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文言文与古白话
古代汉语在发展变化中形成文言文和古白话两个支流。周代和周代以前所遗留下来的书面语和秦代以至汉初的某些书面语,大致是和当时口语相近或相一致的。汉初以后,各时代文人的书面语逐渐脱离了当时的口语,成为一种特殊的书面语。这种特殊书面语就是文言文。与此并驾齐驱,从汉魏以后到“五四”前,还有一种与口语基本一致的书面语。这种与口语基本一致的书面语就是古白话。文言文与古白话是古代汉语的两个分支,彼此并没有截然的不可逾越的鸿沟。汉代以后的文人写文章喜欢使用秦汉以前书面语里的词汇和语法成分,还喜欢模仿秦汉以前文章的腔调,这就反映出了文言文的人为性。(这一“人为性”有其社会历史渊源,与人为随意性未可相提并论。)可是不同时代的汉语毕竟是一种语言,后来的文人写文章,一面仿古,一面不由自主地或不知不觉地把当时口语的某些成分用到他们所写的文章里去,这就使文言文又具有综合性(综合各时代语言成分)。越到后来,综合性越大,它不仅积累了当时口语里的词汇和语法的某些成分,而且积累了历来许多时期口语里的词汇和语法的某些成分。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