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政府政策的意义
以上对模式和政策的讨论告诉我们,私有化以及与之相关的问题要比我们想像的复杂得多。这种复杂性以及与各国政府所面对的国情极不相同的事实合在一起,使我们不可能找到具体的政策意义,这一点被人们广为认同。但尽管如此,我们还是有可能列举出一些有广泛适用性的意义。比如,所有的决策者需要认真地对现有的学校进行分类,需要对使用的术语做出精确的定义,并制订出具体的目标。在明确某些策略之前,这些观点要首先在下文中作详细的阐述,这将有助于确定具体的私有化模式。学校分类、术语界定和目标确定有人指出,经过细察的私立教育体系乍看起来有时更像是公立教育的体系,反之亦然。那么,决策者的首要任务之一,就是他们在自己的教育体系内对学校进行仔细的分类。这种分类应建立在对现实观察的基础之上,而不是依靠那些传统的、有潜在误导倾向的标志。根据这一原则,决策者就需要将头脑中私有化的类型予以准确的定义。图1中的分布,一方面区分了精英学校、标准学校、第二次机会学校以及辅导学校,另一方面区分了主干课程和选修课程,这一划分就有助于学校分类的开始。另外,决策者还必须意识到,私立学校未必一定就是商业性的企业,而且甚至在一些国家中官方的非营利性学校会给办学者提供充裕的财政支持。综合以上观点,值得重提的是,我们应该认识到虽然许多私立学校的教育质量高于公立学校的质量,但也并非全是如此。其实在许多国家,大多数私立中学的质量明显低于公立中学的质量。
下一步要做的就是确定优先发展权的目标。主要目标是扩大办学机会,甚至不惜以牺牲质量为代价?如果这样的话,那么私立的二次机会学校就可以得到提倡。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