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2025年浙江省县域高质量发展报告)/浙发规院文库/浙江智库
0.00     定价 ¥ 58.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浙江新华配书)
此书还可采购15本,持证读者免费借回家
  • 配送范围:
    浙江省内
  • ISBN:
    9787517715054
  • 作      者:
    编者:浙江省发展规划研究院|责编:张楠
  • 出 版 社 :
    中国发展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25-09-01
收藏
内容介绍
本书分为三篇。“研究篇”延续往年开展浙江省县域高质量发展评价,对全省90个县(市、区)高质量发展情况进行全景画像,形成37个市辖区和53个县(市)的高质量发展指数;同时,编制主题报告“从GDP到GEP:生态产品价值实现的浙江实践”,系统回顾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这项创新制度在省域内从谋划设计到技术突破、再到落地应用的全过程。“专题篇”围绕深化“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工程、加快海洋清洁能源开发利用、推动制造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开展零碳园区创新探索、拓宽交通物流降本减碳新路径、促进文旅深度融合发展、推动山区海岛县生态产业高质量发展、探索乡村共富运营浙江模式等重点领域、特色领域,汇集浙江的有益探索和有效经验。“案例篇”按照“生态保护”“绿色能源”“绿色产业”“绿色交通”“机制创新”五大方向,遴选24个县域高质量发展的典型案例。
展开
目录
研究篇
第一章 2025年浙江省县域高质量发展评价报告
一、浙江省县域高质量发展的新阶段、新趋势
二、浙江省县域高质量发展评价体系
三、浙江省县域高质量发展全景画像
四、浙江省县域高质量发展空间格局
五、37个市辖区发展评价
六、53个县(市)发展评价
七、进一步推动浙江省打造现代化县域高质量发展典范
第二章 从GDP到GEP:生态产品价值实现的浙江实践
一、生态产品价值实现的制度形成历程
二、生态产品价值核算及结果应用
三、以生态产业培育拓展“两山”转化通道
四、以两山合作社改革创新生态富民模式
五、以生态保护补偿提升生态治理效能
六、数字化技术助力生态产品价值实现
专题篇
第三章 深化“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工程
一、“千万工程”的历史逻辑与时代价值
二、浙江省推进“千万工程”的主要模式
三、浙江省“千万工程”实践的经验启示
四、展望与建议
第四章 加快海洋清洁能源开发利用
一、浙江省海洋清洁能源开发利用条件好、有基础
二、浙江省海洋清洁能源分类开发利用的主要类型
三、浙江省海洋清洁能源开发利用的实践成效
四、展望与建议
第五章 推动制造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
一、制造业转型升级对浙江省可持续发展意义重大
二、制造业转型升级是浙江省长期工作重点
三、浙江省推动制造业转型升级的主要做法
四、展望与建议
第六章 开展零碳园区创新探索
一、浙江省探索零碳园区建设的两个阶段
二、浙江省推动园区低(零)碳发展的主要做法
三、展望与建议
第七章 拓宽交通物流降本减碳新路径
一、推进交通物流降本减碳是支撑实现“双碳”目标的必然要求
二、推进交通物流降本减碳的浙江实践
三、浙江省交通物流降本减碳工作尚待突破的问题
四、展望与建议
第八章 促进文旅深度融合发展
一、文化旅游业是绿色产业、富民产业
二、文旅融合发展的浙江实践
三、展望与建议
第九章 推动山区海岛县生态产业高质量发展
一、生态觉醒:从理论创新到制度演化的浙江探索
二、典型做法:生态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浙江方案
三、经验启示:生态与产业协同发展的方法论突破
四、展望与建议
第十章 探索乡村共富运营浙江模式
一、乡村共富运营是激活生态产品价值的有效路径
二、浙江省乡村共富运营的主要做法
三、展望与建议
案例篇
第十一章 生态保护类案例
一、开化县:科学推进生物多样性保护,守好钱江源
二、洞头区:书写美丽海湾保护与建设新篇章
三、遂昌县、衢江区:协同共治湖南镇水库
四、上虞区:化工园区探索减污降碳协同增效
第十二章 绿色能源类案例
一、苍南县:千亿清洁能源产业集群的崛起
二、海盐县:从第一座核电站到第一个“零碳未来城”
三、奉化区:“阳光富民”振兴乡村
四、北仑区:绘就煤电“三生融合”新图景
第十三章 绿色产业类案例
一、柯桥区:纺织不仅是传统产业,更是朝阳产业
二、岱山县:打造世界级绿色石化基地
三、云和县:聚力雪梨全产业提升,拓宽生态富民路
四、普陀区:深耕海洋牧场,打造生态蓝色粮仓
五、拱墅区:打造“运河明珠”,深化文化区域一体化发展
六、天台县:做好山水文章,以全域旅游助推生态富民
第十四章 绿色交通类案例
一、嘉善县:绿色交通创新实践,打造交通强国县域样板
二、德清县:全力打造“智驾之城”
三、义乌市:“第六港区”创新陆海联动新模式
四、永康市:建设中国海铁多式联运枢纽智慧国际陆港
五、长兴县:打造“空中运输走廊”,探索绿色低碳运输新模式
第十五章 机制创新类案例
一、安吉县:创新竹林碳汇开发收储机制,推动产业振兴共富
二、象山县:蓝碳拍卖,探索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新路径
三、柯城区:两山合作社盘活乡村土地
四、淳安县:建设新安江——千岛湖生态环境共同保护合作区
五、青田县:以“河权”改革引入“金融活水”
后记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