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权力忠告:中国历史上的官场智慧
0.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图书馆配书)
  • 配送范围:
    全国(除港澳台地区)
  • ISBN:
    7500219563
  • 作      者:
    (元)张养浩著
  • 出 版 社 :
    中国盲文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04
收藏
内容介绍
  一部享有盛名的官箴奇书。
  本书采集了诸多历史人物的佳言善行,全面论述了为官从政的学问道理。书中既有经国济世的学问,又有从政为官的智慧,而对于为官从政之人的修身自爱,尤为重视。本书是中国历代官箴类作品中影响最为深远的著作之一。
展开
精彩书摘
  刑罚不足以实现政治清平,惟有教育官员使他们不犯法才是治理天下的最佳方法。
  甚矣,人之不可无教也!生如圣人,犹胥训告,胥教诲,况不能圣人万--者,可忽焉而不务哉?
  大抵常人之情,服其所遵,而信其所畏。非是者,虽耳提面命,则亦不足以发其良心。何则?非所素服素畏者故也。
  译文
  人不可以不接受他人的教导,这一点太重要了!即使天生如圣人,尚且须要他人训导,须要他人教诲,更何况是不及圣人万分之一的凡人,怎么可以轻视教化呢?
  一般而言,绝大多数的,人都是服从其所必须遵守的规矩,信服其所畏惧的法纪。如果没有这样的心理,即使对他再如何恳切地教导,也不能产生效力。这是为什么呢?这是因为对其进行教化的不是其平素服从和畏惧的人。
  今人庶司之职,为众所畏服片,莫如风宪。诚因监莅于彼,或始之日,会所属而勖之曰:“彼之官,重者廷授,次者省授,又次则吏部授。大小虽殊,无非国家臣子。为人臣子,奸邪不法,人孰汝容?夫纳贿营私,所得甚少,所丧甚多,与其事败而治,曷若先事而教之为愈战!吾之此言,虽曰薄汝,实厚汝也;虽若毒汝,实恩汝也。”
  苟能如是渝之,吾知退而必有率德收行,易凶恶为善良者矣。且刑罚不足以致治,教之而使小犯,为治之道莫尚焉。
  圣人谓不教而杀谓之虐。又闻治于未然者易,治于已然者难。
  译文
  如今众多的官职之中,为众人所畏惧、服从的,没有能与管风纪的监察官员相比的。所以,假使监察官员到地方巡查,或在上任之初,就召集属下勉励他们说:“你们当中,有人是由朝廷直接任命,其次还有人由中书省任命,再次则是由吏部任命,大小虽不一样,但都是国家的臣子。做国家的臣子,奸邪贪污、不守法律,这是绝对不允许的。要知道,收受贿赂、谋取私利,你们得到的很少,失去的却很多;与其等事情败露了才惩处你们,何不如在事情发生前就教育你们。我说的这些话,虽说像是叫、看你们,实际上是厚待你们,虽说像是伤害你们,实际上是爱护你们。”
  假如监察官能如此劝谕属下的官员,我知道这些官员下去以后必定会有人能遵守道德、改正行为,弃恶从善。而且,刑罚不足以实现政治清平,惟有教育官员使他们不犯法,这才是治理天下的最佳方法。
  孔子曾说:“不经过教育就随便杀戮,这是暴政。”又说:“在事情未发生前就预防很容易,一旦事情已经发生了就难以处理。”
  近年刘们宣为浙西宪使,疏真西山《守令四箴》播告所属,且曰:“近年执宪者,惟知成人以刑,而不知诲人以善。”
  呜呼!刘公此言,可谓仁人君子,深得风宪之体者矣。
  译文
  近几年,刘伯宣出任浙西宪使,他将宋代名臣真德秀所写的《守令四箴》加以注释,并传布告知属下。他说:“近来执掌风纪的人,只知道以刑罚惩治他人,却不知道以善行教育他人。”
  刘伯宣的这句话,真可以称得上仁人君子所说,是深切明了监察工作本质的人才能说出来的。
  详谳
  在狱之囚,吏案虽成,犹当详谳也;
  若酷吏锻炼而成者,虽谳之囚,不敢异辞焉,须尽辟吏卒,和颜易气,开诚心以感之,或令忠厚狱卒;款曲以其情问之,如得其冤,立为辨白,不可徒拘阂吏文也。
  噫!奸吏舞文,何所不至哉!
