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中国古代简史
0.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图书馆配书)
  • 配送范围:
    全国(除港澳台地区)
  • ISBN:
    7301047703
  • 作      者:
    张帆著
  • 出 版 社 :
    北京大学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01.6
收藏
编辑推荐
  如何在一学期的课程中将中国五千年的历史过程讲述完毕,《中国古代简史》作为教育部立项的重点教材,作了一个很好的范例。
展开
作者简介
  张帆,1967年生,历史学博士。北京大学历史学系副教授。长期从事中国古代史教学工作。主要专业研究方向为元史、中国古代政治制度史、中国古代民族史。
展开
内容介绍
  如何在一学期的课程中将中国五千年的历史过程讲述完毕,《中国古代简史》作为教育部立项的重点教材,作了一个很好的范例。《中国古代简史》的突出特点是:注重贯通理解并兼顾断代知识、提供最新研究成果和个人史识、注重历史知识的系统性并兼顾生动性,在以朝代顺序为主线的同时突出历史发展的内在阶段特征,关注中原王朝与少数民族政权在历史发展进程中自不同的地位。《中国古代简史》书作为讲义,在北大文科公共课上广受好评。
展开
精彩书摘

  改制及其失败
  王莽既正式即位,针对西汉末年十分复杂、严重的社会问题,实行“改制”以救其弊。始建国元年(公元9),首先颁诏,指斥西汉土地兼并给百姓造成的危害,宣布天下土地一律更名“王田”,奴婢一律更名“私属”,皆不得买卖。按照《孟子》所载井田制一夫一妇授田百亩的原则,规定一家男口不满八人而田过一井(900亩)者,应将余田分给无田或少田的亲族乡邻。原无田者亦按一夫百亩的标准授予土地。此举的实质内容是冻结土地、奴婢买卖,以缓和土地兼并和农民奴隶化的过程。但不顾社会环境变化和历史发展的趋势,简单照搬古制,陈义甚高而脱离现实,又缺乏切实可行的具体操作方案,正如时人所评,“欲违民心,追复千载绝迹,虽尧舜复起,而无百年之渐,弗能行也。”[5]诏颁数年,地主官僚因买卖土地、奴婢获罪者甚多,纷起反对。迫于巨大的压力,王莽不得不于始建国四年取消前令,对买卖者不再追究。这样王莽改制中企图解决社会最主要矛盾的一项措施,很快就陷于失败。
  为限制商人、高利贷者对农民的盘剥,同时增加国家财政收入,王莽推行了“五均六筦”政策。五均全称五均赊贷,在长安、洛阳、邯郸、临淄、宛、成都六大城市设五均官管理市场,评定物价。如商品市场价格超出平价,五均官即将自己控制的商品平价出售,促使市场价格回落。市场价格低于平价,则听任自由买卖。五谷布帛等重要民用商品如有滞销,五均官则平价收买,使经营者不致亏损。同时经办贷款业务,百姓因祭祀丧葬等事急需用钱,可无息借贷,称为“赊”。如系经营工商业缺乏本钱,则予低息借贷,称为“贷”。这项措施是汉武帝时平准法的发展。六筦(管)指朝廷对六种经济事业的管制措施,即盐、铁、酒专卖,政府铸钱,山泽土产收税和五均赊贷,基本上都在汉武帝时实行过,个别(如酒专卖)后一度废止,至此统加整理颁行。上述政策虽多源自汉武帝,但执行效果颇有差别。武帝时国家机器尚属得力,运行效率较高,故其财经政策虽不无弊端,但终究为国家获取了不少利益。
  ……

展开
目录
第一章 早期华夏文明的形成
第二章 西周与春秋
第三章 战国时期的社会变动
第四章 统一的君主专制帝国——秦
第五章 西汉前、中期的覆亡与楚汉之争
第六章 王莽改制与东汉兴衰
第七章 政治分裂的魏晋南北朝(上)
第八章 政治分裂的魏晋南北朝(下)
第九章 两汉魏晋南北朝时期的经济、社会与文化
第十章 隋朝与唐前的鼎盛局面
第十一章 割据倾向的再现:从安史之乱到五代十国
第十二章 北宋变法
第十三章 两宋与辽、夏、金、蒙的对峙
第十四章 金朝与大蒙古国
第十五章 元朝百年统治
第十六章 隋唐宋元时期的经济、社会与文化
第十七章 朱元璋与明初政治
第十八章 明朝中后期政治述略
第十九章 明朝边疆局势与清朝的兴起
第二十章 康乾盛世及其余波
第二十一章 明清时期的经济、社会与文化
后记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