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国外经济环境的不确定性
1.1.2 国内经济环境的不确定性
1.1.3 研究问题的提出
1.2 研究意义
1.2.1 理论意义
1.2.2 现实意义
1.3 概念界定
1.3.1 生产网络
1.3.2 经济韧性
1.4 研究方法与研究内容
1.4.1 研究方法
1.4.2 研究内容
1.5 主要创新点
2 文献综述
2.1 生产网络与经济韧性的研究热点与研究趋势
2.1.1 发文情况分析
2.1.2 基于关键词的研究热点分析
2.2 生产网络对经济韧性的影响程度及动态变化
2.2.1 文献检索与筛选
2.2.2 文献编码
2.2.3 元分析过程及结论
2.3 文献述评
3 理论基础
3.1 经济韧性相关核心理论
3.1.1 复杂适应系统理论
3.1.2 冲击—响应理论
3.1.3 经济波动理论
3.2 生产网络相关关键理论
3.2.1 产业关联理论
3.2.2 空间经济学理论
3.3 企业行为相关基础理论
3.3.1 企业资源基础理论
3.3.2 交易成本理论
3.4 本章小结
4 不同空间尺度下中国上市公司生产网络与经济韧性的时空演化分析
4.1 上市公司的代表性
4.2 不同空间尺度下中国上市公司生产网络的时空演化
4.2.1 生产网络数据来源与构建逻辑
4.2.2 生产网络特征测度
4.2.3 不同空间尺度下中国上市公司生产网络拓扑结构演化
4.2.4 不同空间尺度下中国上市公司生产网络特征演化
4.3 不同空间尺度下中国经济韧性的时空演化
4.3.1 经济韧性数据来源与测度逻辑
4.3.2 空间数据分析方法简介
4.3.3 微观企业层面的经济韧性时空演化
4.3.4 宏观城市层面的经济韧性时空演化
4.4 不同空间尺度下中国上市公司生产网络特征与经济韧性时空演化关系分析
4.4.1 微观企业生产网络特征与经济韧性时空演化关系分析
4.4.2 宏观城市生产网络特征与经济韧性时空演化关系分析
4.5 本章小结
5 生产网络中的波动传导对经济韧性影响的机理分析
5.1 影响机制及研究假说
5.2 变量设定与模型构建
5.2.1 重要变量测度
5.2.2 变量的描述统计
5.2.3 空间计量模型的构建
5.3 生产网络中的波动传导对经济韧性影响的估计结果分析
5.3.1 基准结果分析
5.3.2 稳健性检验
5.3.3 反事实模拟
5.3.4 异质性分析
5.4 本章小结
6 生产网络对微观企业经济韧性的影响及机制分析
6.1 生产网络特征影响企业经济韧性的机制
6.1.1 模型的设定
6.1.2 企业在生产网络中的特征与企业在冲击下表现的关系探讨
6.1.3 基于网络扩大效应与资源约束效应的传导机制探讨
6.1.4 企业在生产网络中的不同特征与企业在冲击下表现的差异及来源探讨
6.2 变量及模型设定
6.2.1 变量设计
6.2.2 模型设定
6.3 基准回归结果及异质性分析
6.3.1 生产网络对微观企业经济韧性影响的基准回归估计结果
6.3.2 基于不同经济韧性测度方式的稳健性检验结果
6.3.3 内生性处理结果
6.3.4 异质性分析
6.4 基于资源约束效应与网络扩大效应的机制分析
6.4.1 中间品供给企业生产网络特征与经济韧性的传导路径分析
6.4.2 中间品需求企业生产网络特征与经济韧性的传导路径分析
6.5 从生产网络视角提升微观企业经济韧性
6.6 本章小结
7 生产网络对宏观城市经济韧性的影响及机制分析
7.1 生产网络特征影响城市经济韧性的机制
7.1.1 模型设定
7.1.2 生产网络出度与节点中心性的关系探讨
7.1.3 节点中心性与经济韧性的关系探讨
7.2 数据、变量及模型设定
7.2.1 数据来源
7.2.2 变量设计
7.2.3 模型设定
7.3 基准回归结果及异质性分析
7.3.1 生产网络对宏观城市经济韧性影响的基准回归估计结果
7.3.2 基于更换变量测度方式的稳健性检验结果
7.3.3 内生性处理结果
7.3.4 异质性分析
7.3.5 基于城市中心性的机制分析
7.4 生产网络对制造业与服务业经济韧性的差异性影响及来源分析
7.4.1 制造业与服务业出度对其经济韧性的差异性影响估计结果及稳健性检验
7.4.2 制造业与服务业出度对其经济韧性产生差异性影响的来源分析
7.5 从生产网络视角提升宏观城市经济韧性
7.6 本章小结
8 数字经济时代的生产网络重塑与经济韧性演化
8.1 数字经济与经济韧性
8.1.1 数字经济定义与内涵
8.1.2 数字经济发展历程与现状
8.1.3 数字经济主要特征
8.1.4 数字经济关键技术支撑
8.2 数字经济对经济韧性的影响:基于供给侧与需求侧的机理探析
8.2.1 研究假设
8.2.2 数据和方法
8.2.3 结果分析
8.2.4 进一步分析
8.2.5 研究结论
8.3 数字经济时代经济韧性提升面临的多维困境及策略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