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绪论
1.1 非晶材料概述
1.2 非晶材料与晶体的结构差异
1.2.1 晶体和准晶体
1.2.2 非晶材料
1.3 非晶材料的历史
1.3.1 晶体学的建立
1.3.2 非晶材料的启蒙
1.3.3 现代非晶材料1——无定形单质材料
1.3.4 现代非晶材料2——金属玻璃材料
1.3.5 现代非晶材料3——非传统非晶纳米材料
1.4 非晶纳米材料的生长机制
1.4.1 经典成核理论
1.4.2 非晶参与的多步骤转化机制
1.4.3 溶液中的复杂生长过程
1.5 总结与展望
参考文献
第2章 非晶纳米材料的原子结构和电子态表征技术
2.1 球差校正透射电子显微镜
2.1.1 引言
2.1.2 球差校正透射电子显微镜的发展历史
2.1.3 电子能量损失谱
2.1.4 原位球差透射电子显微镜表征非晶纳米材料的实例
2.1.5 展望
2.2 X射线吸收精细结构光谱
2.2.1 引言
2.2.2 扩展X射线吸收精细结构
2.2.3 X射线吸收近边结构
2.2.4 在非晶纳米材料表征中的应用
2.2.5 展望
参考文献
第3章 非晶纳米材料的缺陷表征
3.1 引言
3.2 正电子湮没谱
3.3 电子顺磁共振
3.4 光致发光光谱
3.5 总结与展望
参考文献
第4章 零维非晶纳米材料的合成
4.1 引言
4.2 自下而上法
4.2.1 溶液化学法
4.2.2 热处理法
4.2.3 其他方法
4.3 自上而下法
4.4 总结与展望
参考文献
第5章 一维非晶纳米材料的合成
5.1 引言
5.2 水热/溶剂热法
5.3 化学沉淀法
5.4 电化学沉积法
5.5 模板法
5.6 其他合成方法
5.7 总结与展望
参考文献
第6章 二维非晶纳米材料的合成
6.1 引言
6.2 热分解法
6.3 剥离法
6.4 沉积法
6.4.1 物理气相沉积法
6.4.2 电沉积法
6.5 化学沉淀法
6.6 模板法
6.7 相变法
6.8 溶胶-凝胶法
6.9 元素掺杂法
6.10 总结与展望
参考文献
第7章 三维非晶纳米材料的合成
7.1 引言
7.2 模板法
7.2.1 配位刻蚀法
7.2.2 酸/碱刻蚀法
7.2.3 氧化还原刻蚀法
7.2.4 自模板法
7.3 电化学方法
7.4 水热/溶剂热法
7.5 常规溶液法
7.6 激光/超声辅助溶液法
7.7 其他合成方法
7.8 总结与展望
参考文献
第8章 非晶涂层和非晶-晶体复合纳米材料的合成
8.1 引言
8.2 通过原子层沉积制备的非晶涂层纳米材料
8.2.1 非晶金属氧化物涂层
8.2.2 非晶金属氟化物涂层
8.3 非晶壳层纳米材料
8.3.1 一维非晶壳层纳米材料
8.3.2 二维非晶壳层纳米材料
8.3.3 三维非晶壳层纳米材料
8.4 非晶-晶体复合纳米材料
8.4.1 二维非晶-晶体复合纳米材料
8.4.2 三维非晶-晶体复合纳米材料
8.5 总结与展望
参考文献
第9章 非晶纳米材料在电催化中的应用
9.1 引言
9.2 电催化基础
9.3 非晶纳米材料作为水分解反应的电催化剂
9.3.1 非晶纳米材料在HER中的应用
9.3.2 非晶纳米材料在OER中的应用
9.3.3 非晶纳米材料在ORR中的应用
9.3.4 非晶纳米材料在CRR中的应用
9.3.5 非晶纳米材料在NRR中的应用
9.3.6 非晶纳米材料作为双功能电催化剂
9.4 总结与展望
参考文献
第10章 非晶纳米材料在电池中的应用
10.1 引言
10.2 电池负极材料
10.2.1 非晶磷化合物
10.2.2 非晶硅复合物
10.2.3 非晶过渡金属氧化物
10.2.4 非晶碳
10.3 电池正极材料
10.3.1 非晶磷酸铁
10.3.2 非晶钒基氧化物
10.3.3 非晶金属多硫化物
10.4 总结与展望
参考文献
第11章 非晶纳米材料在超级电容器中的应用
11.1 引言
11.2 双电层电容器(EDLC)
11.3 赝电容器
11.3.1 非晶金属氧化物
11.3.2 非晶金属硫化物
11.3.3 其他非晶纳米材料
11.4 总结与展望
参考文献
第12章 非晶纳米材料在光催化中的应用
12.1 引言
12.2 光催化降解
12.3 光催化水分解
12.4 光电催化
12.5 非晶纳米材料在光催化中作为助催化剂
12.6 光催化中的其他应用
12.7 总结与展望
参考文献
第13章 非晶纳米材料的工程应用
13.1 引言
13.2 非晶纳米材料的力学性能
13.2.1 非晶合金/金属
13.2.2 非晶非金属材料
13.3 非晶材料的力学性能增强策略
13.3.1 引入微/纳米第二相
13.3.2 引入微/纳米非均匀性
13.3.3 表面改性
13.3.4 非晶基复合材料
13.4 总结与展望
参考文献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