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幸福:日常的正念
0.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图书馆配书)
  • 配送范围:
    全国(除港澳台地区)
  • ISBN:
    9787516929599
  • 作      者:
    (法)一行禅师著
  • 出 版 社 :
    华龄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25
收藏
作者简介

一行禅师,现代著名佛教禅宗僧侣、诗人、学者及和平主义者。

1926年生于越南,16岁在慈孝寺出家。

1961年赴美国普林斯顿大学研读比较宗教学,次年于哥伦比亚大学教授和研究佛教。

1966年前往美国和欧洲呼吁和平,结束越战。

1967年被马丁‧路德‧金提名为诺贝尔和平奖候选人。

1982年,在法国南部建立禅修道场“梅村”。

著有佛学、诗集、小说、传记等100多部作品,被译成40多个国家的文字,长居畅销书榜单。

2022年于越南顺化慈孝寺圆寂,享耆寿95岁。


展开
内容介绍

作者通过本书告诉我们正念是当下觉醒的能量,它是每一刻深入触碰生活的持续修习。修习正念并不要求我们去往任何不同之地。我们可以在自己的房间或是从一处前往另一处的途中修习正念。我们可以做那些我们一直在做的事情— 走路、坐下、工作、吃饭、交谈,只是对所做之事保持觉察,终将获得幸福。


展开
精彩书评

Ⓞ 他(一行禅师)讲的都是常识,但是听时候就觉得入耳入心。我想不是因为他说了什么,是因为他整个人的那种状态,从容、宁静、平和。——梁文道(著名评论人、作家)

Ⓞ 当我在曼哈顿遇见一行禅师的那一刻,我感受到了他的宁静,这位禅宗大师的身边似乎萦绕着一种深深的祥和气息。——奥普拉(Oprah,美国著名电视节目主持人)

Ⓞ 一行禅师特别强调修行人要安住当下,提起正念,强调要在日常生活一切时一切处,去有意识地培养自己的觉照能力,这种提法真正把握了禅的精髓,与我们所提出的生活禅在本质上不谋而合。——净慧长老(中国佛教协会前副会长)

Ⓞ一行禅师的书长期以来给我巨大的力量,那个力量来自简单的文字和道理。他会提醒我们,许多我们早已遗忘的简单事物:像是呼吸,像是快乐,像是不要忘记,自己活在这美好而难得的人生里。——赖声川(著名作家、导演) 


展开
精彩书摘

正念是当下觉醒的能量,它是每一刻深入触碰生活的持续修习。修习正念并不要求我们去往任何不同之地。我们可以在自己的房间或是从一处前往另一处的途中修习正念。我们可以做那些我们一直在做的事情— 走路、坐下、工作、吃饭、交谈,只是对所做之事保持觉察。

试想一下你与一群人站在一起,凝视着美丽的日出。然而,当他人沉浸在景色中时,你却难以投入。你的心中被各种计划和忧虑占据,思绪在未来与过去之间徘徊。你并未真正置身于此,去欣赏眼前的景致。于是,你错过了这一刻的丰盈与美好。

假如,你换一种方式。当心思飘散时,将注意力转向自己的吸气与呼气。当你练习深呼吸时,你便把自己带回到当下。身心合一,你得以全然临在,见证、观赏并享受这番景色。通过回到自己呼吸的“家园”,你重新找回了日出的奇妙。

我们常常忙碌到忘记自己在做什么,忘记了自己是谁。我认识许多人,他们说自己甚至忘了呼吸。我们常常忘记去好好看看所爱的人,对他们表达感激,直到他们离去,才想起要去珍惜。即使当我们有些闲暇,也不懂得如何接触自己内在正在发生的事情。于是我们打开电视或拿起电话,仿佛能借此逃离自己。

对呼吸的觉知是正念的基础。正念是幸福与喜悦的源泉。每个人心中都有正念的种子,但我们往往忘了去浇灌它。如果我们懂得如何安住于自己的呼吸和步伐,便能接触内在平和与

喜悦的种子,让它们显现,给我们带来喜乐。我们并不是皈依于上帝、佛陀等抽象概念,而是意识到在我们的呼吸与步伐中便能触及生命中的美妙。

这听起来很简单,每个人都可以做到,但我们需要一些训练。止的修习是关键。怎么样才能停下来呢?我们可以通过吸气、呼气以及我们的步伐来帮助自己停下来。正因如此,我们

的基本修习便是是正念呼吸与正念步行。掌握了这些方法之后,接着你可以练习正念进食、正念饮水、正念烹饪和正念驾驶等。如此一来,你便能始终安住在此时此地。

正念(梵语smrti)的修习带来正定(samadhi),而正定会带来智慧(prajña)。从正念禅修所获得的智慧,能帮助我们从恐惧、焦虑和愤怒中解脱,从而获得真正的幸福。一些简单的事物,比如一朵花,也能用来修习正念。当我手拈一朵花时,我觉察到它的存在。我的吸气与呼气帮助我保持这份觉察,让我得以持续享受花朵之美,而被不被其他念头所淹没。正定本身也成了喜悦的源泉。

若要全然享受生命的馈赠,我们必须时刻保持正念,无论是刷牙、做早餐,还是开车上班。每一个脚步、每一次呼吸,都可以是喜悦与幸福的机会。生命中充满苦难,如果我们没有足够的幸福储备,就无法照顾好内心的绝望。以放松、温柔的态度,带着开放与包容的心来享受练习。为了增进理解和智慧而练习,而非追求形式或表象。通过正念,我们能保持内在的

喜悦,从而更好地应对生活中的挑战。我们可以构筑一个自由、平和与爱的内在家园。


展开
目录

日常练习

饮食练习

身体练习

关系与社群练习

延伸练习

与孩子一起练习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