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在系统梳理公共政策学历史脉络与现实发展的基础上,着重探讨政策的基本要素与运行过程,突出中国实践特点和理论创新,致力于呈现体系完整、内容准确、具有中国特色的公共政策自主知识体系。
本书体现了三个方面的努力:
一是凸显公共政策在公共管理学科中的基础地位,准确把握政策科学规律,既回溯相关理论演进轨迹,又直面政策活动的实践问题,更尝试呈现学科发展的最新动态和前沿方向,进而对公共政策学科的基本知识进行全面、准确的介绍。
二是立足公共政策的发展演进与中国实践,突出中国政策议程设置、决策机制、执行过程、评估方法与政策创新的本土化特征,助力中国公共政策理论体系的建构与实践应用的高质量发展。
三是注重研究工具和方法的可操作性,既介绍政策分析所涉及的理论模型,又注重问题界定方法、方案选择方法、过程分析技术和效果评估技术的应用,以案例拆解来说明操作过程。
本书主要内容包括三篇:
第一篇是公共政策基础,主要阐述公共政策及公共政策学,公共政策的系统构成、作用机制、价值取向等。
第二篇是政策过程知识,涉及一个政策过程周期的问题构建、议程设置、政策决策、政策执行、政策评估、政策创新与变迁等内容,以及超越阶段论的各种理论流派。
第三篇是政策分析方法,探讨政策分析的方法论、方法体系,以及政策过程分析和政策效应分析的具体方法。
本书主要特色是:提供知识拓展空间但留有思考线索,专业特色明显但不深奥,追求对中国公共政策的实践关照与理论探讨。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