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
前言
理论篇
第1章 悬置系统概述
1.1 悬置系统的功用
1.2 系统性能集成
1.3 从规格到组件设计
1.4 悬置的设计目标
第2章 悬置材料和性能
2.1 橡胶弹性体材料
2.2 材料性能要求
2.3 材料选择的影响因素
2.4 阻尼和动态硬化
2.5 材料蠕变和高温行为
2.6 悬置的耐久性能
第3章 悬置组件的制造技术
3.1 基材的种类和预处理
3.2 黏合机理和黏合剂
3.3 橡胶弹性体的配方设计
3.4 塑炼和混炼胶
3.5 橡胶弹性体的硫化技术
第4章 动力总成的刚体运动
4.1 转矩轴
4.2 惯量主轴
4.3 扭矩轴
4.4 弹性轴
4.5 动态转轴
第5章 悬置系统隔振性能
5.1 悬置的刚度和阻尼
5.2 液阻悬置的动态属性
5.3 隔振性能的影响因素
第6章 悬置系统概念设计
6.1 悬置系统设计流程
6.2 系统设计考虑因素
6.3 悬置结构对整车的影响
6.4 刚体模态和解耦率计算
6.5 悬置动态刚度设计
6.6 悬置静态刚度设计
6.7 载荷和静态位移计算
第7章 悬置组件NVH设计
7.1 悬置与整车NVH的关系
7.2 子系统的模态分离策略
7.3 发动机悬置NVH设计
7.4 电机悬置NVH设计
应用篇
第8章 悬置组件的总体设计
8.1 概述
8.2 乘用车悬置总体设计
8.3 轻型和中型货车悬置总体设计
8.4 重型货车悬置总体设计
8.5 纯电动车辆悬置总体设计
第9章 悬置组件结构设计
9.1 概述
9.2 轻载类悬置结构
9.3 中载类悬置结构
9.4 重载类悬置结构
9.5 新技术介绍
9.6 吸振器
第10章 悬置组件性能设计
10.1 悬置的静态刚度比
10.2 悬置刚度估算
10.3 橡胶主簧隔板
10.4 预压量设计
10.5 悬置的弹性中心
10.6 刚度与胶料硬度关系
10.7 橡胶疲劳损伤预测
第11章 惯性参数的拟合和测试
11.1 惯性参数的拟合
11.2 三线扭摆测试法
11.3 频响函数测试法
11.4 台架测试法
第12章 悬置结构仿真技术
12.1 结构件金属材料
12.2 结构件强度仿真
12.3 橡胶弹性体的仿真
第13章 悬置组件的台架验证技术
13.1 概述
13.2 主要试验项目
第14章 悬置组件的整车测试技术
14.1 概述和验证方法
14.2 强化路与强化系数
14.3 载荷种类
14.4 整车载荷提取
第15章 悬置NVH性能仿真与测试技术
15.1 结构件模态
15.2 结构件动刚度
15.3 结构件传递函数
15.4 悬置NVH性能测试
第16章 紧固件设计
16.1 概述
16.2 设计原则
16.3 连接技术
16.4 紧固件扭矩开发
16.5 夹持长度
16.6 紧固件锈蚀
第17章 动力悬置失效分析案例
17.1 橡胶弹性体失效
17.2 金属结构件失效
17.3 连接螺栓松动
17.4 NVH性能匹配类
参考文献
展开