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诺贝尔文学奖得主约恩·福瑟代表作
•首译剧作,挪威语原文直译
•没有温度的爱、错位的沟通、偏执又克制的纠缠,情绪在语言的冰层下翻涌,每处沉默皆是嘶喊
• 妻子再也无法忍受一事无成的丈夫,却在决心离开的夜晚陷入犹疑;偶然相遇的男女,因误会开启一段暧昧关系;两对境遇不同的夫妻,在交错的时空中,走向相似的结局。重返我们都曾经历的日常瞬间,捕获情爱中缓慢滋长的失望与窒息感,言说一切不可言说之物……
• 约恩·福瑟是当代戏剧界最顶尖的名字之一。他创造了一个自成一格的戏剧世界。他是一个宇宙、一片大陆,自他居住的西挪威延伸至亚洲、南美、东欧和世界其他区域。——国际易卜生奖授奖词
收录《夜晚唱着歌》《冬》《睡》三部剧作。
《夜晚唱着歌》创作并首演于1997年,主角是一对刚生了孩子的年轻夫妻。丈夫整日待在家里写作,但作品屡遭出版社退稿,妻子因丈夫过于内向、一事无成而不满,常常感到孤独和沮丧。他们的生活陷入了停滞。在妻子犹豫要不要同情人一起离开的夜晚,一切走向无可挽回的悲剧。
《冬》创作并首演于2000年,角色仅一男一女,讲述因偶遇和误会而产生的一段若有若无的情感关系。
《睡》创作于2003年,首演于2005年,是关于生活在同一栋房子里的两对夫妻的故事,时间线交错变幻,彷如一个长长的梦。
父亲
嗨 你们好 你们好
我得恭喜你们有孩子了
年轻男人
谢谢 谢谢
(年轻女人和母亲走进来,母亲穿着一件外套,年轻男人看向母亲。)
母亲
啊我们终于见到你了
我们又见到你了
(她伸出手,走向年轻男人,年轻男人也走向母亲,他们握了握手,她站在那里握着他的手。)
我得好好恭喜你们
有小宝宝了
(她看向年轻女人,松开了他的手。)
哦这太好了
这太好了
我们终于见到我们的孙子了
我已经
(看向父亲。)
是的 我们已经
等待很久了
难道不是吗
父亲
(拉长语调。)
是啊
母亲
(坚定地。)
是的 我们确实等了很久
(看着年轻女人。)
可是孩子在哪儿呢
年轻女人
他正睡觉呢
在卧室里
母亲
哦
但我一定要去看看他
就现在
(年轻女人点头。父亲环顾四周,有些迷茫,不知道自己该怎么做,仍然站在那儿。)
年轻男人
(对父亲说。)
坐吧
父亲
好的 谢谢
(父亲走到扶手椅前坐下,将提包放在椅子旁边。年轻女人和母亲朝左边的门走去。)
母亲
(对父亲说。)
你也
过来
你一定要看看这小宝贝
父亲
不 不
我可以等他醒来再去看
(母亲走出门,年轻女人跟着她。
停顿。
对年轻男人说。)
是的 这儿就是你住的地方
年轻男人
我住在这儿
是的
父亲
是的 当然
(停顿。)
年轻男人
你们呢
你们一切都好吗
父亲
一切基本都还是老样子
是的
年轻男人
还有家里的其他人
也一切都好吗
父亲
是的 我想不到有什么新鲜事
总之
一时真想不到
年轻男人
好吧
事情就是这样
父亲
是的
(停顿。)
你过得还好吧
年轻男人
我没什么要抱怨的
几乎一直是老样子
父亲
(有点突然地。)
你现在有工作吗
(年轻男人摇摇头。)
没有 好吧
找事情做
可能是不太容易
的确
年轻男人
不容易
父亲
但你们俩还算过得去
年轻男人
(不情愿地,拉长语调。)
是
父亲
(环顾四周。)
你们这儿
不错
不管怎么说
这地方
靠近市中心
对吧
年轻男人
的确是
父亲
不过 住这儿一定很贵吧
年轻男人
非常贵
(停顿。)
父亲
但你们俩还能应付
年轻男人
我们还行
(轻轻笑了笑。)
不管怎么说
算是吧
父亲
是的 我们必须到城里来一趟
我和你妈妈
有点事
要办
所以我们必须得
(住口不语。)
年轻男人
是的 是这样
事情
就是这样
(孩子的哭声响起。)
父亲
(看向年轻男人。)
他肯定是醒了
年轻男人
是的
(停顿。)
他每天大部分时间都在睡觉
父亲
那他倒是不常哭
(年轻男人摇摇头。哭声渐息。)
年轻男人
我想他应该是又安静下来了
(短暂停顿。)
他睡得很多
是的
父亲
是 这挺好的
就是这样
(短暂停顿。)
嗯 我们就是想顺路来看看
我们想
既然我们到城里来了
是的
年轻男人
是的 合情合理
(短暂停顿。)
父亲
我们不会待很久的
就只是顺路过来看看
夜晚唱着歌
冬
睡
福瑟具有创新性的剧作和散文体作品言说了那些不可言说之物。——诺贝尔奖委员会
约恩·福瑟是当代戏剧界最顶尖的名字之一。他创造了一个自成一格的戏剧世界。他是一个宇宙、一片大陆,自他居住的西挪威延伸至亚洲、南美、东欧和世界其他区域。——国际易卜生奖授奖词
约恩·福瑟是必读的欧洲作家。——卡尔·奥韦·克瑙斯高
阅读福瑟的戏剧和小说,就是与这样的一位作家进行交流——由于他的矜持、内敛,人们反而更加强烈地感受到他的存在。——《纽约客》
在形式方面,这依然是典型的福瑟风格。他继续精进了语言的极简主义风格,表面上对话简短,但蕴含深刻的情感和复杂的情境。这部作品既可以被视为对现实的直接描绘,也可以被解读为对当代人类状况的反思。
——Dagbladet(挪威的重要报刊之一)
充满诗意与现实感。
——Stage Whispers(澳大利亚舞台艺术评论杂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