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工制图与服装CAD制图是服装技术发展不同历史阶段的产物,在“量体裁衣”的年代,手工制图曾经是一种不可替代的专业技术,并作为一种谋生的技艺而传承了若干年。随着服装工业化、现代化的实现。手工制图已经不能适应现代服装产业快速反应的需要。服装CAD制图以其精确、高效、灵活、可储存等优势,成为现代服装企业核心竞争力的重要标志之一,对提高企业的产品质量,增强市场竞争的能力起着不可估量的作用。但是,通过对企业服装CAD应用情况的调查发现,在制图、放码、排料三个基本模块中,唯有制图模块的使用率最低。其主要原因是操作人员缺少手工制图的经验,面对计算机屏幕上被缩小后的制图。难以做出准确的修正。由此可见,服装CAD仅是一种先进的制图工具,只有借助手工制图的原理与经验才能充分发挥其先进的性能。<br> 四、制图的作用<br> 服装设计与生产是一种立体形态的创造过程,要将平面的面料加工成立体的服装,首先要将款式的立体形态转化成平面制图。进而依据制图制作出工业样板。工业样板是服装工业生产中使用的模板,从排料、裁剪、缝制到熨烫、整型,工业样板始终起着严格的规范作用。服装制图是制作工业样板的蓝图,关系到服装产品的质量,因而成为服装生产企业的核心技术。由服装制图到工业样板的生成,通常要经过结构制图、基础纸样、标准样板、系列样板四个程序。<br> 1.绘制结构制图<br> 在着手制图之前,首先要分析服装的立体形态、结构类型、穿着方式、面料性能、工艺特点等,在充分把握服装款式特征的基础上,确定相应的结构形式。再根据国家服装号型标准或客户提供的服装规格确定中间号型的相关数据。然后根据这些数据计算出相关控制点的精确位置。最后用直线或曲线连接各个控制点.绘制完成符合款式造型特点及规格要求的平面制图。<br> 2.生成基础纸样<br> 为了制图方便,通常将前后衣片及部件绘制在同一幅制图上面。各衣片及部件的轮廓线之间相互重叠,因而生成基础纸样的过程也就是将整体制图分解成局部样片的过程。手工制图分解纸样的方法如图1-3(a)所示,在制图的下面衬一层样板纸,用重物压牢,避免在操作过程中因制图移动而造成错位。用压线器分别将各个衣片,压印在底层的样板纸上。然后,按照图1-3(b)所示的方法,在衣片轮廓线的周边加放缝份或折边量,最后剪切成纸样。由于初始制图尚未经过实物缝合验证,难免存在某些误差,所以此纸样称为“基础纸样”。<br> ……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