  译文
  对于已经被关押的囚犯,即使吏员已经审问过并形成了卷宗,长官还是应当详加审问一番才能定罪。
  如果是酷吏罗织罪名而定案的囚犯,就算长官对他重新审问,他也不敢说实话。此时,长官必须让吏员、走卒全部回避,和颜悦色地询问,展示自己的真心来感动囚犯。或者是派忠厚的狱卒,根据案情仔细地询问囚犯。如果一旦得知囚犯是被冤枉的,应该马上为他洗清罪名,不可只拘泥于以前的吏役所记录的口供等文字材料。
  唉!那些奸诈的吏员玩弄法律,什么事情做不出来啊!
  视尸
  故事承检尸之牒,则划时而行,重人命也。
  其或行焉而后时,时焉而不亲莅,亲焉而不精详,罪皆不轻也。
  其检之之式,又当遍考,筮仕者不可以不知。
  译文
  按照旧例,接到勘验尸体的文书后,应该立即前往察看,这是因为重视人命的缘故。
  要是拖延而不及时察看,或者及时察看但不亲自前往,或者亲自前往但不认真查验,都会被处以重罪。
  勘验尸体的方法,应当是全面、彻底地查验。初做验尸官人一定要知晓这一点。
  囚粮
  天地之德曰好生,圣朝体之以有天下。
  译文
  天地的美好德行是“爱护生灵”,朝廷就因为认识到这一点并将其发扬光大而得到天下。
  ◎临事
  凡事皆当谨始虑终。
  作官一事不可苟。
  事才入手便当思其发脱。
  译文
  凡事都应当谨慎地开始,并能考虑到事情的结果。
  做官之人对每一件事都不可以得过且过。
  事情刚开始时就应当考虑如何结束。
  不言而自能行出,则人心服;法立而行,则人不玩。
  处大事不宜大厉声色,付之当然可也。
  大事小事即平平处之,便不至于骇人视[听矣。
  处事不可使人知恩。
  译文
  不多说话自动去做,百姓自然就会心服;建立法令并严格执行,那么百姓就不敢玩忽。
  处置大事不应该过于大声和严厉,按照日常的程序去做就可以了。
  无论大事还是小事,如果能够平平常常地处置,就不会耸人听闻了。
  处理事情无需让人感恩。
  事已往不迫最妙。
  处事了不形于言尤妙。
  静能制动,沉能制浮,宽能制褊,缓能制急。
  译文
  事情已经过去了,不去追究是最好的。
  处理事情时,不在表情上表现出自己的好恶是最好的。
  安静能遏制躁动,沉稳能遏制浅薄,宽容能遏制气狭,和缓能遏制急躁。
  ◎戒浅露
  人有才而露只是浅,深则不露。方为一事,即欲人知,浅之尤者。
  译文
  人有点才就显露出来只能说明自己的肤浅,才识深厚的人则不会轻易显露。才做了一件事情,就想要别人都知道,这是最肤浅的行为。
展开
目录
庙堂忠告
修身第一
荣辱并存 修身养性
用贤第二
辨知贤才 诚心用人
重民第三
天命神授 尊敬子民
远虑第四
见微知著 深谋远虑
调燮第五
善尽人事 调和阴阳
任怨第六
不计名利 任劳任怨
分谤第七
精诚合作 引咎自责
应变第八
因事制宜 从容应变
积极进谏 保守秘密
退休第十
以义相合 去留得宜
风宪忠告
自律第一
惩奸制恶 严于律己
未教第二
提倡善行 教育百官
询访第三
广泛征询 了解下情
按行第四
廉洁自守 约束下属
审录第五
口严心慈 谨慎审判
善举第六
为国荐贤 不避亲仇
纠弹第七
铁面无私 弹劾奸邪
奏对第八
平心静气 陈述事实
临难第九
明理自信 处变不惊
全节第十
舍生取义 坚守节操
牧民忠告
附录
……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