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行(梵语prayoga),意为加功用行,又译方便,或称前方便、方便道、前行、道前基础,指正式修行(“正行”)之前的必要准备。就像行军之前的备办粮草,出车之前的加油打气,见道证果之前所修的一切行,都可叫做加行。佛教各种修行道,都有其加行作前提和基地,如三乘修定以持戒为加行,神通禅以四神足(欲、念、精进、慧)为加行,天台止观以具五缘、诃五欲等为前方便,唯识学菩萨道五位中以资粮位后、见道位前的暖、顶、忍、世第一四位为加行位,等等。本文所言大乘根本加行,是包括了资粮在内的广义加行,指大乘显密诸宗共同作为修行之根本、初学者入门必先修习的各项课目。
盖房立合,必先打好地基,地基不固,房合难免坍塌。学佛修道,必先修好加行,加行不修或修而不固,便无资格进入正行,邋等修学,必多障难。大乘多种经论,都强调加行的重要性,阐述了加行的内容和观修方法。
入门先修加行,本是佛教诸乘修道之通途。藏传佛教直承印度晚期成熟的佛学,十分重视“道次第”,强调道前加行的修习,有系统、严整的加行修持法。如噶举、宁玛以观人身难得、思惟无常、观轮回苦、观善恶业报为显密相共的“四共加行”;格鲁派以净信、修四无量心、思无常、发菩提心为四共加行,以出离心、菩提心、正见为“道之主要三根本”。
汉传佛教本来亦重加行,天台宗的修学次第尤为系统。但自唐宋以来,禅、净二宗盛行,禅宗专接上根利器,不立阶渐,以扫荡一切为方便;净土为诸宗归宿,以信愿二门为加行。禅净二宗,尤其禅宗,出于应机设教的特殊方便,对大乘根本加行的修学,强调不够,未建立严整的加行观修法仪。
展开
——“生活禅”创始人、中国佛教协会副会长 净慧法师
陈兵教授的《自在之行》,以他渊深的佛学素养和实修亲证的体验,给现代学佛人在信息爆炸时代无所适从的窘境下,指出了一条相当难能可贵的正道。本书诚为当代学佛人正信实修之宝筏。
——北京大学宗教所所长 楼宇烈教授
陈兵先生为海内佛学名宿。本书是一本十分切实的学佛指南。上编替青年人学佛指示途径,说理莹彻,切实可行,足发入道之机。中编深入探讨禅净密之法,拣择生活禅、大手印及观音大势至圆通法门,既深刻又简捷,其综摄之功,真可惊叹。下编收集修行回忆、访谈、诗偈和寺宇楹联作品,乃以亲行亲证,以使人得法味法喜也。
——台湾佛光大学、南华大学创校校长,北京大学教授 龚鹏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