北省:以“服务”为宗旨积极推进公共财政体制改革
六、内蒙占:以经济发展为基础切实提高公共服务保障能力
后记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