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基于2024年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会计法》首次将内部控制纳入法律条文的重大背景,系统阐释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的理论体系与实践路径。全书以“制度演进—理论架构—实践操作—发展趋势”为逻辑主线,深度解析内部控制在国家治理现代化、预算绩效改革与廉政建设中的核心功能,揭示其“公共性、法定性、系统性”本质特征,明确提出以流程管理为核心的内部控制本质论,并构建涵盖经济活动合规、资产安全、财务信息真实、舞弊预防及公共服务效能提升的目标体系。
在实践层面,本书提供从建设思路、路线图到操作方法的完整指引:通过风险评估方法论(目标设定、识别分析及风险应对策略)奠定风控基础;聚焦单位层面控制(组织架构、议事决策、关键岗位与人员、会计及信息系统),破解权责配置与系统整合难题;针对预算、收支、政府采购、资产、建设项目和合同等核心业务,梳理流程节点、识别关键风险、设计防控措施,提供“流程示意图+控制矩阵”等实用工具。
为确保持续有效性,本书构建评价监督与优化机制:设计涵盖单位与业务层面的评价指标、流程及缺陷认定标准,规范报告编制与运用;强调内外部监督主体协同,形成权力制衡合力;创新提出基于制度化理论的日常推进机制(分层培训、文化建设、动态目标设定、PDCA自评循环、多维度监督)和依托复杂适应系统的动态优化策略,实现内部控制“无感而有效”的治理目标。 全书深度融合新《会计法》法治要求、公共治理理论及实务痛点(如“制度空转”“流程僵化”),为行政事业单位管理者、执行者及研究者提供兼具理论深度与实操价值的全景指南,助力提升内部治理效能,服务国家治理现代化进程。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