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讲 比较政治研究与“比较政治”的学科内涵
一 “方法论”与“本体论”之争
二 学科内涵的交叉与区分
三 类型学与学科划分
四 “比较政治”的学科界定
小结
第二讲 何为比较政治学的范式变革?
一 议题与理论的发展与变迁
二 比较政治学的范式变革:以政治文化理论建构为例
小结
第三讲 比较政治的知识特质与研究方法
一 比较政治的知识特质和研究层次
二 何种方法更为有效?
小结
第四讲 社会政治现象的复杂意涵与比较方法的发展
一 社会政治现象的复杂意涵
二 “集合变量”的建构
三 多元综合理论的发展
四 多元综合方法的发展
第五讲 国家比较的概念、时空与维度
一 国家的解构与比较的单位
二 国家比较的时空性
三 “科层国家”与“剧场国家”的特殊性与普遍性
四 “差序格局”在国家形态发展中的位置
小结
第六讲 国家比较的目标、路径与实践
一 政治现象的复杂性与比较维度的选择
二 国家间的可比性与不可比性
三 模式比较的理论与实践
四 国家比较的实践——以中国发展中的比较为例
小结
第七讲 比较政治和区域国别学中的比较主义与阐释主义
一 比较政治与区域国别学中阐释主义与比较主义的际会
二 一国叙事中的比较分析:以对新加坡国家治理的研究为例
小结
第八讲 现代化模式比较的维度和类型学意义
一 现代化模式比较的维度和原则
二 现代化模式比较的类型学建构
三 国家治理的适度性与有效性
第九讲 现代化理论的适用性与不适用性
一 如何认识基本道路与多元路径之间的关系
二 如何认识现代化叙事与理论建构之间的关系
小结
第十讲 外部动力与内部动力在后发展国家现代化中的作用
一 外部动力与内部动力的区分与作用
二 历史的不自觉的工具:殖民统治的破坏性与现代性
三 现代性输入的时间性、培育的有效性与发展
四 民主发展中内外因素的作用及其变化
五 制度对发展的促进或阻碍作用
小结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