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朱鹮栖息地有机农业发展促进生态产品价值实现的机制及效果研究/西南林业大学经管学术文库
0.00     定价 ¥ 88.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浙江新华配书)
此书还可采购15本,持证读者免费借回家
  • 配送范围:
    浙江省内
  • ISBN:
    9787524304760
  • 作      者:
    作者:苏凯文|责编:郭飞
  • 出 版 社 :
    经济管理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25-10-01
收藏
内容介绍
本书以我国生态文明建设中的核心问题——自然保护地生态保护与区域发展间的冲突为切入点,以陕西洋县朱鹮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为例,深入探讨有机农业作为生态产品价值实现的市场化路径,如何有效协调生态保护与经济发展的关系。研究基于“两山”理论与生态经济学框架,通过农户调研、地理空间分析及多学科模型,系统揭示了有机农业促进保护与发展协同的内在机制。本书通过实证研究发现,严格的保护政策虽短期内限制了洋县传统经济的发展,但却奠定了其发展有机农业的生态基础。在农户市场收益、政策激励和生态意识驱动下参与有机农业,不仅显著提升了农户收入,还通过减少污染、优化土地利用,改善了朱鹮栖息地质量,实现了“发展不褪绿”。研究还揭示了有机农业能通过提升农户的综合感知利益和生态情感,促使其形成自发保护行为,构建“保护—发展”的良性循环。利益协调机制分析指出,政府补贴是短期内激励参与的关键,但长期需依靠市场机制提升产业自身盈利能力。政策需求分析指出,农户更期待电商帮扶和区域品牌建设而非单纯的资金补贴。本书最终提出“夯实生态基底、深化品牌建设、拓宽电商渠道、精准政策设计”的实施路径,为自然保护地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提供了兼具理论性与实用性的“朱鹮方案”,对全球生物多样性丰富区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展开
目录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问题提出
1.1.1 研究背景
1.1.2 问题的提出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1.3.1 研究内容
1.3.2 技术路线
第2章 研究基础与国内外研究进展
2.1 概念界定
2.1.1 生态产品价值实现
2.1.2 有机农业
2.1.3 保护与发展协调
2.2 理论基础
2.2.1 “两山”理论
2.2.2 生态经济理论
2.2.3 可持续发展理论
2.3 研究框架
2.3.1 基础框架借鉴
2.3.2 本书研究框架
2.4 国内外研究综述
2.4.1 保护与发展冲突的协调
2.4.2 自然保护地的生态产品价值实现
2.4.3 有机农业的环境效益
2.4.4 有机农业的经济效益
2.4.5 文献评述
第3章 研究区域概况和数据来源
3.1 研究区域概况
3.1.1 自然地理条件
3.1.2 社会经济发展
3.1.3 研究区域的典型性
3.2 数据来源与样本描述
3.2.1 区域二手资料收集
3.2.2 农户问卷设计
3.2.3 实地调查
3.2.4 样本描述
第4章 有机农业的发展和农户参与的驱动力分析
4.1 洋县的生态保护
4.1.1 朱鹮保护的发展
4.1.2 朱鹮保护对社区发展的制约
4.1.3 朱鹮保护对社区发展的助力
4.2 洋县有机农业发展概况
4.2.1 洋县有机农业发展历程
4.2.2 洋县有机农业的现状
4.3 洋县有机农业的发展模式
4.3.1 有机农业企业主导型
4.3.2 有机农业合作社主导型
4.4 洋县有机农业的农户参与情况
4.4.1 农户参与有机农业的构成结构特征
4.4.2 有机农业中农户特征的差异性分析
4.5 农户参与有机农业的驱动力
4.5.1 理论分析与研究假设
4.5.2 变量选择及说明
4.5.3 模型构建
4.5.4 估计结果与分析
4.5.5 稳健性检验
4.6 本章小结
第5章 有机农业的收入效应评估
5.1 理论分析与研究假设
5.2 模型构建
5.2.1 内生转换模型设定
5.2.2 分位数回归模型的设定
5.3 变量选择及说明
5.4 估计结果与分析
5.4.1 农户参与有机农业的收入效应估计结果
5.4.2 两种情境的平均处理效应估计
5.4.3 收入效应估计结果的稳健性检验
5.4.4 参与有机农业对不同收入水平农户收入效应的差异分析
5.4.5 收入效应差异性的稳健性检验
5.5 本章小结
第6章 有机农业的生态效应评估
6.1 理论分析与研究设计
6.2 数据与方法
6.2.1 数据来源
6.2.2 分析方法
6.3 结果与分析
6.3.1 农户对有机农业生态效应的感知分析
6.3.2 土地利用变化分析
6.3.3 生境质量分析
6.3.4 生态敏感性分析
6.4 本章小结
第7章 有机农业的生态反馈机制分析
7.1 理论分析与研究假设
7.1.1 有机农业反馈生态保护的路径
7.1.2 研究假设
7.2 研究设计
7.2.1 模型构建
7.2.2 变量测量
7.3 结果与分析
7.3.1 测量模型的评估
7.3.2 结构模型的评估
7.3.3 研究假设检验
7.4 本章小结
第8章 有机农业的利益协调机制分析
8.1 模型假设
8.2 模型构建
8.3 有机农业发展中的三方演化博弈分析
8.3.1 演化稳定策略求解
8.3.2 均衡点的稳定性分析
8.4 有机农业发展中三方博弈的仿真分析
8.4.1 数值仿真现实背景
8.4.2 政策激励的利益协调机制
8.4.3 经济回报的利益协调机制
8.5 本章小结
第9章 有机农业发展政策的农户需求分析
9.1 研究设计
9.1.1 属性及状态水平设置
9.1.2 调查实验设计及实施
9.1.3 变量选择和说明
9.2 数据分析方法
9.3 结果与分析
9.3.1 农户的有机农业发展政策偏好分析
9.3.2 农户政策偏好异质性来源分析
9.3.3 农户对有机农业发展政策的偏好程度分析
9.4 本章小结
第10章 主要结论、对策建议及研究展望
10.1 研究结论
10.2 政策建议
10.2.1 立足生态环境保护,夯实有机农业发展基础
10.2.2 深挖朱鹮保护价值,筑牢有机农业信任背书
10.2.3 紧扣供需两端动态,拓宽有机产品销售渠道
10.2.4 鼓励农户积极参与,促进保护优先发展公平
10.3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